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以沪深300为例,演示如何选一只指数基金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与主动管理型基金重在“主动管理”不同,指数基金是一种跟踪指数的工具,重在“工具”,因此其评价标准也和主动管理型基金不同,其评价的标准是,是否是对指数复制能力最强的基金,是否最好的跟踪了指数。

       各类研究对于指数基金的评价方法很多,概括来说,大多数的分析框架是从基金费率、跟踪误差、冲击成本和风险调整后收益四个维度进行评价。尤其是一些即时评价指标,比如IOPV(基金份额参考净值),溢价率等,还可以用于量化策略投资。我们研究组也曾经建立过一个五大维度十大指标,且每个指标配上分段/分类计算方法的指数基金评价体系,看起来全面又美观,很是高端专业。但真的需要如此么,回到一开始的“奥卡姆剃刀原则”,大道从简,我们重新进行了梳理:

       就投资期限而言,投资者无非分两类,长期(假定长期是指一年以上,短期反之)或者短期。那么,可以站在长短期的视角上,分别进行选择:

一、短期投资指数基金的选择

      如果是短期,那其实就是做波段,做趋势,收益主要来自投资者对市场短期波动的把握,这时选一只最能反映指数涨跌变化,即跟踪误差最小的指数基金即可。

      ETF特殊的申赎机制(以一揽子股票申赎)使得它是指数基金中跟踪误差最小的类别,而且ETF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卖,相比较于场外基金一入一出合计约2%左右的申购赎回费,ETF只需万分之几的佣金费用,交易成本也低。风险因素则只需只需考虑流动性,流动性较差的ETF容易在极端行情中出现价格失真。简而言之,选一只流动性好,跟踪误差最小的沪深300ETF即可。据此方法,根据wind数据,选取结果是嘉实沪深300,如下表中标黄列,其余三只基金可作为参照对比。您可能会问,其他三只不行么,其实也是可以的,就短期而言,相比较于指数每日的波动,0.01%的跟踪误差差别对收益率影响着实有限,而且这四只ETF是目前市场上流动性最好的四只。

       划重点,对于短期(一年之内)持有指数基金而言,选择跟踪误差最小且交易活跃的沪深300ETF二级市场直接买卖即可。

二、长期投资指数基金的选择

       如果是做长期投资或者定投,这时候投资的主要收益来源就是时间和指数所覆盖公司的成长收益。这时候对于指数基金来讲,最重要的选择标准是:成本!

       在目前跟踪误差都普遍较小的情况下,从长期来讲,对于指数收益侵蚀最大的就是年复一年的运营成本,简单算一下,假如现在有100万,未来十年的年均收益率是10%,那么,在复利强大的力量下,10年后这100万就是259万,净赚159万;但如果这十年里每年都交2%的管理费,那10年后100万就只有212万,也就是10年里近30%的净利润都是给了基金公司。

      现在列举下指数基金的成本都有哪些:管理费、托管费、申购费(指数基金绝大多数赎回费率为0)、指数许可使用费率和佣金。其中前两者是主要成本来源。

      我们将跟踪沪深300的70只(剔除了规模小于1亿元的基金)指数基金按照跟踪误差排序,从中选择综合费率(管理费+托管费)最低的,综合来看,在跟踪误差最小的15只指数基金中,易方达沪深300综合费率最低,如下表标黄列。

       同时,在这张表里,ETF的费率优势再次得到体现,因为其申赎都是一揽子股票,运行过程中主动进行股票买卖的机会很少,因此佣金成本非常低。

       划重点,对于长期(假定一年以上)或定投指数基金的投资者来说,基金综合费率是选择指数基金的最关键因素,选费率最低的。

      以上,我们以沪深300为例,演示了如何选择一只宽基指数基金,一般来讲,指数基金的费率是固定的,如果有变化也是下调居多且必然会发公告。因此投资者选择之后安心投资该只基金即可,不必反复筛选,更换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