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类基金,我为什么更喜欢指数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随着近两年我们大A的惨淡表现,可以说,让许多投资股票基金的小伙伴们备感煎熬。然而,现实却又总是祸不单行,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2023年以来,诸如蔡嵩松、葛兰等一些知名的大牌明星基金经理,更是在自身业绩表现出“一泻千里”之后,开启了离职或者卸任产品的模式。

如此一来,让本就心寒的基民们纷纷开始质疑起基金经理的专业性和诚信度,认为这些“离开的”基金经理,是在早先吃完2019年到2021年的一波红利之后,赚完钱就跑,没有一点儿的责任与担当。曾经基民心目中的“小甜甜”,如今已经连“牛夫人”都配不上了。更有甚者,甚至破口大骂,说基金经理就是“骗子”,基金本身就是一场骗局。毕竟,在许多人心目中,一提到基金,往往最先想到的就是主动管理型的股票基金。

这种现象的发生,也引起了自己对基金投资的一些思考。不可否认,对于主动管理型的股票基金而言,应该说,基金经理的主观操作对基金业绩的影响是直接的。而我们在投资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的时候,许多分析指标也都是围绕着基金经理展开的,比如: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风险控制能力、投资风格甚至是人格认知,等等。而一旦我们所投资的基金出现了变换基金经理的情况,也就意味着,之前我们所做的大部分调研工作很可能也就作废了。

当然,如果新任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和风格与上一任都相近的话,或许还好一些。可往往现实中,很多时候并非如此。这也就让我们对手中持有的这类基金的未来,充满着极度的不安全感。想抛掉吧?在当下这样一个市场行情,持有的基金本来就已经出现了很大的浮亏,直接割掉还真有点儿舍不得,总觉着未来仍有可能涨回来。想继续留着吧?新任基金经理在日后的表现能否让人满意,还是个未知数。从而也就让我们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其实,只要我们稍微静下心来,换个角度去思考,就会很容易想到:既然对于主动管理型的股票基金而言,基金经理的变动会让自己产生如此大的困扰,那为什么不去选择一种受基金经理影响较小的基金呢?说到这里,答案自然也就呼之欲出了,这就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指数型基金。

我们知道,当交易所或者指数公司发布一只指数时,也会相应地公开该指数所对应的选股规则。而基金公司只需要按照这套规则去买入完全一样的一篮子股票,就会获得与这只指数相同的收益水平。简单来说,也就是指数基金具有完全被动的特点。而正是由于这种被动性,使得指数基金基本上不会对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有任何依赖。因此,对于指数基金而言,无论是否更换基金经理,都不会对这只基金的表现产生实质性影响。

实际上,指数基金除了能够避免由于基金经理变动所造成的影响外,还可以消除基金规模对业绩的影响。众所周知,对于一只基金来说,当它的业绩在一段时间内表现得较为耀眼时,必然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从而就会吸引到更多的钱流入这只基金中,进而也就使得这只基金的规模大幅攀升。对于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而言,随着其规模的增加,自然也就提升了基金经理的管理难度,比如,调仓换股的灵活性。除此之外,基金规模在短期内的快速增长,还会对其近期收益起到一定程度的稀释作用。而对于指数基金来说,基金规模的增加,不仅不会对其业绩起到负面影响,反而还会因为有更多的资金去配置到各只成分股当中,使得它平均到每份单位净值中的基础成本费用得到降低。

此外,出于排名机制、业绩分成等原因,使得很多基金经理在意的并不是投资者的中长期收益,而是近期的年底的排名。为了在短时间内快速将业绩提升,达到吸引基民眼球的目的,许多基金经理便纷纷抱团。当出现抱团之后,虽然基金的短期业绩可能会很好看,但当潮水退去之后,“裸泳”的迹象也就展露无遗。

从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的整体历史业绩来看,能够做到业绩长期超过同类平均的基金就已经非常少了。下图为某基金工具网站筛选出的,今年以来,以及近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和十年,业绩回报均超过同类平均的大盘成长风格的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列表。从图中很明显看出,仅仅有5只基金长期跑赢了同类平均业绩。并且这还仅仅是跑赢“同类平均”,并非是长期排在前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其业绩都是会出现较大的波动的。换句话说,从长远角度看,历史业绩显著优于市场平均收益的明星基金最终都将走下神坛,趋同于市场的平均值,甚至还跑不赢市场。

守好自己的能力圈。毕竟,相对于短期大起大落的有剧烈波动性的投资来说,我们更应该看重的是长期获得稳定的可持续性的收益。

对于上面所展示的一接下来,我们再说回到指数基金,正所谓“流水的公司,铁打的指数”,公司可能会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但指数却不会。因为指数会通过定期调整成分股,从而持续引入优秀的新公司,剔除表现不好的老公司。进而也就保证了入选的基本都是较为优秀的股票代表。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纵横华尔街80多年的“股神”巴菲特,对指数基金如此偏爱。巴老爷子就曾多次公开向普通投资者推荐指数基金,而他自己也同样立下遗嘱,表明在自己过世之后,名下90%的现金都将会让托管人购买指数基金。

这里,自己还要澄清一点,那就是相对于主动管理型基金而言,个人只是更加喜欢被动型的指数投资而已,并非对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存在任何偏见。当自己觉得有好的投资机会的时候,还是会拿出少部分资金去配置一定比例的主动管理型基金的。当然,也仅仅是低较的比例而已。

同时,自己也并不否认,对于极少数选基能力出众的朋友,在投资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的过程中,仍存在长期获得较高收益的可能性。只是对属于绝大多数的普通投资者而言,我个人觉得还是更应该首先守好自己的能力圈。毕竟,相对于短期大起大落的有剧烈波动性的投资来说,我们更应该看重的是长期获得稳定的可持续性的收益。

对于上面所展示的查询和筛选基金的工具网站,考虑到怕被指有推荐广告的嫌疑,因此也就不在文章中指明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通过评论区或者私信留言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