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41回复:86喜欢:10
看了多位雪球研究电力股的大咖,提到火电股通过电力市场化改革,容量电价的落地,有机会成为公用事业股,进而提升估值。相关的建议中电联也一直再提。券商电力行业的策略也有一些提到市场化改革提速。
想请教的是,为什么市场不交易这种预期?#华能国际# #大唐发电# #国电电力#

精彩讨论

力争不是星期四KFC2023-08-02 10:17

可以参考三步走战略里面的规划,你可以看一下到2030年实际上电源侧还是以保新能源装机 和 火电存活 为主(说人话就是 让火电企业活下去 让利给新能源装机)。
电改之前推进不及预期的原因主要是输配电也就是电网端推行不下去,交叉补贴情况严重,电网安全事大。 券商研究所最喜欢说的容量电价 和 输配电改革 在第三监管周期落地以后看到了变化,你去看一下电网代理购电的图,容量电价分电压列示,线损单列都是在为之后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做准备。还有就是辅助服务目前只占电价的2%-5%左右,真的要等到调峰和调频收益成为发电侧稳定收入估计要等到2030-2045年,火电目前的交易逻辑一定是盈利的修复 还有 可持续经营预期的修复,盈利的修复来自于政策对上网电价的保障 和 限制电煤成本过大波动的政策。但是上网电价的上涨必须由用户侧承担,培育用户侧是一个很难讲的故事,2002年电改5号文就开始讲,今年才真正让大家看到了一些实质性的改变。如果把眼光放到2030年以后,目前核电审批加速,东南沿海这些用电高增长,上网电价较高的省份火电的份额又要被核电分走不少,总体来说永续经营的概念也不是很通畅。
电力板块的核心逻辑:1)永续经营 2)盈利改善
目前看起来更符合这两个预期的是水电,火电还是作为逆周期配置的重点标的,交易的周期性的煤价下跌,电价高位,盈利修复。

Just_Make_Money2023-07-28 23:03

很多券商都在喊容量电价,但市场不买账,更乐意交易燃料价格下跌带来的周期性机会,显然市场对于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预期根本不重视,换个说法就是市场交易者对于火电在能源革命中处于“压舱石”地位的认知不到位,逮到个股民问怎么看待火电,十有八九都认为是垃圾资产,反而更看好风光,毕竟双碳目标针对的就是碳排放,认定的是风光彻底取代火电,一个将要被取代的资产又怎么去交易这种预期呢?交易者很是纠结,比起容量电价,更担心电价随着煤价降,又担心经济复苏煤价涨,这种扭捏的心态急需一起标志性事件转变,或许就是容量电价制度真正落地。政策从提出到试点再到真正落实需要很长时间,让子弹飞一会儿~

yuanfuxiansheng2023-07-29 18:05

前两天我在@大道至简荣令睿 的贴子下面说了一句话:买能源就是买资源。
这个资源优势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是后天努力而达到的。天生的就是天生好命,而后天努力达到的则还可能变化。
如长江、雅砻江、澜沧江、红水河,陕煤、神华、淮北的煤炭,这些是天生的优势资源。加以良好的管理的话,就可以创造非常好的效益。
后天的优势那就是品牌、规模、产业链、低成本,这些所形成的具有垄断性、护城河的资源性的优势。

全部讨论

2023-07-29 09:04

没有啥预期,要么做这件事,要么不做。长期持有或交易就是拿着个备兑权证。锦上添花的东西。零成本的一张看涨期权。你关心这件事,并有意识的参与了就行。电网是想做这件事,不出钱并分一杯羹最好。目前这个期权未必是免费的,但是包含着调峰这件事。何时推,等待时机罢了。

2023-07-29 08:31

早晚会,最终的这个钱呢,还是需要绿电出,谁让这些垃圾电需要调峰呢,现在绿电开始赚钱,项目竞争开始激烈起来,现在没有火电资源的很难竟配到绿电指标,这种思路是对的,未来谁的绿电,谁火电调峰,那样就平衡了,甚至不会有调峰电价了

2023-07-29 01:13

你知道容量电价出资的主体是谁吗?如果是政府出资补贴火电,可能就没那么容易落地了,风光的补贴还欠着呢。

2023-07-28 22:52

电力变量太多,太复杂 但是迟早会赚稳定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