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耀周评】重视“大变局”下的周期资源品投资机会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5

引言

对于大多数成长风格的投资人来说,24年的A股都是“地狱难度”。除了AI算力相关的少数标的,大部分成长股都未能有良好表现。但在市场的另一侧,被长期忽视的周期股却走出了轰轰烈烈的行情。2024年至今,涨幅在30%以上、市值在500亿以上的标的共有31个,其中成长大类的标的只有10个,剩余的21个标的都属于周期大类(其中8个标的属于有色金属板块)。

进入4月之后,市场终于发现了有色这一代表性周期板块,但对于电力、物流、机械等其他板块仍然关注不多。我们认为周期方向短期可能超涨,但如果将周期股放在全球政治经济“大变局”的格局下去看,仍然存在很强的长逻辑和投资价值,值得长期关注。本文将以物流中的油运为例,简单总结周期的逻辑,并阐述和“大变局”的内在联系。

石油运输:供给侧弱预期,需求侧强现实,以及地缘政治期权

石油主要采用海洋航运的方式进行运输,专业运输石油的船只叫做油轮。油轮的造价很高(往往以“亿美元”作为单位),所以一般掌握在各国的大型航运企业手中,但由于耗费财力极大,行业集中度也不高。中国的上市公司中远海能招商轮船,是全球油运市占率最高的两个公司。当前的油运市场,正处于供给侧弱预期,需求侧强现实,以及地缘政治期权三者叠加的特殊时期,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由于全球经济体都在追求碳达峰、碳中和,石油作为碳排放较多的“旧能源”,面临着悲观的前景。相应的,运输石油的油运船东们普遍预计,2030年(根据欧盟、美国和中国等国的碳达峰规划推算)前后全球对于石油运输的需求将达到最高点,并随即开始走下坡路。在这种悲观的预期下,即使油运的运价已经有所上涨,船东仍然不愿意造新的船只——就算现在能赚钱,但好日子就五六年了,船只生命周期的后20年亏钱怎么办?而另一侧,2030年以前的石油需求仍然按照预期在缓慢增长,甚至还因为地缘政治因素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两者叠加,就出现了5年左右的供需错配下的上行周期。

除了上述核心逻辑之外,油运还存在多个小逻辑的叠加。按照供需两侧,可以总结如下:

一、供给

①在手新船订单释放近尾声,对应中期供给增速极低水平。2023Q4起,大型油轮VLCC新增供给将极为有限,对应2023-2026年供给复合增速约0.9%。即使考虑26-27年新可用船台全部建造VLCC,VLCC中期供给复合增速仍只有1.2%左右。

②增量新船订单受“造不起+没地方造+不知道造什么船”三大核心约束。当前运价水平难以支撑中长期VLCC船舶资产投资的预算要求,满足不了大多数理性船东的IRR要求。同时目前船坞紧缺,若排队造船,交期至少要排到2027年以后。最后,油轮的清洁化转型还没有公认的技术路径,一旦新船技术路径走错,后续成本劣势将非常大。

③存量供给受环保规定影响面临有效运力缩减。欧美对于油轮的碳排放有严格的管制规定,EEXI、CII、EUETS等碳排放规定将在2023年起陆续实施,将逐步影响油轮航速与有效运力。

二、需求

①短期需求端:中国原油库存已明显下降、有望迎来采购回升/被动补库。中国作为世界主要原油进口国,24Q1的库存已降至9.2亿桶,处于近两年低位且低于五年均值,补库需求随时可能启动。

②中期需求端:原油供需增量的区域错配将利好VLCC吨海里需求。未来5年,原油需求的主要增量在亚太地区,而供给的主要增量在美洲。比起传统的中东-亚太线路,美洲-亚太线路的距离显著更长,将显著增加对于运力的需求。

三、地缘政治期权:突发事件将导致全球油运系统的效率下降,进一步提高需求(或者降低供给)。

①巴以冲突中胡塞武装进一步扩大袭击船只的范围

②欧美对于俄罗斯、伊朗等国制裁的加强,带来油运市场非效率因素增加

③伊朗与以色列冲突中可能封锁波斯湾

④沙特可能减产声援巴勒斯坦、造成中东供给加速向美洲供给切换,增加运距

上述四个潜在的地缘政治事件都会降低全球油运的效率、从而抬升运价,使得油运周期进一步带有地缘政治期权色彩。

总而言之,本轮油运周期同时存在供给侧弱预期,需求侧强现实,以及地缘政治期权三者的正向作用,很可能进入一轮3-5年较大级别的上行周期。

寻找共性:黄金、铜、面板、造船

实际上,油运周期并不是个例。上文中提到的供给侧弱预期、需求侧强现实、地缘政治期权这三个要素,在非常多的周期资源品/类周期资源品中都存在,导致了各类商品价格的集体暴动。

最近黄金的暴涨已经无法用传统的分析框架解释,但可以肯定的是,暴涨与地缘政治期权有着很大的关系。3月以来,强非农、超预期的CPI都无法阻止黄金的价格走高,这充分说明了美国实际利率不再是黄金的主要定价因子;而黄金下游的工业需求占比不到10%,因此其工业供需关系一直以来都不是主要定价因子。排除这两者,能够解释黄金暴涨的只有地缘政治和去美元化(这本质也是一种地缘政治期权,即预期美国可能出现衰落或者动荡)这个定价因子。

面板、造船这两个周期行业则能很好的体现供给侧弱预期、需求侧强现实这两个要素。全球造船业在2008年的产能扩张高峰期之后,景气度不断下行,全球龙头中国船舶在2010到2021年间没有1年ROE超过5%、且合计净亏损。这种长期的悲观现实给产业供给侧形成了极端的弱预期,供给侧去产能一直持续至今。另一方面,疫情和俄乌冲突让集运船船东爆赚一笔,随后的集装箱船更新换代需求形成了需求侧的强现实,现在造船厂的订单直接排到了3年后(在手订单能覆盖3年的产能)。

面板行业也类似,近10年的产能扩张只给行业带来了价值毁灭,全球龙头之一的京东方在2010到2020年间没有任何一年ROE超过10%,同期对外融资(股权+债券+借款)累计超2000亿,而净利润累计不到200亿,这种投资回报率根本无法说服利益相关方加大供给侧产能投资。供给端低预期形成后产能增速逐年缩减、供给集中度进一步增加,而需求端每年仍然有小个位数的增幅(来自于电视尺寸的增长和更新换代需求),供给侧弱预期+需求侧强现实的故事再度上演。当然,面板行业由于供给集中度很高,控产控价的能力强,未来可能从周期品向消费品转化,这是面板特有的非周期逻辑。

最后还有铜,同时集供给侧弱预期、需求侧强现实、地缘政治期权三大因素于一体。一方面,铜价在2011年之后走出了10年以上的长期下行趋势,因此2013年之后铜矿企业基本不再有大额的资本开支;而需求侧,铜矿紧跟全球的电力系统发展,新能源让铜矿的需求在近年出现了稳定强劲的增长。最后,地缘政治期权的因素也通过“铜金比”反映在了近期的铜价暴涨上,成为了重要定价因素。

总结:“大变局”下周期品投资机会值得重视

供给侧弱预期、需求侧强现实、地缘政治期权这三个因素,背后的根源都是国际政治经济的“大变局”:中国经济增长降速但总量迅速增长,对于经济仍有韧性的美国产生挑战,引发的世界格局变化。

中国在过去的20年代表了全球的“供给端”,无论是油运、铜、面板、造船,中国要么直接参与了Capex投资,要么作为最大的下游需求方直接拉动了上游的Capex。如果不考虑投产周期,可以说资源品的供给端就是中国经济景气度的反映(如果考虑投产周期,则资源品的供给端是中国经济景气度的滞后反映)。而全球的“需求端”,除了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外还要核心考虑美国。

在上一轮中国经济的爆发期(2000-2010年左右)前后,中国经济增速领跑全球,这使得供给端产能扩张远远快于需求端的增长,过剩产能无法消化,因此大部分资源品都在随后陷入了长周期的熊市。在2020年以后,由于中国经济的进一步降速,供给端进一步收缩,供给方的“弱预期”进一步加强。而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需求端,在2020年以来展现了惊人的经济韧性,需求端出现了“强现实”。两者一叠加,就出现了供需错配的周期品投资机会。油运、铜、面板、造船,都符合这种2005-2015年(因为投产周期的存在,与中国经济爆发期相比有滞后)前后投产高峰、随后价格走低持续近10年、最近才出现供需错配价格抬升的范式。

除此之外,“大变局”下中美的角力态势,也让地缘政治因素从“场外因素”变成了影响越来越多商品价格的重要定价因子,地缘政治中包含的不确定性和“重安全轻效率”,为大部分商品增添了价格向上驱动力

“大变局”平等的对各行各业施加长期的影响。落实到投资上,我们会重视其对于周期行业“批量”产生的长期投资机会,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甄别后,在合适的时间进行配置。

(完)

近期原创链接:

磐耀周评】再论面板行业投资机会

磐耀周评】关注NASH行业需求0到1的爆发式增长机会什么是NASH

磐耀周评】KIMI助力国产AGI进入加速期

磐耀周评】关注医药大单品:低浓度阿托品带来的投资机会

磐耀周评】利好不断,市场开门红行情可期

磐耀周评】探寻“银发经济”的逻辑和机遇

磐耀周评】磐耀周评:关注人口老龄化疾病阿尔兹海默症的潜在投资机会

磐耀周评】低空经济:eVTOL带来的交通革命

磐耀周评】供给格局优化,面板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上涨周期

磐耀周评】浅谈创新药研发的基本流程

磐耀周评】生猪产能去化有望加速

磐耀周评】AI大语言模型公司简析:竞争格局、盈利模式与估值

磐耀周评】医疗反腐不必恐慌,底部孕育大机会

磐耀周评】A股历史上的政策底与市场底,以及当下的市场展望

磐耀周评】政策底向市场底过渡 积极储备未来成长方向

磐耀周评】存量之下,人工智能增量方向变得更加珍贵

磐耀周评】关注存储器板块投资机会

磐耀周评】关注特纸板块盈利修复

磐耀周评】医药底部寻金系列——一次性手套

磐耀周评】分歧之下人工智能行情将何去何从

磐耀周评】市场即将迎来新一轮布局机会

磐耀周评】关注IOT方向的布局机会

备注:

如果您觉得本公众号内容对您有所启发

欢迎转发或转载

您的支持是我们工作最大的动力!

上海磐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4日,于2015年3月成为中国基金业协会认定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公司总部位于中国上海,发行基金产品数量超过百只,是一家以股票多头为主的私募基金公司。凭借优秀的长期业绩表现,公司曾连续荣获中国证券报金牛奖、证券时报金长江奖、上海证券报金阳光奖、基金报英华奖以及多家机构的评选奖项。

全部讨论

04-14 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