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波动加大,涨多跌少体现价值取向新变化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年初至今表现最佳的是香港恒生指数,其中台湾指数也不错,科创50累计是下跌的,其中沪深300很稳定,创业板波动最大,截至目前累计上涨5.81%,春节后创业板已经累计下跌9%和深证指数接近,上证指数走势稳定,不如中小板指数,也不如A50指数。

创业板波动加大,和估值直接相关,也和过去的持续上涨较大有关,明显存在一些泡沫,但却不是很明显的情况下,杀跌特别是持续高估,业绩增长无法确立,难以看到真正高速增长的企业压力很大,调整也更多,中小白酒股跌停,其实也反映了既定估值,让一个上万亿市值的企业每年保持30%的上涨,不切实际,也不符合经济规律,虽然该行业商业模式很好,挣钱能力很强,但过高的价格难以长期获得好的回报,导致基金出现分化,调仓换股平衡组合成为首选。

目前市场存在两种机会,一个是低估值高分红的个股稳定反弹行情,另外就是未来增长将可能超预期,得到真正资本支持的公司,并前期涨势不是很大。还有就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这个目前看受益于全球流动性刺激,能持续多长时间有待观察,趋势存在惯性,把握起来不容易,作为一般投资者,不建议随意追涨大宗商品,有色个股。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会导致下游利润减少,并增加社会成本,最终导致需求下降,或迎来新的产量,这些都会平滑掉过度上涨的趋势,真正兑现的时候也就是见顶时,一般资源企业,如果长期增长空间没有,处在萎缩之中,周期变化通常是价格回归到账面价值附近,远离账面价值过多,将会存在回报率下降和调整压力风险,不适合真正的投资需求。

白酒杀跌是估值高,有些公司下跌可能是因为有色涨价导致的预期利润下降形成的调整,比如家用电器,铜,白银,钢铁涨价,都会导致它们的利润率下降,经营成本上升。这些也是要注意的短期现象。不过在周期变化中,将有利于出现一些利空累计过大,造成股价偏低的情况,这样高分红的企业会出现长期投资价值。医药行业也分化了,近期创新药调整,重点也是估值高,而原料药,仿制药企业反而因为低估值而逆势上涨,年后发生这样的事情,本质还是基金选择的变化,过去一年不断高举高打也是为了做好业绩,现在找便宜货也是为了拉升业绩空间。

2021年选择防守还是进攻,其实我们看看创业板的表现就应该清楚,进攻在当前阶段并不划算,深证指数已经高估,上证指数具有估值优势,科创板之所以下跌,在于新股高价发行,未来不确定性较多,这种状态很难持续,未来可能调整会非常大。我们不能过度迷信热点股,特别是一些概念性的,即使是真正的好公司,也是有价格限制,通常热点股,都会持续形成一种逻辑炒作,让人陷入其中,保持理性非常有必要。

 $中国平安(SH601318)$    $恒安国际(01044)$    $白云机场(SH6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