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眼科再添一家医院,多年扩张后65亿商誉高悬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图源:爱尔眼科官网)

“眼科茅”爱尔眼科还在扩张中。

据企查查,5月14日,哈尔滨爱尔眼视光医院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炼,注册资本为3400万元。该医院股东为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视光医疗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4月24日,大连爱尔卓越眼科医院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刘炼,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股东为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市视锐医疗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今年以来,爱尔眼科还陆续投资了多家眼科医院,包括遂宁爱尔、咸阳爱尔、北流爱尔、唐山爱尔等。

爱尔眼科是民营眼科医疗龙头,成立于2003年,2009年上市。爱尔眼科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通过自建和并购的方式扩大医院规模。2023年,爱尔眼科曾公布并购方案,以8.6亿元收购19家位于全国各个地方的眼科医院。

据长江商报2024年5月7日报道,依托并购等,2007年以来,爱尔眼科实现了营业收入、净利润不间断增长。

不过,爱尔眼科商誉高悬。截至2023年底,公司账面商誉65.33亿元。当年,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3.84亿元。时隔两年,商誉减值再度超过3亿元。2017年至2023年,公司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合计为13.77亿元。

不仅仅是商誉减值压力,爱尔眼科还存在内控压力,公司旗下医院频频被罚。

再计提商誉减值3.84亿

2023年度,爱尔眼科实现营业收入203.67亿元、净利润33.59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净利润”)35.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43%、33.07%、20.39%。三者均创了历史新高。

与2022年相比,2023年,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增速均有明显提升。

是什么因素推动爱尔眼科业绩高速增长?高速增长的势头能否延续?

爱尔眼科解释,国家近视防控战略、防盲治盲等政策不断增强居民眼健康意识,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临床应用持续扩大,促进了公司营业收入的稳定增长。爱尔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市场占有率持续上升。同时,部分因外部环境延迟的老年患者在2023年内就医。

业绩高速增长,爱尔眼科的风险似乎被掩藏了。截至2023年底,公司账面商誉为65.33亿元。

根据公告,2023年,公司对湘潭市爱尔仁和医院、芜湖昭美眼科医院、汉中爱尔奥斯美眼视光门诊、池州爱尔眼科医院等19家子公司合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3.84亿元。

2022年,公司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约为0.95亿元。

其实,2017年以来,爱尔眼科年年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其中,2019年、2020年,商誉减值准备分别为3.14亿元、3.62亿元。2021年,商誉减值准备为2.17亿元。2017年至2023年,公司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合计为13.77亿元。

上述数据显示,2023年,时隔2年,公司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再度超过3亿元。

频频被投诉

即便计提商誉减值,爱尔眼科的净利润仍然高速增长。这样的亮丽业绩,市场似乎并不买账,表现为股价大跌。

按前复权后计算,今年4月30日的收盘价,较2021年2月18日的高点下跌了69.75%。

Wind系统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爱尔眼科前十大股东中,有五大股东进行了减仓操作,包括陆股通、中欧医疗健康基金、易方达基金、淡马锡富敦投资有限公司等。

市场人士称,作为民营眼科医疗龙头,爱尔眼科的竞争力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市场对爱尔眼科的未来充满担忧。

最为市场关注的还是爱尔眼科的内控问题。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3月,湖州织里爱尔眼科门诊部未按规定填写病历资料,被处以警告、罚款1.1万元;湖州爱尔眼科医院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被罚款1万元;济南爱尔眼科医院因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被罚款5万元。

有统计称,今年前四个月,爱尔眼科各地的医疗机构被监管部门处罚了30次左右。2023年全年,爱尔眼科旗下全资或参股的门诊医院因违法违规,被各地监管部门处罚超过百次。

爱尔眼科旗下医疗还在营销方面翻船。今年2月,马鞍山爱尔眼科医院因为未经审查发布医疗广告被处以罚款;今年1月,武汉爱尔眼科医院利用患者、卫生技术人员形象作医疗证明等情况做广告,被认定为广告违法行为,被处以1.5万元的罚款。

近年来,爱尔眼科频频因为被处罚等事项而见诸报端。不仅如此,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爱尔眼科的投诉不少,涉及ICL晶体植入手术选错尺寸大小导致二次更换手术伤害、8800元买的角膜塑形镜一个月破碎、防控眼镜不防控与宣传不符等方面。(长江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