发布于: 雪球转发:5回复:14喜欢:2

在1998年致股东的信里,巴菲特集中地谈到了他对股票期权的看法。当时,伯克希尔刚刚以换股的形式,完成了对通用再保险的收购。结果巴菲特发现,通用再保险给员工发放了大量的期权,能否兑现期权奖励主要跟公司股价挂钩。为了遏制这种不合理的状况,巴菲特要求通用再保险,把原来的期权奖励换成等值的现金再发放。

巴菲特之所以对期权持偏负面的态度,主要是由于期权作为一种奖励形式,按照会计原则可以不计入公司的成本,最后导致期权被滥用。巴菲特举例说,今年盖可保险的广告预算是1.9亿元,如果我们没有选择现金支付,而是给予广告商等值的伯克希尔股票期权,难道仅仅是因为它没有被记录在会计账簿上,就当一分钱的成本都没有发生么?

毫无疑问,给员工的期权奖励不是平白无故“变”出来的,它一定会给公司的真实盈余造成影响。巴菲特坦言,他和芒格在给有期权的公司做盈余修正时,调整的幅度经常会在5%以上,有时候甚至会超过10%,幅度之大甚至会影响到他的投资决策。有时候巴菲特看到一家还不错的公司,仅仅是因为期权的问题,也会导致他放弃并购。

针对期权的问题,巴菲特发出了“灵魂三问”:“如果期权不算是一种报酬的话,那它算什么?如果期权不算是一种费用的话,那它算什么?如果费用不必计入损益表并对利润产生影响的话,那它应当去往何处?”对期权的态度,也反映了巴菲特看重经济实质,而不看重账面数字,这正是他做好经营和投资的底层逻辑所在。

(今日话题:巴菲特谈期权)

全部讨论

2022-12-31 09:23

腾讯的调整后净利润是把期权支出扣除的,看来不应扣除

2022-12-30 12:56

巴菲特对期权持负面偏见,并不是他不认可期权的激励性作用,而是期权并非最佳的激励手段。首先是期权存在漏洞,对于被授予期权的管理层而言,为了达到期权的业绩目标,管理层可以“少分红”就使目标难度大大降低,即使增量资本回报率很低也有明显作用,但资本没有得到妥善的配置,因而破坏了公司的价值;其次,直接设定客观的业绩目标,达成后给予奖励,那不是更加合理吗?但事实是:免费的彩票谁不想要呢!

期权确实是公司付出,但也是也让员工和公司成为利益共同体,巴老的言论,对投资而言正确,但着实是资本家的看法,而非企业家的看法。
华为任老,把公司做那么大,自己股权只有1%,其余给员工了,作为投资人,他是不算成功的,作为企业家,他是非凡的。从这个角度讲,任老这样的企业家更伟大,巴老这样的投资家更赚钱。

2022-12-30 11:58

现在会计准则改了,期权算费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