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蓝谷四年累计亏损226亿 极狐汽车陷资不抵债困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7喜欢:0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日益火热,各大车企纷纷加大投入,竞争愈发激烈。然而,被誉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股”的北汽蓝谷(600733.SH),却陷入了持续的亏损境地。

近日,北汽蓝谷发布了2023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50%,然而净利润却亏损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9%。这已经是北汽蓝谷连续第四年出现亏损。更令人担忧的是,其扣非净利润亏损额达到了60.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8%。

值得注意的是,北汽蓝谷的持续亏损并非孤例。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不少车企都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然而,北汽蓝谷的亏损情况尤为严重,这与其旗下品牌极狐汽车的经营状况密不可分。

极狐汽车作为北汽蓝谷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近年来却持续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根据年报显示,极狐汽车2023年净利润亏损33.47亿元人民币,公司近两年累计亏损近61亿元。更为严峻的是,2023年末,极狐汽车的总资产达到20.99亿元人民币,而净资产却达到了惊人的-75.2亿元人民币。由此推算,极狐汽车的负债高达96.19亿元人民币,为其总资产的约4.6倍。

面对如此严峻的财务状况,北汽蓝谷的融资活动也愈发频繁。历史上,2021年和2023年,北汽蓝谷分别进行了一次定增,募集资金分别为54.5亿元和60.3亿元,合计达114.8亿元。然而,这些高额的募资也只能让北汽蓝谷“缓口气”,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其亏损的现状。

对于持续的亏损,北汽蓝谷解释称,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公司为提升综合竞争力,在技术研发、品牌渠道建设等核心能力上持续投入,导致短期业绩受到一定影响。同时,公司产品销量仍处于快速提升期,规模效应暂未显现,导致产品成本阶段性偏高。

然而,投资者对于北汽蓝谷的解释似乎并不买账。市场担忧的是,尽管北汽蓝谷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持续的亏损和资不抵债的情况让人对其未来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

此外北汽蓝谷的产能利用率也低下。其旗下的北京新能源、常州新能源以及麦格纳等生产基地的产能利用率普遍不高。尤其是常州新能源的产能利用率在报告期内为0%,这意味着该基地的生产能力完全闲置。为了提高产能利用率,北汽蓝谷甚至不惜出售资产、注销产能。

在这样的背景下,北汽蓝谷的未来充满了挑战。如何扭转亏损局面、提高产能利用率、降低负债水平等问题亟待解决。

全部讨论

北汽蓝谷以技术实力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相信他们会在未来实现更大的突破

极狐的战略和创新真让人期待,每一步都很精彩

05-07 13:20

国产新能源车市场的未来有戏,北汽蓝谷的极狐系列真的很不错

北汽蓝谷虽然面临困境,但他们坚持创新、投入,相信会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05-07 13:09

北汽蓝谷的车子走在科技的最前端,每一次升级都触动人心,期待下一个惊喜

尽管遇到了一些挑战,但北汽蓝谷始终保持着稳健发展的步伐,期待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