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呆会 周末絮语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0喜欢:1
做好一个项目、征服一个企业容易,面对一个产业去整合,难度和跨度提高了很多。中国的投行从整体上讲还太年轻。

真正的投行家应该在内心离开传统投行。当代表当事人而非中介去谈并购谈投资谈IPO时,会更深刻地对过去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反刍,跨层面碰撞很有必要。投行人很多时候不能只站在中介的角度。对交易、经营、管理本身的理解才是根本,再回归中介做合规。身份可能是中介,但头脑可以不是。犹如卖出知识,卖字典、课件,和做导师,那不是一码事。

在做IPO项目时,首先要紧抓实际控制人不放,先要用正确理念对其引导,先和老板讨论方向、战略,为他把产业方向和目标规划好,而其他工作包括规范可以慢慢来。这样失败或中途而废的概率小些。虽然IPO规范性要求这套东西,无论企业上市不上,或多或少都有些用处。但不先学习、理解经营、管理和交易本身,上来就以规范去要求,肯定是不行的。当企业接受正确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之后,规范工作很容易,那时不用我们推,反倒要替他们减速。企业家的资源是很丰富的,但平时很少有人帮他们疏理,有些江湖忽悠又太不专业。

一些投行在学习研究资产管理相关业务知识,因为这方面投行相对弱些,也因为一些投行现在在大力做区域,这和做行业不一样,需要把能利用的各种手段都利用起来,形成一个服务链条。

方向感也很重要。任何一个方向都面临许多挑战,方向对了,走得慢点也没啥,只要是正向积累都是有价值的。但要坚持,路上会有很多诱惑和阻力。方向+坚持,坚持就有积累,然后增加成就感,然后更坚信。找准一个方向深耕,坚持十年,不易得很,一个人不易,一群人更不易。一群人有带队的偶像,可能好点,否则很快就掉钱眼里了。偶像也需要被鼓励被捧,否则钱眼里的下属可能把他也拉进钱眼。偶像不认钱有理想很重要,不一心向钱看才能不缺钱。

当一个圈子的大多数人在成长背景、知识结构和执业理念上太接近时,虽然有共同语言便于交流,但不一定是好事。大投行产业圈的相互交融与碰撞,对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益的。目前@荣呆会 里更多是本土券商系的投行圈,要有外资行或华兴等特色投行的朋友进来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