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远海控在中国集装箱远洋海运行业的唯一性,稀缺性和垄断性地位!从交通部水运系统的历史说起。

发布于: 雪球转发:156回复:384喜欢:128

以下议论涉及交通部系统水运海运行业的历史和业务归属,所有议论仅凭我的记忆和印象,有不准确和错误的地方请各位球友指正和补充。

一,中远海控已不是早先的中国远洋了,从业务范围和归属都不一样,现在的中远海控是中国集装箱远洋海运的独家巨头!

中远海控在中国集装箱远洋海运行业的唯一性,稀缺性和垄断性地位,在中国股市上甚至在中国经济各行业中,都是独一无二的。你打开行业板块看看,哪个行业没有很多上市企业啊?银行保险证券房地产行业咱就不说了,面板行业还有京东方TCL科技双寡头呢,家电行业有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等,就说中国造白酒的上市公司,除了有著名的贵州茅台,还有五粮液山西汾酒泸州老窖洋河股份古井贡酒等待,等待,而没上市的白酒企业那就更多了。可是,在中国,搞远洋远海集装箱运输的企业就只有中远海控独一家,没上市的远洋集装箱海运企业现在不存在,今后也不会有。所谓中国作为外贸大国要把集装箱海运事业做大做强,所指就是把中远海控做大做强,因为中国没有第二家!

以前股市里有一个叫中国远洋的股票,那是以前的中国远洋总公司旗下的上市企业,其业务范围不光有集装箱运输,还包括干散货运以及油运等各种远洋海运业务。但中国远洋和现在的中远海控并不完全一样,首先是业务范围不一样,现在的中远海控是重组后的独一家中国集装箱远洋海运企业;第二是归属不同,以前是在中国远洋总公司旗下,现在是在重组合并后的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总公司的旗下。中国远洋海运旗下的所有上市公司业务都经过了专业化合并重组,除了有专门搞集装箱海运的中远海控,还有专搞船舶租赁和海运金融业务以及集装箱制造的中远海发,专搞油运的中远海能,专搞特种运输的中远海特,还有中远海科。。。等等。所以,此中远海控和以前的中国远洋并不是一个业务范围和一家企业,很多事情没有可比性。

以前交通部下属涉及水运海运的巨型企业众多,现略举早年交通部旗下基本是平级的企业:中国远洋总公司(因改革开放后涉外运输多而坐大),天津海运局,上海海运局,广州海运局,长江航运(管理)局,在这五大巨头之外,还有地位略低一点的天津航道局,上海航道局,广州航道局,长江航道局的四大航道局(中国在南海大规模造岛活动就是由航道局的挖泥船去搞的),以及专门搞港口等施工业务的四大航务工程局。现在的中国远洋和几大海运局已经重组成了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各航道局的部分挖泥船等施工力量以及航务工程局的港口桩工设施能力的一部分被重组进了中国交建集团。至于长江系统的长江航运(管理)局长和江航道局或还有个航务工程局是不是自己重组或单列,这些情况我不是太清楚。总之,与这些年央企大规模重组合并,数量大幅减少一样,交通部旗下以前众多的水运航运大企业同业合并重组的力度也是非常大滴。

二,中国的船员队伍和船员培训能力极其强大

最后,再谈一点中国船员和船员培训能力的情况。最近占世界船员数量很多的印度籍船员感染新冠的情况被炒的沸沸扬扬。我要指出,在中国自己拥有的大型船舶上,一般是很少雇佣外国船员的,因为中国本身就是人力资源大国,拥有强大的船员培训能力,另外,中国的大船都是设有党支部的,早年有的大船上还设过专职的政委编制,中国这种特殊内部管理模式一般是不太与老外的船员管理模式兼容滴。

中国从来都是人力资源大国,中国的自有船队根本就不可能也不需要招聘印度船员(除非是从国外租的船,因属国外管理模式,不排除会有印度籍船员)。以前中国能培养海员的大学和大中专院校和技校有一大堆,其中光是老牌的中国正规大学就有一大把,比如大连海运学院(后来叫大连海事大学),还有以前的上海海运学院(现在叫啥不知道了),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后来合并到武汉理工大学了),河海大学等等,另外,以前在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等都设有专门的船舶轮机和船舶电气专业。

中国除了以前那些老牌的正规高校有很多是专门培养船员的,以及有些老牌的工科大学都设有培养甲板以下轮机部和电气部船员的专业外,以前在中国的几大海运局和远洋总公司(现在已经重组了)如:上海海运局,天津海运局,广州海运局,长江航运局以及中国远洋总公司,还有交通部以前的四大航务工程局,四大航道局之下,以前这些大单位全都开设有自己的专门培养海员和各种船员的大中专以及技校,有的大局拥有的院校还不止一所。中国绝对是船员培养大国,只是不像印度那样在国际上到处输出船员而已。

中远海控要是想在国内招聘船员自用,那是富富有余滴。:所以,印度船员因染新冠而造成国外船员队伍紧张和轮换的问题,其实是利好中远海控的事件。毕竟国外竞争者的船队和船员因新冠感染而紧张而受干扰,难道不是有利于我们中国对新冠控制很有效的船队和船员吗?!

本人对股价没有预测能力,此论只是提供一些基本面情况,不构成投资建议,对其它人没有任何建议。

附录:A股是资金博弈场也是价值投资地!中远海控股价暴跌不改从业绩看海控仍可能是今年全村最靓仔的事实!网页链接

$中远海控(SH601919)$

全部讨论

2021-05-22 16:12

在它挂帽ST的时候,有谁能看到它有今天?大智!千里马常有,伯乐不曾有。

2021-05-22 15:40

2021-05-22 14:56

中远海 真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蓦然回首那船却在灯火阑珊处。买了点船票,想看看它的变与不变。

2021-05-22 14:47

上海海运学院现在叫上海海事大学,在上海临港新区

这篇文章关于海员部分的描述有点外行了。
航运物流跟船员就业完全是两回事儿。航运业如果算个普通行业的话(只今年因为盈利预期较高,形象稍微高大了一点),那海员行业不客气的说完全就是下九流行业,内河船员就还不如下九流…海员从来不存在个什么人才储备问题,培训期短、技术难度门槛低。现在短期的大专、成人大专海员培训遍地。人是一抓一大把。这玩意升职加薪也不看学历,从天津理工的航海技术系毕业十多年了,全年级毕业后一天船都不选择上的有一半。全班 50 个人不到,现在还坚持上船的可能还不到 4 个。
博主说的那种国企船配政委党支部的那种或许还存在,只是越来越少了。政委完全是个闲人,搁二十年前,政委可能唯一的任务就是枪支管理、后勤算账、发工资。现在 COSCO 也不配枪了,很多船连保险柜都没有了,连招待费和大台都是地面来直管,工资多数人不选择拿现金。
其实主要观察一下就可一窥海员行业的特殊性,来自发达国家的船员极少。美籍德籍的船长到是见过几个,日本籍的船员,无论中高低层我是一个也没接触过。韩国籍船员很少跑混派,就在他们国内线跑一跑。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海员的待遇对他们毫无吸引力。目前对中国人的吸引力也是不断下降。最近两年箱子船工资是渐长,三副月薪大概 2 万起(我毕业那年才 1 万),但比起付出来算,吸引力依然是不断下降的。
中远海控哪怕具有了中国集运行业的垄断性,它为了不断提升的盈利目的也断然需要船员混派,而不是全派中国船员。海员本身就不是什么战略资源。世界海员大军的主要供应人群是菲律宾,行内称他们菲仔。我接触的菲仔除了同性恋比例比较惊人外,其他都挺好的。另外可能比较意外的是,中国人在海员这个行业里,名声并不好,真的远比菲仔要差。一方面是由于技术门槛过低的缘故,中国海员里有不少是渔船改行的,三教九流什么都有,素质的在线的人很少会持续吃这碗饭,因为陆地上有更好的选择。另一方面,就是中国海员英语普遍差。菲仔好歹是英语母语国家。比如我毕业实习的第二条船是中海土星号,也是将近 2 万 teu 的超大型。船长是乌克兰人,大副和大管都是罗马尼亚的,剩下的一半是菲仔。

2021-05-22 22:55

人民群众脑子一热就死命的吹,这是不好的现象

2021-05-22 22:51

就怕一致性,现在雪球到处可见,对中远海控的赞美,这样的感觉隐藏着危险

2021-05-22 20:32

都是干货

2021-05-22 13:00

学习了

2022-05-01 17:45

不知不觉都快一年了,现在价值竟然比去年还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