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引战投」战役,浙商银行获太平人寿牵头超30亿入股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懂财帝 (ID:znfinance) | 嘉逸

让人期待已久的浙商银行问题股权处置和「引战投」获得重大进展,央企牵头竞购其股份达6.33%,耗资超过30亿元。

央企的入股,意味着浙商银行问题股权正在加速处理,其治理结构将理顺,公司治理结构将翻开崭新一页,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而长线资金——央企保险资金,并不会轻易投资。而若出手,意味着这家企业具备良好的投资价值。

这也意味着,浙商银行的利空出尽,其基本面更在深入改善。更重要的是,浙商银行作为全国十二家股份行之一,深耕中国最发达的浙江民营经济,其未来成长可期。

对此,广大投资者已经用资金给出了积极的反馈。股权拍卖成功后首个交易日,浙商银行新增超13亿流通股,但A股全天表现平稳,收盘上涨0.61%,这可能也表明了投资者对此次股权转让的认可。

1|央企30亿入股,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

根据浙商银行公告披露,旅行者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为该行原来第三大股东,持有其13.46亿股股份,占其总股份的6.33%。由于该民营股东股份被质押,上述13.46亿股被司法冻结。

「本次股权处置,前后历时一年多,成果来之不易。」浙商银行董事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而最终上述股权,全部由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太平人寿」)牵头竞得,其成交价格为30.06亿元。

最终股权转让成功后,太平人寿将成为浙商银行股东(股份数量有待后续披露),旅行者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将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浙商银行公告称,拍卖标的最终成交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出具的裁定为准。待后续裁定过户手续办理完毕后,该行将进一步披露相关信息。

众所周知,太平人寿是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子公司之一,后者于1929年在上海创立,是我国历史上持续经营最为悠久的民族保险品牌,也是我国唯一一家管理总部在境外的中管金融企业。

太平人寿实力雄厚。根据财报披露,太平人寿2022年度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540亿元,人民币口径下同比增长3.6%。

毫无疑问,太平人寿作为著名险资和中央金融企业,此次牵头投资30余亿元入股浙商银行,对改善浙商银行公司治理和后续资本补充起到了积极作用。

目前浙商银行的股权结构相对同业更加多元,太平人寿作为央企,成为浙商银行新股东,有助于改善其股东分布,使得结构更为合理,甚至能进一步拓展发展思路,朝着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银保合作成为近年热潮,银行作为重要渠道销售保险,对银行保险双方均是巨大促进。险资与银行的业务协同效应,或将进一步推进银保合作及双方业绩增长。

毫无疑问,浙商银行本次问题股权成功拍卖,消除历史遗留股权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改善股权结构,推动该行实现「三个一流」愿景目标,向高质量发展跃上新台阶。

2|浙商银行转折之年,“一流”起航

价值投资一直是保险资金运用的主要方向。

「银行股权在拍卖平台上能不能顺利拍出,业绩、资产质量是关键。」有关专家表示。

具体到浙商银行的股权,由于其各项业绩指标在2022年整体发展向好,其价值预期会较高,因此该行股权拍卖进展顺利。

如今,浙商银行多项经营指标开始呈「正向正行」的发展态势:

其一,资产质量拐点已至。2022年,浙商银行不良贷款率实现了五年来首次下降,近年来逾期率与不良率之间差距逐步缩小,也说明不良被压得更实,“控风险”成为关键词。

其二,聚焦存款成本,净息差有望改善。浙商银行在资产端优势显著。浙江民营经济发达,小微企业数量多、需求高,该行通过科技金融的赋能以及五大板块的协同发展,与一批优质小微企业建立起了长期合作关系。

自该行实施经济周期弱敏感战略以来,重视轻资产服务,弱周期的零售和小微投放力度增大,对公存款获取能力和定价能力显著增强,存款成本不断降低。

其三,浙江区域信贷需求旺盛,增速重回第一位。实际上,早在去年浙商银行存款和信贷规模、同比增速等均回到全国性股份行前列。

今年来,浙江经济率先修复,该行在2021年完成非标压降后,信贷规模恢复增长,信贷增速和生息资产增速回到股份行第一位。

浙商银行拥有全国最好的民营经济沃土,拥有稀缺的全国性股份银行牌照。

如今,浙商银行迎来了央企重要股东,股东分布更为合理,于变局中开新局,历经转折年,再上新台阶。

说明:数据源于公开披露,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END—

「懂财帝」投稿、约访、合作,请回复微信公众号后台,或联系邮箱:2792339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