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1喜欢:1
前几天,国家队又一只主力军——国新投资下场增持2只央企ETF的事掀起很多热议,冲上热搜。国新盘后也有公告:旗下国新投资增持了中证国新央企科技类指数基金。我当时看到消息后,曾在分析中跟大家写了几句,认为是一个积极信号。但是怎么也没想到,浓眉大眼的国新投资居然是一个“大忽悠”?在网上被投资者扒出了另类真相。究竟怎么回事呢?回顾来看,以央企创新驱动ETF为例,国新投资在今年初时,持有8.6亿份份额,持有比例达26%。
但是到了2023年年中,即基金中报时,国新投资悄然退出了前十大持有人之列。按今年中报时第10名基金持有人0.745亿份计算,国新投资在今年上半年,至少减持了7.8亿份。而在今年上半年发生了什么事呢?没错,正是“中特估”行情。当时,央企创新驱动ETF来到了近4年最高点附近,国新随即减持。
不过更夸张的还在后头。我查了下,央企创新驱动ETF是在2019年底上市的。当时国新投资持有达73亿份,占比43.64%。但是一路减持。到2020年年中,持有44.6亿份,减仓达28.4亿份;2020年年底,只剩10.8亿份,再减33.8亿份。减持也就罢了,也没相应减持公告?多少次巨额减持,直到清仓减持,中间没有看到一份减持公告?几乎无人知晓也无人关注。但是只增持一丢丢,就跑出来……
国新的减持事件不难理解。前几年,市场新出了很多央企ETF,为了确保基金顺利成立等,基金公司去找了很多央企、国企的股东,以一些持股股权换取ETF基金份额。从单一持股替换为相应ETF基金,对相关国家队也是好事。持有股权更分散,大幅优化风险波动。但是后来这件事变味了!以一些股票换取ETF份额,然后借道ETF减持股票开始流行。风险波动更小,减持之时更加隐秘,也不需要啥公告。因此,深受某些民企股东、大小非减持和机构的“喜爱”。在减持新规等政策受限后,以股票换ETF份额再减持的套路可能会再次流行……说到这里,忍不住想吐槽下国内的市场环境。减持套路真是五花八门!只有我们想不到的融资方式,却没有它们做不到的,而且不断更新迭代。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市况?因为A股流动性溢价过高,相关公司定价太高。也太宽容,对造假、欺诈等过于宽容,惩罚太低。在类似“减持”、“圈钱”盛行的土壤中,会结出什么果实?下跌也就不难理解了。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全部讨论

2023-12-07 12:26

老这样玩,故事会演变为事故。原因很简单,地主家也没有余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