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总监换成无经验新手 长安行业成长换人“很任性”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电鳗财经》文/高伟

5月15日,长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旗下的长安行业成长混合A基金要更换基金经理,但这次“换人”的思路很奇特,甚至让投资者接受不了。

到底是真么回事呢?

投资总监换下场

《电鳗财经》注意到,长安基金披露的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是“增聘基金经理、解聘基金经理”,也就是说,一来一往的“换人”。

长安行业成长混合A增聘张云凯为新基金经理,并因基金管理分工调整由林忠晶更换为张云凯。从简历上看,张云凯曾任四川信托有限公司机构客户部信托助理,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信托业务三部信托经理,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房地产行业首席分析师,招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部宏观策略资深研究员,长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高级研究员、专户投资部投资经理等职,现任长安基金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在任职长安行业成长混合A基金经理前,并没有管理过基金。

而离任的基金经理林忠晶,将因基金管理分工调整在2024年5月15日离任,现任长安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监,并继续担任长安鑫利优选长安鑫盈灵活、长安优势行业混合、长安产业精选灵活的基金经理。

从管理业绩上看,长安行业成长混合A成立于2022年9月29日,截至2024年5月14日,其累计净值为0.749元,成立以来回报率为-25.10%;近一年回报率为-21.95%,远远跑输同类平均-10.07%的业绩,更是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7.13%的涨跌幅,在3732只同类基金中业绩排名第3268名,居后五分之一。截止一季度末的管理规模仅剩0.13亿元,同比下降了60.61%。

从基金2024年一季报看,长安行业成长混合A过去一年(截至一季度末)净值增长率为-27.07%,远远跑输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12.08%,跑输基准14.99个百分点;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截至一季度末),净值增长率为-26.84%,更是跑输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4.7%,跑输基准22.14个百分点。

显然,业绩及规模的双降,让投资者直呼“忍不了了”,有投资者在基金吧称“净值越来越低,亏麻了”。

换人很任性

从投资管理经验上来看,即便林忠晶管理的这只基金业绩较差,但毕竟经验丰富,还任长安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监。目前,换成毫无管理经验的张云凯后,投资者也感觉很懵。

为什么长安基金做这样的调整呢?

据观察,长安基金旗下共有50只基金,基金经理人数 9人,相当于每人管理超过10只基金,明显的基金经理较为缺乏。这也大概能理解,长安基金为什么如此坚决启用毫无经验的新人。

具体来看,长安基金旗下的股票型基金有2只,基金经理1人;混合型基金38只,基金经理9人。与此同时,债券型基金、货币性基金分别有8只和2只。仍然由这9人中的基金经理掌管。基金经理跨类型管理的“一拖多”,在长安基金已经存在。

对于这种任性的调整,投资者自然也很无力,认为与其让投资总监这样疲惫的管理,还不如换一名“勤能补拙”的新手。只要有变化,或许就有希望。

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当基金更换为毫无经验的基金经理时,这通常是一个引起投资者关注和疑虑的决策,可能存在以下原因:一是公司希望通过给年轻或新进的基金经理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来激励其成长和发展,有助于公司建立长期的人才培养机制;二是面对新的市场环境或投资机会,公司选择具有不同投资风格或专长的基金经理来管理基金,即使是毫无经验的基金经理,也可能拥有独特的投资理念或策略,这些理念或策略可能与基金的新方向更加契合;三是之前的基金经理业绩不佳或存在风险管理问题,公司会选择更换人选以改善业绩或降低风险。

不过,对投资者来说,确实面临的潜在影响,一方面,投资者会对基金更换毫无经验的基金经理感到担忧或不安,因为这可能增加基金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投资者可密切关注新基金经理的表现,并根据其业绩来评估是否继续持有该基金;另一方面,虽然新基金经理缺乏经验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但其也可能带来新的投资理念和策略,为基金带来新的增长点。

长安基金的这种任性换人,虽然不符合市场期待,但会否在投资上带来新变化呢?《电鳗财经》将持续跟踪报道。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