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族的宿命——由电装燃油泵、高田气囊、神户制铁造假所想到的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摘要】日本企业近年来遇到的问题,表明时产品问题、管理问题,实质上是民族文化问题,本质时哲学问题。如果日本无法在哲学认知上获得突破,那她只能在其他民族获得突破时,获得短暂的发展机会。

        曾经以高品质、耐用著称的日本公司产品,近年来接连出现问题,当前的日本电装燃油泵、稍早的高田气囊和神户制铁造假等一系列丑闻,不但给消费者和日本相关公司造成严重损失,更使日本产品的世界形象造成严重影响。出现这些问题是有很多原因造成的,但其本质原因是日本民宿的性格造成的。

        日本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日本民族再地域狭窄的列岛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居于世界前列的科技……很多方面值得世界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所有民族学习,尤其是日本的“工匠精神”非常值得中国当前发展阶段学习、宣扬,虽然曾经军国主义给东亚及世界的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

         很多人说日本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翻版或者延申,属于中华文化圈。一定程度上或许可以这么说。但严格意义上说日本民宿文化有别于中华文化,有其独特的个性。在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把日本文明定义为一个独特的、孤独的、独立于中华文明之外的独立的特有文明而存在。由日本的地理环境可知,日本民宿居住在一个狭长的列岛上,而这个列岛由恰好处在地震带上,资源匮乏、地震、海啸频繁,长期以来形成了日本民族的忧患意识、严谨作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把现实世界利用到极致。日本民族可以学中华文明,学儒家、学道家、学佛家,但是它只能学一部分,包一部分学到极致,但有些中华文明精髓,日本永远学不了——例如:“弱者、道之用”、“以迂为直”、“放下”、“退一步海阔天空”……日本能放下、能退一步吗?……不能!放下就掉海里了、退一步掉海里了……这就导致日本民族长期处于精神极度紧张状态、没有幽默感、过于注重思考现实问题而忽略了人类特有的、思考哲学上“形而上”的、本体界的问题,这日本往往在“量”上获得逐步提高,而少有能在“质”获得飞跃。当日本民族在“量”上做到极致,而难以再提高而现实要求他们提高的时候,只能用“造假”来弥补其不足,这里不是说其他民族不造假,而是日本民族“造假的行为”与其一贯“严谨”的作风形成极端鲜明地对比,往往造成比其他民族遇到类似事件更严重、深远的影响。

         从《菊与刀》或者近代日本,尤其是二战时期的战术上看,日本人具有实实在在的“破釜沉舟”精神,而中华文明的“破釜沉舟”只是一个策略,并非真的不顾一切、鱼死网破式的拼死抵挡。日本民族并很难理解“以迂为直”、“以退为进”,只知道进攻能占领很多地方,并没有考虑“占领很多地方后造成的力量分散”……失败后往往“切腹”自杀来谢罪,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负责人的担当,在另一个角度看,不理解“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种中华俗语。残酷的战争结束了,但是现代社会商业竞争却无处不在,日本企业的管理者依然保留了原来的战争风格,企业除问题后,往往都是负责人鞠躬道歉甚至下跪、引咎辞职,当然道歉的态度是需要的,出了问题并不能一走了之,而是想办法解决问题,挽回损失至少减少损失以及事件的影响,但日本民族很少能够做到这一点儿。

         日本的这种民族精神,不仅仅表现在军事、政治、商业上,也表现得生活上和艺术作品上。之所以叫它“民宿精神”,就是因为其在民族存在中无所不在。

         茶虽然发源于中国,在中国人的生活中相当普遍,不管是上层社会还是市井生活、无论是三才杯还是大碗儿,一样的生活、一样的享受……但中国人没有以“道”来称“茶”,虽然中国的“道”无处不在。中国的茶文化顶多用“茶艺”来形容。而日本不同,郑重名其为“茶道”,请精髓总结为四个字——和、敬、空、寂,从这四个字来看,又一次显示了日本民族的极致精神——“寂”是“空”的更进一步。而且日本的“茶道”大多流行于日本上层社会,品茶时有及其繁琐、标准的流程,甚至有把精致的茶具打碎,听其声、观其型这种我所不能理解的“变态极致”的地步。“和与敬”是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空和寂”是受中国禅宗文化的影响,而且日本深受禅宗文化的影响。但是他们无法理解禅宗的至高境界——不是为了“空”才“空”的,“空”是为了“有”,“无之以为用,有之以为利”。如果说“空”是禅宗的至高境界,但石头肯定比人有更高的境界,但是石头即便领悟了空,又能如何?日本民族无法理解“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他们只能停留在“空”这一步,而且“空”发展到极致。二战后,很多西方人意识到禅宗是一种很高的哲学境界,由于当时中西方意识形态问题,导致想参禅的西方人只能到日本学习,但是真正能够顿悟的人却没有,因为除了受文化差异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时候日本民族只学会了禅宗的前半部,更高境界后半部始终无法领悟。在日本的艺术上,依然显现着极致“空”的烙印——日本的园林文化,枯山水。“枯山水”要把山水“做到空,做到枯”的地步,确实能让人领略到那种极致,那种空灵的境界,但是那种“空”了之后的死寂,会有一种迷惘而不知所措、甚至毛骨悚然的感觉。

         由于日本人深受这种民族精神,或者叫民族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工作上技能上表现的就是“工匠精神”。虽然“匠”做出来的东西只能叫产品,其最高境界也就是工艺品,无法达到“质”的飞跃,称其为“艺术品”。在我国的技能于西方、日本有很大差距今天,体长和宣扬日本的工匠精神是需要的,也是必须的,但是当“匠”的极致时,量积累到极致时不能停止于此,要去思考,去寻求“质量”的突破于飞跃,而中华文明的哲学中不缺这种需要“形而上”的、“本体界”的思考,早在老庄时期就开始思考本体界,并获得了相当的成就。而且中国并没有像西方哲学家一样,仅仅停留在思考本体界(柏拉图天天找人辩论),思考本体界时为了“行”不管是孔子的“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还是后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眼高手低的书呆子并不原产于我国。当然,中华民族获得突破的前提,因该时重视发展中国传统文明的同时,重视向西方等其他学习,并向学习佛教一样,达到与中华文明完全融合的程度。

         再回到日本民族,虽然文章题目中有“宿命”二字,那只是为了说明当前的问题。日本民族的忧患意识、严谨与极致的作风在古代、甚至远古时代日本生产力低下、无力抵御自然灾害,长期形成的。但是生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今天,日本民族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了世界绝大多数民族,当然也包括当前的中华民族,可以说完全解决了地理土地狭窄、资源匮乏的问题,也基本可以抵御自然灾害的今天,日本民族应该放下少许严谨,多一些幽默,多一些空闲多思考“形而上”,本体界的问题,在哲学认知上、在民族精神上获得突破,进而再在科技、艺术、生活上寻求突破。否则,只能在这种忧患与严谨中,默默地等待,等待其他民族获得突破以后,日本民族把这种突破再次发展到极致。 @今日话题    $均胜电子(SH600699)$   $丰田汽车(TM)$   $本田汽车(H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