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眼中的银行和保险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生意,赚取存贷之间的利差。因为产品是无差别的货币,所以银行没有任何差异化,对于储户来说哪家给的利息高就存哪家,对于贷款方来说谁要的利息低就从哪个银行借贷。那应该选哪个银行呢?是随便选一个就行吗?

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里,储户的存款是银行的负债,所以银行是10倍杠杆的生意,一旦放出去的贷款产生10%的坏账,那么银行事实上就已经破产。所以银行的差异化在于管理层和企业文化,审慎经营,管理层不要做愚蠢的事情。

巴菲特用一句话定义银行业:银行比银行家多。这句话什么意思?老巴的意思是合格的银行家很少,银行却很多,潜台词是现在银行的CEO是不合格的,很多银行会倒闭。那么管理层为什么做错事呢?

首先受到激励机制的影响,银行是收益前置,风险后置的行业,放出去的贷款能不能收的回来是以后的事情,今天我放出去贷款,今年的利润就会增加,我的工资和奖金就会增加,倒闭了我换家公司。做对了有奖励,做错了没事,管理层自然风险偏好高。

第二受到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影响,巴菲特在1989年年报中说过:最令我震惊的发现:在公司内部有一种极其重要的看不见的力量,我们可以称之为“体制化惯性”。在商学院,可没人告诉我这种力量的存在,而我也不是一进入商界就明自有这回事。我曾经认为任何正直的、明智的、有经验的经理人都能自然不过的作出理性的商业决策。但是我逐渐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相反,在体制化惯性形成的时候经常无法做到理性。

举例说明:(1)就好像受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所支配,任何机构都抗拒对当前的经营方式作出任何改变:(2)就像工作会填满所有可用时间一样,公司的项目或收购计划必将消耗所有可用资金;(3)领导人所渴望的一项生意不管是多么不靠谱,很快就会得到其下属准备妥当的详细回报率指标和战略研究的支持;(4)同行的举动,不管是公司扩张、收购、制定管理层激励计划或任何其他事情都会被盲目地模仿。

是体制化惯性的运作机制本身而非贫污腐败或愚蠢让他们大部分时候按照具有误导性的方式来经营公司。在我因忽视这种体制化惯性而犯下一些代价高昂的错误之后,我努力在组织和管理伯克希尔时把这种不良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不仅如此,我和查理尝试集中投资于一些对这个问题保持警觉的公司。

在房价大涨时,抵押品充足,房贷是最优质的资产,敢于放松贷款标准的银行赚的盆满钵满,试问你是银行CEO,同行都在这么做,你能说不吗?你不放松审慎经营的标准,生意都不做了,今年的业绩怎么办?自己的奖金怎么办?股票大跌,华尔街也会给压力。

所以老巴要找的银行是管理层值得信任,坚守原则不做蠢事,最近倒闭的硅谷银行就是资产端利率上升贬值, 把净资产亏光了。老巴自己不管经营,如果是他自己当银行的CEO,那么就没有代理成本的问题了。老巴只管伯克希尔的资金分配,不管具体业务的运作。对于银行,他需要自己观察管理层是否拥有他在意的品质:诚信、审慎、理性,不模仿同行,股东利益为重。对于保险行业,是全资子公司,他需要自己任命合格的CEO。

1951年 ,21岁的巴菲特亲自拜访GEICO,遇到了戴维森,两人畅谈了四个小时,戴维森告诉巴菲特保险行业的一切,我相信老巴当时是极度兴奋的,因为他看到了完美的杠杆。保险行业天然自带杠杆,客户今天买了保险,你拿到了钱,不管是真的地震还是死亡,出险要很多很多年,这笔钱在一个可以找到很高的回报的人手中就是最好的杠杆,等到出险的那一天,这笔钱老巴已经翻了十倍了。

老巴不管保险运营,只管保费的投资,那么保险行业怎么找CEO呢?老巴说了一句话:潮水退却时,你才知道谁在裸泳。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当很多年没有地震时候,行业会忽视风险,疯狂的降价卖保单。其实地震的发生概率不会因为去年刚发生就变高,也不会因为很多年没有发生而变低。保单不像卖罐头,只要你想卖你总能卖出去,定一个愚蠢的价格就行了,当同行都在大卖保单时候,伯克希尔旗下保险公司就是不卖,业绩下滑70%也不在乎,老巴也不裁员,不能让这些员工觉得不承保就会失业。

当真的地震了,开始出险了,潮水开始退却,那些之前卖的保单都是亏钱玩意,老巴在说这些人原来在裸泳。这时候行业倒闭,没人敢承保了,老巴的保险公司再出手。这种逆向思维和股票投资是一脉相承的,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人弃我予。

对于中国的保险,就算保险公司倒闭,你的保单也会有人接手,所以和保险公司自身的经营无关,在美国我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如果不是,那么在这个无差异化的保险行业(投资端有差异化,因为别的保险公司没有巴菲特,拿到钱投资收益很低),巴菲特的保守经营,伯克希尔旗下的无数产生现金流的子公司都是承保的有利支撑,会让客户选择伯克希尔,从而构建了信誉的护城河,在美国奥马哈被称为最后的现金,08年金融危机,那些金融机构打电话给老巴求救命。

对于保险公司管理层,巴菲特制定正确的激励,找到那些不从众、理性的人经营保险,巴菲特说过银行和保险的首席执行官同时也是首席风险官,这个活你只能自己干,而且你还要认识到从未发生过的风险,这件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也在你的模型中。

老巴三句话教会我三个行业,还有一句话是消费品:重要的不是市场份额,而是心理份额。老巴讲的很多智慧都不是数学物理那种智慧,而是理解人性、理解人心、理解组织的行为、和有些人天生的理性、不从众的性情。搞懂一个行业有知识上的复利效应,而且是金钱复利的前提。老巴20多岁就搞懂了银行和保险,不会随着你年龄精力而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