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读书&跑步 札记2024-26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一、 投资

本周止盈南都、新媒、南方,持有周期分别为2天、7天、9天。周末持仓,汽研、药玻、中国出版、智飞、汉钟、山河、广联达、晨光、葵花、洋河、中原,除中原外全部浮亏中。

看了看自己的业绩,6月份还是浮亏了,而且是在最后两个交易日跌下去的,充满了偶然性。可以说,倒在了最后一刻。内心清楚,对于投资来说,评判结果不以月为单位,甚至不以年为单位,一般3~5年才是一个客观的评判周期。但是,连续4个月的盈利记录还是被打破了,曾经幻想自己可以凭借投资体系达到每个月都能盈利,终究还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审视自己的业绩,在广发证券中已经打败了89%的人,已是非常好的业绩了。难在,长期还能打败90%的人,那才真正可以确认自己具备了超越一般人的投资能力。

放眼一个更长的周期,余生都要持续做投资,基本上就没有了任何恐惧。在当下的国内,还没有什么资产可以替代房产承载财富,股权从长期来看几乎是必然的选择。越早具备投资能力,就越占先机。试想,如果自己仍在房地产赛道中,也就是多工作一个项目的事情,终究会被行业淘汰。届时,靠什么安身立命呢?比起多两年的财富积累,拥有余生可持续的赚钱能力,才是更重要的。

本质上,金融资产再怎么重新分类,都可以根据债权类、股权类、持有期1年及1年以内、持有期超过1年四个象限来分类。原基础科目还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3个科目的变种。只不过如今,变成了摊子、笋子、粽子三类。

南方传媒23年报,第9个科目,长期股权投资。

1、3.97亿,在总资产中占比不高但也不容忽视,因为近3年来从6000万逐渐增加,增长幅度很大;

2、明细除了一家合营公司,其他全为联营企业。这些企业为产业链上公司及私募;

3、收益情况,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为969万(相比3.97亿收益率非常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收益为117万,这一点和中文传媒大不同。中文传媒,基本上业绩有问题就会卖出长期股权投资来弥补;

4、联合营公司的利润或亏损会按持股比例计入上市公司利润表中投资收益里,并相应增减账面价值。联合营公司的其他权益变动,计入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里,同时增减账面价值;联合营公司通过分红方案后,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增加应收股利、减少账面价值,收到分红后减少应收股利,增加货币资金;

5、卖出联合营公司股权时,收益计入投资收益中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里;

6、长期股权投资同样会发生资产减值,直接影响利润表。本期资产减值损失中,长期股权投资未发生减值。

南方传媒23年报,第10个科目,应收股利。

只有15万,且过去几年基本为零,关注意义不大。但在年报中披露为应收股利,说明持股对象为非上市公司。至此,关于投资类资产科目基本学习完了,也就两周时间,理解了以前多次未看懂的金融资产重分类,感受到了日拱一卒的快乐。

南方传媒23年报,第11个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

1、1.94亿,在总资产中占比不高但以前较少,23年暴增1.75亿,而递延所得税负债则仅增加0.35亿,增加幅度远小于资产的增幅,原因大概是所得税政策变动引起的。以前免税,当然基本不欠多少税,这次预缴了这么多,那么可以理解为跨越23、24两个年度的业务必须交的税得预缴了;

2、这个科目的内部勾稽关系我无法搞清楚,现在只看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二者之差,只要资产大于负债,至少说明预缴的大于欠缴的,总的来说是好事。

南方传媒23年报,第12个科目,固定资产。

1、8.19亿,在总资产162.4亿中占比不高,说明是轻资产公司,商业模式优秀,而且同比22年竟然还有所下降,原因之一为划转其他转出,这个比较少见。查看22年,并没有转出,暂认为是一次偶然行为;

2、查看明细,主要由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电子设备、办公设备、其他设备构成,占比最大的是房屋及建筑物。房屋及建筑物中在建工程转入的,23年无,22年转入2098万也不多。说明,在建工程大多会转入投资性房地产,待在建工程后续学习进一步确认。无论转入哪个,对南方来说区别并不大,因为其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方式为成本入账,与固定资产一样每年要做计提和减值测试;

3、固定资产本期增加,来源有购买、自建、合并等。减少,则有处置、报废、转出等。对于南方来说,有正常的计提折旧、处置报废、转出等,未读没有减值。说明,成本入账时已经低估了;

4、每年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达到了0.6亿,加上以后在建工程陆续转固,这个压力会越来越大。至于这些物业能否带来收入,非常不确定,而折旧则是确定的、刚性的。折旧政策为年限平均法,房屋建筑物为8-40年,折旧政策没有变化。

南方传媒23年报,第13个科目,在建工程。

1、21.72亿,在总资产162.4亿中占比不高,但已是历史新高,连年大幅增长,看起来企业把主业的现金流大部分拿出来做了在建工程投资建设;

2、查看明细为各种文化物业。上亿的有5个,分别为广州国际文化中心、新华文化中心、南方传媒中心、岭南文化创意产业园、广东数字出版中心二期。这些物业,无论以后转固进入固定资产还是投资性房地产,都意味着有巨大的折旧费用。所以,有必要看看开业时间。广州国际文化中心,刚刚封顶;新华文化中心,今年开业;南方传媒中心,人才公寓已入驻,预计24年开业;岭南文化创意产业园,5月份主体封顶,预计25年开业;广东数字出版中心二期,预计24年竣工;

3、未来两年,陆续会有20亿量级的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或投资性房地产,总体来说短期对业绩肯定会有相当压力,长期是好事。如果算上所得税的影响,南方今年业绩下降25%应该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此说来,也就值9-10倍,超过10倍就有点高了。

二、 读书

1975年的信

1975 年我们的经营收益为 6,713,592 美元,也就是每股收益 6.85 美元,初始股本回报率为 7.6%。这是自 1967 年以来最低的回报率。然而,正如这封信后面分析的那样,经营收益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联邦所得税退税, 1976 年将无助于改善业绩。7.6%的回报率中,还有退税的非经常性收益,巴神也不是年年能大赚,市场疯狂的程度也是决定因素之一;

我们对 Ken Chace 及其团队在纺织品领域发挥其最大优势的能力充满信心。因此,我们将继续寻找方法以壮 大经营规模,同时也避免对新的固定资产的资本投资,考虑到过去大规模投资新纺织设备所获得的资本回报相对 较低,我们认为是不明智的。(收购代替建设)。纺织行业扭亏为盈非常不易,明确表示不会进行固定资本再投资,因为回报率太低了。会选择其他方式做大做强,如收购,虽然最后证明仍失败了,起码固定资产不能继续烧钱这个决策是正确的;

1975 年保险投资的收益不是很多,因为保费收入不多并且承保损失导致可投资资金不足。年底以成本计的投 资资产,大概与年初的水平一致。没有了无限子弹,股神的投资威力大打折扣,而我此刻就属于这类人。投资要成功,场外能力占一半因素;

我们股权投资主要集中于少数几家此种类型的公司:有着良好的经济护城河,称职且诚实的管理层,并且以 私人所有者的价值尺度来衡量,购买价格很有吸引力。当这些要素都具备了,我们就打算长期持有。这句话也可以说明老巴是怎么估值、怎么定价的,那就是以私人所有者的角度去衡量;

我们将在保险公司里继续保持强大的流动性头寸。去年年报我们解释过利率仅仅变化 1‰如何导致我们债券 的市值出现百万美元波动的。我们认为这样的市场波动并不重要,因为我们强大的资本流动性和健康的财务优势,使不得不卖出债券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要保持仓位上限和长钱,才能抗住波动;

尽管 1975 年的业绩令人大失所望,但是我们会继续致力于壮大公司规模并使得盈利来源多元化。我们的目 标是维持保守的融资和资本的高流动性,保持资产负债表的额外盈利优势,同时坚守银行及保险行业固有的信托 责任,这样会使得我们长期的股权资本回报率高于美国整体行业的水平。盈利多元化,本身就是分散了风险。

三、 跑步

本周跑步16.13公里,盛夏季节,浐河边跑步的人还是不少。更惊奇的是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大量的石榴果实已经爬上枝头,可以用硕果累累来形容。在刻板的印象中,春华秋实,果实只有秋天才会有,没想到石榴果早已长大了个头,只待变红了。

本周早起6天, 天天早起并晨跑的愿望仍然未能实现。任何一件事情,坚持做都是非常难的,继续努力吧。这周过完,很多年中总结已经出来了。然而,其实春节后返程也就过去了4个月而已。再过6个月,大家依然会在岗位上坚守,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才是评判一年成果的周期节点。我想,当初田明在40岁辞去公职创业,到60岁遭遇危机,也是遇到了长达20年的房地产向上周期,才得以在过去有所成,如今又有所累。雷军40岁也发过感慨,自己那么勤奋依然没有作为,后来才明白没有做到顺势而为。那么,如今什么行业还在景气向上呢?除了高端制造、中亚贸易外,身边好像一个都没有。难道国人以后就只能这么内卷耗下去了?要突破,还得靠创新,靠科技。

普通人又怎能搭上科技的顺势快车呢?唯一的路径似乎是ETF。要么就得自己深研某个科技企业,加入之。打工加入不了,则以股东身份加入。否则,实在难以想象日子有多艰难。或者,在传统行业里微创新,想办法拥有一定的阿尔法,或者继续卷下去,最后的路就是平庸下去,泯然余生。要有信心,无论哪个赛道,想办法去微创新,现在还不是认命的时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