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集团裁员7000余人,传统汽车零部件巨头转型阵痛加剧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智能汽车技术的崛起,正在重塑汽车产业格局。在这场变革中,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成为最先感受到压力的群体之一。德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大陆集团日前宣布,计划在2025年底前裁撤1750个研发岗位和5400个行政岗位,裁员总数超过7000人。作为一家拥有150多年历史的汽车零部件巨头,大陆集团此举引发行业震动,凸显出传统零部件企业在智能化浪潮中面临的巨大挑战。

智能化转型成本高企,零部件巨头连年亏损

大陆集团之所以大规模裁员,根本原因在于其汽车业务部门近年来持续亏损。数据显示,2023年该部门亏损约合人民币2.08亿元,而2021年其自动驾驶和车联网两个分支的亏损分别高达1.3亿欧元和2.5亿欧元。业内人士指出,智能汽车时代的到来,要求传统零部件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软件开发等方面追赶科技公司,这无疑会大幅增加企业的转型成本。以电动化转型为例,相关企业至少要承受3-5年的亏损才有希望实现盈利。面对高昂的转型成本,即便是大陆集团这样的行业巨头也难以承受。

传统零部件企业裁员潮涌,行业洗牌加速

值得注意的是,大陆集团并非个例。自2024年起,包括博世、法国佛瑞亚、采埃孚公司和法雷奥在内的多家零部件企业都计划大幅裁员。博世将裁减1200个软件类工作岗位,法国佛瑞亚宣布未来5年内减少1万个岗位,采埃孚或于未来六年裁掉德国1/4的员工,法雷奥也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150人。业内普遍认为,在燃油车向电动车转型过程中,智能软件将产生巨大利润,这将是未来零部件企业保持高增长的关键。传统零部件企业正在通过"吃草挤奶"、裁员增效等方式,力图在新阶段的竞争中生存下来。但窗口期越来越短,对于实力不济的企业而言,洗牌几乎不可避免。

纵观全局,智能汽车时代正在改写汽车产业的游戏规则。一方面,拥有智能软件技术的企业有望成为零部件行业的主流,传统零部件企业的丰厚利润时代正加速退潮。另一方面,这场变革也为后来者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中国有望借此在智能化时代诞生新的行业巨头。对于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而言,唯有勇于创新、加快转型,方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突围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