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论学习和悟性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网友:您开始有被封神的迹象了。

段:世界本无神,把别人封神是人们拒绝学习别人的一个借口而已。由于那是个神,学不会也是正常的。(2011-12-14 雪球)

1、学习态度:开放心态Open Mind

网友:方丈说说像段总这样的人算不算天才?没看过什么书,却能如此智慧并成功。

方丈:我觉得不能把“学习”“思考”等同于看书,更没有必要把“书”和“看书”神圣化。大道跟我讲过一个简单的例子,他刚到广东的时候,不会讲广东话,然后他就买了磁带,一句一句学,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广东话。

段:方丈所言极是,读书是学习的途径之一但不是唯一的途径。我觉得学习中最重要的是要open,就是要开放心态的意思,我发现绝大多数人都是非常封闭的,当然这里可能也包括我自己。(2019-04-12)

文章引用:“微信之父”张小龙就曾说,乔布斯最厉害的地方是什么?“乔布斯最厉害的地方是他1 秒钟就能变成傻瓜,而马化腾大概需要5 秒钟,而我差不多需要10 秒钟。”所以,更重要的是思维观念上的通达,越聪明的人越可以“大道至简”。

段:是不是张小龙说的不知道,但这话其实很有道理。这里说的是自己开放心态的水平,这点上乔布斯确实是厉害的,发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他是可以立刻放下自我去学习的。我们大部分人都做不到。(2019-03-02)

网友:有个问题在我心中絮绕了很久。为什么巴菲特的儿子和芒格的儿子都不懂价值投资,或者说投资不怎么厉害。难道价值投资真的是教不会的吗?如果真的这么难,那象我们这样的小辈没什么人教,那不是更加学不会了。

段:价值投资教不会的原因是因为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封闭且没有逻辑的,如果不肯学的人又如何能学会呢?口口声声说价值投资的人有很多其实骨子里并不是真的理解价值投资,一到关键时刻就不行了。学价值投资不会比学钢琴容易,不是看几本书,来这个博客晃一下就能学会了。想象一下,当一个弹钢琴的人到可以靠弹钢琴赚钱的时候,要花多少工夫?要靠投资赚钱所花的工夫不应该少过弹钢琴吧?(2011-05-19)

网友:巴菲特有些思想是对的,但并非全部,更不可教条化。

段:我觉得大家最好能明白什么是思考的逻辑,什么是思考的结果。我们要学的是老巴思考的逻辑,而老巴的错误只是概率上的错误而已。再烂的球手也有打好球的时候,再好的球手也有打烂球的时候。我们要学的是好球手是怎么打球的。难道我们和教练说“你也有打坏球的时候”对我们有任何帮助吗?如果学生对老师讲“我要去你的糟粕,取你的精华,不过老师能告诉我哪些是你的精华吗?”大家是什么感觉?这样的话大家常听吗?(2010-10-28)

网友:国人更喜欢榜样,马云就是榜样,但实际上最好的榜样是优秀的品质,只要拥有诚实、善良、坚定、耐心、理智等很传统的东西,加上一点好的运气,每个人都能成就一个事业,包括我自己这十年天天无所事事,我认为我都过的还不错。几千年我们一直在寻找各种各样的榜样,结果是我们进入了一个又一个陷阱,没有榜样的世界才是最好的世界,我们的榜样是一切优秀的品质,我们的榜样是遵守自然的规律,但绝不应该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段:马云是我最欣赏的企业家。或许是我自己觉得我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在很多地方高度相似吧,但他的实施和表达在很多方面确实要强很多。我不知道“榜样”的定义是什么,好像心里也没有个榜样。学习某个人并不是想要成为某个人,因为谁也不可能成为某个别人。

我觉得其实也没有谁比谁更值得学习的说法,因为每个人从别人那里学到的应该是能够提高自己的东西。我其实也有一些比马云强的东西,比如乒乓球或golf,呵呵。所谓学习并不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式的学习,那样的学法只能让自己在自己原来的圈子里打转转,因为人们往往不知道哪些东西是精华。补充一点,如果让马云从头再来一次,他依然有很大的概率再成功,我也差不多。如果你能静下心来好好看看马云,你也许能学到很多东西的。


网友:段总说说我们应该怎样的学法!

段:不知道,这都是缘分的事。有点像学价值投资,其实是学不会的,但有悟性的人可以提高而已。反正每次和马云聊天我都有不少收获,他看问题的角度经常确实很独到,确实思考的很深入。人们(经常包括本人在内)一般很难open 自己去学习别人,即使对方做的很好,也老是想办法给自己找个不用学他的借口,有趣的很。(2011-10-02)

问:你讲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糟糕的学习态度。确实,一个人优点不同情况下就会变成缺点。譬如我的一个朋友在生活中非常乐观积极,看事看人总看好的一面,但这种习惯在生意中也使他因为经常过低估计人和事的潜在风险而犯了大大小小许多错误。那么,如果要跟他学习的话,是应该生活与生意中都多与他接触交流呢?还是生活中多接触,生意上少接触呢?

段:我的意思是:当你去上学时,不能对老师说(也不能这么想,不然是浪费双方时间),老师,我是来去你的糟粕取你的精华的。这显然不是正确的态度嘛。我见过很多人,美其名曰是来向你请教的,但骨子里其实是希望你能支持他的想法,根本无法放下自己以前的东西去倾听和领悟。

问:我们这些水平不怎么样,没成功的同学们,是不是最好和成功人士交流;而不是和同样没有成功的同学们交流比较好。大道你的观点是什么?

段:没有一颗open mind 的人, 跟谁打交道都一样,反之亦然。有了open mind 就会聚焦在“取其精华”上。不过,要知道什么是精华其实并不容易,多数人其实都是想让别人来证明自己是对的而不是真的去想别人在说什么。说明一下,这里面的多数人经常也包括我自己的。(2019-08-05)

2、学习方法

网友:很好奇学长您这么多管理学的东西包括韦尔奇和柯林斯的书,都是什么时候看的呢?是原来在一线的时候看的还是到美国以后看的?还是在搞小霸王之前就开始看了?我身边做企业的亲戚朋友都没什么时间看书(可能主要是没什么精力和兴趣)。

段:柯林斯是谁?好像在机场老看见他的书在卖,一直以为是骗钱的书呢。我看书真的不多,有时翻书,很少有看完的,可能是小时候没养成看书的好习惯。有很多好书翻一下其实收获也可以很大。有些观点(论点)吸收了就行,不一定非要看完论据和论证方法。尤其是本来就有想法,看到好书里也这么说那就印象深了。比如,我记得很久以前(可能有20 年了)翻过一本书叫《焦点法则》,整本书讲的都是那些大公司不聚焦时犯的错误。由于我一直就觉得应该聚焦,所以这本书大概不到20 分钟就翻完了。不记得作者,案例,就记住个观点。其实我给大家推荐的书,我自己好像一本都没看完,但肯定都翻过了。最近在看查理宝典,快粗粗看完了。查理的东西有点难,以后还要慢慢看,但挺有帮助的。呵呵,

我要是做学问就死定了。(2010-05-22)

网友:段先生以下这段场景是否如实?段永平接着解释为什么“中国巴菲特”是可为的呢,他说,研究巴菲特其实就一件事:不懂不做,只要你这么做,就叫价值投资。刚刚提出巴菲特三个关键词的赵炳贤立即反对:“你这是把巴菲特思想片面化。”段不觉得。他说,这就跟参佛一样,有时参透了就一句话。“巴菲特跟我(吃饭时)也是这样说的,价值投资的根本准则就是don’t do what you don’t understand。”我个人悟的也是这样:不懂不做,当懂一些特定的事物时其它东西自然云开雾散。芒格说选股是普世智惠的一个分支,能力圈通过学习、阅人、阅物是能够不断扩展的。赵炳贤先生总结的巴菲特投资思维有三个关键词:能力圈、护城河、安全边界。也很到位。

段:呵呵,一般人学习理解是总是觉得做什么是最重要的,其实最重要的是不做什么。

巴菲特能有今天最重要的是“不做什么”。

网友K:巴菲特能有今天最重要的是“不做什么”。段总的这个理解,确实是很深刻的!

段:其实每个人都多少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往往不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如果每个人把自己干过的不应该干的事情不干的话,结果的差异会大大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可以看看芒格讲的如何赚20000 亿美金的例子。(2010-06-06)

博文:【转载】芒格主义(2012-06-26)

(35)”You can progress only when you learn the method of learning.”

译文:你只有学会怎么学习你才会进步。

段:虽然投资不需要大学文凭,但上过大学往往还是有帮助的(不是充要条件),因为大学里学到的东西主要是学习方法。充要条件是什么?那是初中学的吧?反正我是初中学平面几何时学的,但好像是很久以后才真的明白。充要条件的概念,或者说什么是充分条件,什么是必要条件,什么是充要条件,什么是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这些概念对投资很重要。之所以我认为其很重要是因为我发现大多数人在逻辑上其实是不懂什么是充要条件的,我认为至少有85%的人在投资上不明白充要条件。(2012-06-26)

问:“扩大自己的能力圈未必是明智的”是否是说我们更应该专注自己,让基本的为人所共知的道理在自己的体内更明晰更清楚,让自己的能力真正成为自己的能力?我深深地感觉,很多的东西要想真正融到自己的骨子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很多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它却从未成为自己的能力,所谓的明白只不过是一个幻影罢了。去扩大自己的能力圈还不如去把这重幻影破除,让简单的东西真正融为自己的本能。对否?跟踪你的博客一直跟随到这里。学习一个人,就应该持续不断地跟踪一个人,关注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不管它是精华还是糟粕。一个人就是一个整体,根本就不可能分出什么精华糟粕。

段:你这种学法大概真的会学到糟粕,因为你不可能拥有任何一个人的所有信息,而且能力圈和经历往往大不一样所以你还是在按你自己想像的东西学。我觉得学别人最重要的不是人家干什么和怎么干,而是原则的问题,尤其是什么东西不能干的问题。(2011-10-23)

网友:我要怎样才能够提高自己把事情做对的能力呢?有什么方法更好的学习吗,比如您是怎么学习在投资上把事情做对的,研究很多公司吗?

段:更好的学习方法是啥意思?每个人都应该去找自己合适的学习方法。也许开个公司并做得很好是学习投资的一个好办法,知道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但不知道什么是好公司也是没有用的。好的商业模式加好的企业文化一般是好公司的特征。( 2015-04-17 )

网友:看书少为什么很难达到高水平?

段:在此说明一下,我看的书确实少,大学毕业后想不起来看完过任何一本书。当然,我是翻过一些书的。如果我同意书里的观点,我其实不需要看完这本书,比如:基业长青和从优秀到卓越,比如焦点法则,比如巴菲特股东信,比如…….。如果我不同意一本书的观点,我为什么要看这本书?我非常认真滴认为为了学习如何把事情做对是需要认真看很多书的,我只是因为运气好,把这事都交给其他同事去干了。我读书少不是因为我厉害,而是因为在那个年代我自己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我那时候确实没书读,能想起来的也就是:高玉宝的>以及>等现代人都没听说过的东西?(2019-04-12)

记者:请您谈谈您的读书习惯,平时都读什么书?

段:我的读书习惯不太好。我大概一年时间也看不完一本书,但是我会买很多书、翻很多书。我大概平均买五十本书会看其中的一本,大部分书都是简单翻一翻,很少从头到尾读。

虽然买的时候有很好的愿望,很想看。

我觉得大部分书对我来讲确实也不值得看。比方说他的观点跟我一样,我看到那个观点就想:这个人写的这本书跟我观点一样,然后就结束了。明白这个道理吗?就是说他观点跟我一样,他的书里所有的内容不过就是要证明这个观点,所以我没必要看,对不对?当然有些书,我一看这个观点很有意思,但仔细一看其实它里面论据是乱的,我再看到一个论据是乱的,那后面的我就不看了。比方说一个经济学家,他给出来的数据都是错的,那再往下的东西我是不看的,因为这个人连最基本的数据都搞错了,那得出来的结论肯定是不对的。像计量经济学特别典型,你要做个模型,那如果最基本的数据、最基本的模型都是错的,得出来的结论一定是错的。那我却根据这个结论再去做投资,做别的东西,我都得错,对不对?

所以你要关心这些东西。当然这可能跟我学数量经济学有关系,我对数字很敏感。

但是我觉得总的来讲,看书你喜欢看什么就看什么,开卷有益,总会有帮助。但是你要合理分布你的时间,不能所有的时间都去看书了,这样不行。书看太多也不一定好,最重要的是你要能够理解。你问我读书的习惯,我自己觉得我没有特别好的读书习惯,我一般就是翻书,我很少拿一本书从头到尾读,而且我最大的毛病是看了一本书,知道里面讲什么,但从来就记不住作者,甚至经常记不住书名。但是我接受的最关键的论点我会记很多年,比方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我看不是很多人会想到这个问题,都只是去讲经济形势。但是经济形势对价值的影响是不大的,好公司就是好公司,而且好公司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有可能会对它更有利,你要去衡量它的价值,所以我觉得读书是很有帮助的。

记者:您如何看待学校中的学习和工作中的学习?

段:我觉得学校中的学习和工作中的学习其实没什么不同,就是你需要什么学什么,或者说你喜欢什么学什么。我没有什么特别的看法可以与众不同。比方说我要去日本了,我不懂日语,我可以首先找一本《日语速成》,学个几句基本的问候语。比方说我现在突然对石油感兴趣了,但对石油没概念,就找一本关于石油的书。现在很方便,网上就可以找。自己有需求的时候,学习才会有动力。比方说我的接受能力赶不上,那就学。学,有很多种办法,也可能有些东西你永远都学不会,那就请个会的人来帮你。

但有一样是肯定的,就是学习的方法。在学校学到的是学习的方法!很多人说:学校里学的很多东西在工作岗位上用不上。用不上是正常的,学的东西都能在工作中用上的话,那就有点不正常了。也许你学什么你就当老师教什么,事实上你可能学了二十门课,但却不可能当二十门课的老师,因为你还是用不上。所以大多数用不上是正常的。读书学的东西就像开了一个百货店,你去百货店买东西只能买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所以工作中用的时候你必须把过去学的东西要深化、要精、要细、要真的能够解决问题。学校里只能告诉你哪个商店里有服装卖,但是到了店里你还得自己去找衣服,甚至找不到合适的你还得自己做。学习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东西,包括我在内,我做企业这么多年,我去做投资,很多东西也是从头学的,中间也吃了很多很多苦头。(《科教导刊》2009 年第16 期专访)

我之所以会选择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是因为我经过多方面的考察(主要是课程设置和教师的水准),发现它的课程比较适合现阶段我的需要。有的学校的课程是为了拿学位或者文凭而设置的,这对我来说, 纯粹是浪费时间。文凭于我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学到实实在在而又实用的知识。这些知识,看起来也是我在平常的管理中所能接触到的,只是在实践中没有找到它的理论根据。比如,在管理中,有些事情你处理得对了,但由于没有理论依据,心里不一定有底,总觉得这是碰巧。不明白为什么的情况下,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你就不一定能处理好。如果这件事情处理错了,你也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出错,认为这只是偶然。但是你经过了系统的学习后了解了事情的理论来源,发现这个错是共性的东西,那么你以后就会少犯或者不犯了。(大道2001 年读者杂志采访)

网友:古人讲:治天下惟在用人。确实成一件事,人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但这个人不一定单指一个人,可以是一个团队(管理层)…另外,有关巴菲特和价值投资的中文书我基本都买了(包括港台版),有的买了2、3 本…花费不少,但这样做很盲目,当然也很浪费,因为真正有价值的少之又少,而且即使是巴菲特本人也很注意节俭的,他自述看完了奥马哈公共图书馆所有关于投资的书…把省下的钱用于投资,在正确理念和时间复利的作用下雪球越滚越大……所以我给大家搜索了《200 本巴菲特、芒格及段永平推荐书籍下载》的链接(资料均来源于新浪爱问共享资料),方便大家下载阅读。适合自己的请购买正版书籍。

段永平:200 本那么多?害人的吧?(2011-06-29 14:53)

网友:呵呵,对段总的评价我可担不起、我是如芒刺背呀!我只是为节省大家的时间和精力、为网友找出链接地址来,其中的一部分是巴菲特、芒格或段先生您本人推荐的……至于什么书是适合自己的,需要网友们自己甄别。其实,200 本书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和2000只股票里选择适合自己的股票是一样的……那就是都要依靠自己(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比如您推荐的严行方先生的《巴菲特忠告中国股民》,如果只看书的名字和出版社,我想大家是不会去看它的,了解了作者后,就更不会去看他了,因为作者四十多岁,既不是专业人士,也未必股海有成,更没有长期、骄人的业绩,甚至是业余兼职写书(本身有工作),居然还出版了80 余本,而且出版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蔚为壮观,但这并不妨碍段总看好它。虽然我一直认为凡事专注才有成,但是在您的推荐下,我还是买了这本书来读,确实有独到之处……这也说明段总不但选股、选书也有独到惊人之处。再如巴老,曾几何时还记得国人都看不上“比亚迪”,但是远在美国的巴菲特居然看到了,不但看到了还敢于重仓买入……

这里面就有值得思考、学习的东西了!另很多朋友说书不能多读,否则思路更乱…我想读书多和思路乱没有正相关性,思路乱的主因是不会思考…所以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便会对思想有害)。毛主席、李嘉诚、茫格、巴菲特莫不终身勤奋读书……

段永平:我还是认为对于投资关键在悟,看书太多没太大意思,反而浪费时间。(2011-06-30)

问:请教您一个问题,很多人说人要多看书、而且量要大,但是我发现如果有几本好书、反复的看、加深理解,效果更好些,比如你介绍的《基业长青》《从优秀到卓越》,如果坚持的按照书里的正确理念去做,自己会进步得快些扎实些。

段:那看你要干什么。投资需要的书特别少,会投资的一般都不写书。我个人认为好书反复看会容易学到东西。不过,我确实见到有些厉害的人可以看很多书并且看得很快而且能记得都看过啥。

问:这个我稍微有点疑问,巴菲特和芒格都是大量的阅读。不过我也赞成好书反复看。

段:就投资而言,我真没见过几个至少看懂一本书的,多了就更不好了吧?(2012-3-27)

网友:"有心的人自然会回头看,无心的人我讲了也没用。我这里只能帮到很有心的人"很喜欢段师这句话,个人觉得是这个博客的key。开始不知道,过了一年突然明白了原来自己竟是无心之人,回过头细看的感觉就不同了。想起这句老话-----功夫不负有心人。

段:这里“功夫”就是时间的意思。(2013-02-24 02:22)

问:你英语怎么那么流利,你能跟WarenBuffet 直接对话不需要翻译,真佩服你.你的英文是在国内学的还是来美国之后才开始学习的,有什么秘诀分享一下,我英文一塌糊涂.在这边就只能通过Adult School 学习.

段永平:他叫Warren Buffett。我的英语也不好,投资交流凑合吧语言没啥诀窍,关键是你能花多少时间和心思学。别的东西好像也差不多,没啥特别的诀窍。(2010-03-23)

问:您说老巴的东西难学,其实您的东西也难学。类似老巴的东西,简单但难学的东西,您是怎么学的?

段:我花的时间长很多呗。(2020-12)

网友:您的悟性为啥那么高,天生的还是好习惯培育的?

段:悟性好是什么意思不知道,但我发现大多数人是拒绝悟的,所以悟性不好就正常了。(2012-11-19)

网友B:请问“拒绝悟”? 这个“悟”是说思考吗?拒绝思考为什么?拒绝思考事物背后或本质的东西?拒绝思考逻辑和规律的东西?

段:我说得对吧?(2012-11-20 )(一笑:大道幽默,有趣有料!同时也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有没有这个毛病?)

网友:曾经和一位mm 聊天时,她说她认为自己的幽默是天生的,问我的幽默是不是也是天生的?我回答,我不是天生的,我是妈生的。综上所述,也许悟性高应该是妈生的。

段:个人认为悟性实际上是种习惯,思考的习惯,可能确实是从小养成的,但从多小不知道。(2012-11-21)

问:请教大道:您是如何在三十岁时就能悟出这么多的道理来的?就这一条,很多人是一辈子也悟不出来的。

段:过了一辈子和悟了一辈子应该不是一码事?如果真的是一直在悟的话,也许几年就可以了吧?就像投资一样,一辈子悟不出来的多数都是由于自己拒绝去想长远的东西,短期的诱惑实在是太多了。

问:顿悟和渐悟好像也是一个问题

段:哈,渐悟大概就是一直在想突然顿悟了的意思?(2019-1-19)

网友:以前看到你在这里说,有些书你看了后只是验证了自己已经有的理念和观点,有些书您只是看几页而已,而且也不向巴菲特、芒格他们那样是书虫。但是,事实证明,您所拥有的非常厉害的理论武器一样也不差。我在自己看书的过程中还验证了几条,比如您说的:知道错了,赶快改正,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这条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的书里叫做“沉没成本悖论”。还有关于企业文化,我也是通过您说的几句话才真正懂的。前些天,马云在一个读书会上说不一定要读很多书,他似乎也是一个悟性很高的人。哎呀,我等平庸之辈,即使多看书,也需要大师们的指点,段总,你的一些感悟,真的很强大,即使是几句话。谢谢您。

段:关于该看多少书的问题,老巴在这里也讲到了。《一生只需富一次》这本书,其实看完标题就明白了,这书里能写啥呢?以前我看过一本书,叫《聚焦》,里面讲的都是反例。

如果同意他的观点,书就不用看了,如果不同意,看完了大概也未必会明白,只不过会给自己增加一些谈资而已。(2012-11-24)

网友:芒格说自己是有两条腿的书,可见他读书多么用功,段总好像说过多读一些书没有什么好处,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感觉很困惑?

段:如果你觉得困惑的话,你一定要多读书!(2015-01-15)

网友B:芒格背后的意思我猜是终身学习吧。读书是学习的一个的途径,但毕竟每个人学习的方法都一些不同。在这里交流也算是一种学习吧。

段:学习除了看外,最重要的是悟。那么多人读着看图看线的书,如何才能学会投资呢?(2015-01-15)

网友:为学日益,连巴菲特也一直在学习和进化,特别现代社会变化更大;为道日损,可能象段总曾讲过一句话(只记大意了):“如果有一个方法你做得又开心又得利了,那么为什么还要去找其它许多方法呢?”损之又损,以至于聚焦一点。

段:你说得对,为学日益指的是学习把事情做对的能力或技巧,道则指的是对的事情。(2015-01-16)

网友D:感觉你们说的“为道日损”是一个需要挺高悟性或者经历很多之后的事情。是不是必须经过“为学日益”,才能到达“为道日损”的层次,还是有些人也可以通过专注、聚焦可跳过一些阶段,直接到达“为道日损"。你自己的经历是什么?

段永平:先有道然后术才有用哈,不然就是瞎忙。(2015-01-16)

网友:你的学习方法有哪些,能不能举例说下?

段:花大量的时间,做大量的练习,从错误中学习…。学习最重要的是要用心。我感觉问问题的大多数人其实都没看过我都说过什么,虽然大家都说自己是来学习的。其实知道自己不做什么很多时候也很重要哈。(20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