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实盘周记20240413-第三版“国九条”发布,牛市又要来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4喜欢:0

本周无交易

目前持仓

下表除“当前股价”和百分比之外,其他科目单位为人民币亿元。

上期数据

注:①采用席勒市盈率估值的企业,不算三年后估值;

②对指数基金采用历史市净率计算买点卖点,不估值;

③持股比例=持股市值/账户总值。在无交易状态下,该比例可能因每只个股股价波动幅度不同,而发生小幅变化;

④仓位加总可能为99%或101%,原因是持股比例为四舍五入数据,例如10%代表实际仓位在9.50%~10.49%之间。

收益率

本周沪深300指数下跌2.58%

我的实盘净值下跌2.45%

2024年内沪深300指数+1.30%

我的实盘净值+3.02%

注①:我的实盘年度收益率,按基金净值法收益率和资金加权收益率孰低取值,均不含新股、新债收益。

注②:沪深300指数收益未包含成分股现金分红,年化收益率数据略有低估。

重要事项

1、爱美客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

4月8日周一晚上,爱美客发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

这份预告有两个观察点。

1是增长不及我的预期。

预告显示,其营业收入在去年同期6.30亿的基础上,增长27.5%~31%,至8.03~8.26亿;扣非归母净利在去年同期3.87亿的基础上,增长33%~39%,至5.13~5.37亿;而归母净利在去年同期4.14亿的基础上,增长23%~29%,至5.10~5.34亿,和上面两组数据比要略差一些。

我们在《四喜两忧——爱美客2023年报解析及估值调整》中写到,“估值方面,以2023年归母净利18.58亿为基础,维持2024年24.5亿的预期不变,增长率31.86%

一季度的增长和预期有点差距;

而差距在‘非经常性损益’上。

我们知道,从“净利润”中扣除掉“非经常性损益”,剩下的就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简单来说就是:

净利润 - “非” = “扣非”

如果“非”比较多,那么扣除后剩下的“扣非”就会比较少。而去年一季度,恰恰就是这种情况。

通过查询2023年一季报,我们可以发现交易性金融资产比年初多了2亿左右,债权投资比年初多了4亿左右,他俩合计贡献了2600多万“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比2022年一季度的1400万要多了不少。

结果到今年一季度,“非经常性损益”竟然变成“负数”了?扣非净利竟然比归母净利还多了300万?当然这两个数据口径本身不一致,还要考虑少数股东权益的影响,但应该不大。

如果今年一季度的“非经常性损益”没有拖后腿,还和去年同期一样约0.27亿,那今年一季度的归母净利就会变成5.37~5.61亿,同比增长29.7%~35.5%,就能满足我的预期了。当然这只是我白日做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本来就很难预估。加上我持有的几家上市公司,除了小企鹅的投资属于主业的一部分,其他几家更多的还是专注于经营,在投资上更多的还是靠运气。

如图是2023年年报中披露的证券投资情况,如果爱美客今年一季度没有进行大笔操作的话,博安生物约80%的仓位占比和一季度约35%的跌幅,就是造成“非经常性损益”小幅亏损的罪魁祸首,这样推测的话,其他6支股票以及几家非上市公司股权的公允价值还是涨的,只不过涨的没有博安跌的多。其他6支股票我懒得一家家查了,我们关心这个也没用,所幸每年涨跌的绝对值,远远比不上经营产生的核心利润,随它去吧。

至于这家伙什么时候能涨回来,重新为爱美客的“公允价值变动”科目创造正收益,You ask me,I ask who?

2是净利率同比略有下降。

去年一季度的归母净利为3.87亿,营业收入为6.30亿,净利率65.7%,但根据这份业绩预告来算的话,今年一季度净利率在63.5%~64.7%左右,略有下降。

(严格来说,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但预告没披露净利润,只披露了归母净利,我们就都拿归母净利来算就好。)

可能的原因有两方面。

第一个可能的原因,还是上面提到的、拖后腿的“非经常性损益”。如果按照我的白日梦,不是,按照我上面的假设还原,今年一季度的净利率约66.9%~67.9%,反而是增长的。(事实上当然不能这么’还原’)

另一个可能的原因就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了。

业绩预告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毛利率和费用率保持在稳定水平,因此净利润也获得了持续增长。”我们都知道,上市公司向来喜欢报喜不报忧,如果毛利率提高了,费用率降低了,公司应该早就在这份预告中大张旗鼓地通过“加粗+放大+标红”等方式,来直接告诉我们了。然而并没有。而通过“保持在稳定水平”这样的用词可以推测,毛利率应该是下降了一点点,费用率应该是提高了一点点,而费用中,增幅超过营收增幅的,我估计大概率还是销售费用。至于到底是什么情况,只能等4月25日正式披露一季报才能见分晓了。

就算是我们不想见到的情况真的发生了,也不算是多么坏的情况。目前,整个行业和公司依然处于快速增长期,对爱美客的销售团队来说,现在正是开疆拓土的窗口期,该花的销售费用绝对不能省,只要是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能用销售费用能换来营收的同比大幅增长就行

作为纳米级小股东,我当然希望爱美客能一直维持90%+的毛利率和60%+的净利率。但熟悉商业规律的朋友们应该清楚,在行业格局远未固化的时期,随着竞争加剧,这两个指标肯定会下降。

不过话说回来,哪怕爱美客毛利率降到80%,净利率降到40%,只要市场份额够大,在A股也依旧属于凤毛麟角般稀缺的优质印钞机。

而随着竞争加剧,小玩家逐步退出市场,剩下的几家寡头就能重新掌握定价权。此时,寡头间的竞争就减弱了,毛利率和净利率就可以调头向上重拾增长。

当然,许多投资者可能更喜欢等竞争格局固化后再出手,获取更高的确定性。而我选择在竞争激烈时就提前出手,押注爱美客的龙头地位能够延续下去,算是牺牲一些确定性,换取(可能)更高的收益吧。所幸,爱美客在我的组合中占比不大,目前约5%,上限暂定为10%,也算是督促自己抓紧学习吧。

说到学习,爱美客的经营模式和财报结构都很简单,确实是一份非常不错的学习资料。上上周周记我还提到,爱美客财报中的两个小疑问在业绩说明会的时候获得了张总的回复。但秉持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死磕精神,我这周又找了好多材料来学习。学习过程不赘述了,直接说结论吧。

结构性存款的结构各不相同,有些归为摊子(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有些归为笋子(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具体归为啥,是由结构性存款穿透后的底层资产的性质

决定的,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无法了解到结构性存款穿透后的底层资产到底是啥,所以也不用纠结这个,相信上市公司的归类就行。

而归为笋子的结构性存款,其产生的利息收益,在卖出前,记录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中,卖出后,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转出到“投资收益”。但这种做法不是哪个条文的规定,所以在上市公司实务处理中,有转的,也有不转的,所以也不用纠结。像我之前想当然的以为,结构性存款产生的利息收益就应该计入“投资收益”,确实是太“想当然”了,哈哈。

当然我学习这个不是为了从上市公司的财报中挑错,而是为了看看各类存款对应利息收益是否正常,达到这个目的就够了。

2、新版“国九条”发布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次出台的意见共9个部分,是继2004年、2014年两个“国九条”之后,资本市场第三个“国九条”。

网上关于该《意见》的解读已经很多了,我就不展开说了。在我看来,依旧是对之前表态的具体落实,是推动我国资本市场更好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意见》的出台,这张图也在朋友圈火了起来。

不过我翻了翻《追寻价值之路——1990~2020年中国股市行情复盘》,比如2004年被称为“夭折的牛市”,其中的关键词大多是“加息、收紧、杀估值”,上证综指全年下跌了15.4%;而2014年则被称为“又是一年大牛市”,其中关键词是“定向降准、全面降息、估值大幅上行”,上证综指全年涨幅高达53.3%。

所以,我认为“国九条”并非是股市走熊或走牛的直接原因,最多算是一个情绪催化剂。

从整体来看,大盘怎么走,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1是新股发行速度,2是上市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3是估值水平。

而三者也有很强的关联性,比如,当利率水平低,人们信心足,消费能力强的时期,社会整体经济形势好,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也不错,加上估值高,股价涨的就会比较好。没上市的公司看到这种赚钱效应,也会赶着来上市,新股发行速度就会增加。反之,如果经济过热了,则需要通过加息、升准等手段来降温,导致估值下降。经济形势被冷却下来,上市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也会下降,二者叠加带动股价下跌。通过上市一夜暴富的光环效应减弱了,加上上面通过严格审查等方式提高IPO的难度,排队上市的公司也会少很多。

目前就是后面这种情况,和前几年相比,新股发行速度已明显下降。从新版“国九条”和证监会最近的表态和行动来看,对大盘来说也是一种显而易见的呵护了。

从局部来看,各家公司的表现和新股发行速度的关系不大,主要还是取决于公司的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盈利能力就不多说了,我们选的公司都是优质印钞机,表现最差的公司归母净利的增速也是GDP的两倍以上。估值水平的话,去年就是杀估值的一年,今年继续被杀的概率还是有的,但要比去年低,再创历史新低的几率不大。

宏观经济环境好不好,我们既无法提前预测又无法改变,所以只能是被动承受。何时能再享受一次像2006或2014年那样、由“估值大幅提升”带来的牛市?我们无法准确预测,也最好不要有这种期盼。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适当降低预期,能够少很多压力。

泡沫没来的时候不预测、不期盼,读书、追剧、看财报、运动、交友、陪家人,该干嘛干嘛;泡沫来的时候,到卖点果断卖出,不留恋,拿一部分赚到的钱改善生活,留一部分钱等'好公司'的股权再次跌入'好价格'时,多捡一些;泡沫破的时候,有钱能捡低价优质股权当然是最好的,就算没有,最起码也要确保自己没加杠杆没爆仓,确保自己能活下来,才有机会享受下一场泡沫。如此循环往复,实现小目标,也只是时间早晚而已。无论工作、生活、投资还是事业,能够悟到这一层,让自己长期处于‘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状态中,此生足矣。

3、被遗忘的3

昨天晚上睡觉之前还想着周记要聊三个方面,结果写到现在怎么也想不起来最后一个了。脑子真的不是用来记东西的,下次想到啥就先在手机上存一下。

这周我们就聊这些吧,祝大家周末愉快。

强烈声明

本文仅作为我的投资记录,文中提到的任何操作或看法,均可能充满我的偏见和错误。文中提到的任何个股或基金,都有可能价值归零。

请坚持独立思考,万万不可依赖我的判断或行为作出买卖决策。你的钱只能由你自己负责,切记切记。

#第三个国九条来了!时隔十年再升级# #爱美客#

全部讨论

如此好文,曲高和寡,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