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7回复:20喜欢:15

巴菲特说:“1800年,美国80%的人口在种地。如果没有世界的变化,美国现在80%的人口仍在生产粮食和棉花,我们的社会必然是另一番景象。因此,我们拥抱变化。我们希望我们的经理人,能够预知并适应变化。哪个生意没能妥善应对变化,哪个生意就会衰亡。”

读到这段,对我内心的冲击挺大的。因为在大多数场合下,巴菲特一直在强调,业务稳定、不被改变的重要性。巴菲特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在一块动荡不安的土地上,不可能建造出一座有着市场特许权的坚固城堡,而市场特许权才是持续创造高额资本回报的关键所在。

那么,如何理解巴菲特对于“变化”的态度呢?我觉得他既是谨慎防止企业变化的,又是积极适应环境变化的。在投资的时候,尽量选择不容易被改变的企业,但一旦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自己又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去妥善应对这种变化。

比如,巴菲特对报纸行业的投资,就是非常典型的例证。巴菲特童年时就做过报童,他对报纸行业有着天然的感情。20世纪70年代,巴菲特先后买入$华盛顿邮报(WPO)$ 和布法罗新闻报,并盛赞报纸行业的商业模式很好。到了2006年写致股东信的时候,巴菲特却明确表达了对报纸行业的悲观态度。

在我看来,既提防变化,又拥抱变化,其实并不矛盾,只是如何去平衡的问题。比如我从体制内离开,积极投身市场大潮,这就是在拥抱变化。但如果我在市场上一直找不到发力点,那也是很可怕的事情。所以,我也会逐渐稳定下来,形成自己的风格。如此一来,反而会更有效地应对未来的各种变化~

全部讨论

2021-12-27 01:19

认准增长的领域,社会变革的方向,把认为行将不振的资产脱手, 并对我们认定的主题投入巨大的资本。
当一个行业产生变革的时候,谁会最终胜出不好判断,但谁会因此消失却相对容易判断且确定性较强。

2021-12-26 15:25

以不变应万变,与时俱进,终生学习,拥抱变化。
拥抱变化其实是一种主动适应环境的自我调整

2021-12-26 13:12

既提防变化,又拥抱变化,其实并不矛盾,只是如何去平衡的问题。

2021-12-27 12:28

不变的是诚信、是不断学习、是消费者导向

2021-12-26 13:18

与时俱进,良性循环。

2022-03-21 11:25

找到稳定的公司,同时也要关注行业的变迁。
格力电器的空调技术是稳定的,白电的优势。但是行业是否还是维持或者增长的空间呢?搞明白这一点,就搞明白格力了。

2021-12-27 08:39

谢谢大佬转发

2021-12-27 07:15

我都37了,还在国企混,希望我40岁的时候能够离开。

2021-12-26 13:34

2021-12-26 13:34

好(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