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零售商莎莎国际陷入生存危机 大幅裁员降薪关店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0

日前,对于市传莎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莎莎国际”,证券代码:00178)员工减薪及裁员消息,莎莎国际发言人表示,集团正采取各项措施,全方位节省开支,原因是目前莎莎与香港零售同业一样,正受到不利的市场环境影响。集团希望能与员工同舟共济,正积极采取措施,为按佣金制度受薪的前线员工争取合理收入。


莎莎已因应业务需求,调整各部门及前线员工部署。前线员工于2至4月期间,采用分更制形式,减少值班员工数目。同时,集团也在整讨全体员工编制,预计精简架构时员工流失占香港整体前线及后勤员工不多于3%。

此外,集团也会考虑在3月至5月份进行短期减薪,其中高级管理层的减幅约40%,其余基层员工减幅10%至15%。较早前集团全体执行董事由2月起减薪75%,时长三个月,集团希望经过一系列精简架构措施,能够在短期内节省约30%成本。据悉,集团也会继续与业主商讨减租事宜。

此前,有媒体报道,香港零售市道转差,莎莎国际后勤员工称,共有300至400名员工的后勤部门裁员人数达五至六成,最低级员工需减薪约两成、经理级减约两成和放两天无薪假,管理层以上级减薪最多六成和两天无薪假,为期三个月。前线员工方面,就要放12天至18天无薪假,大大影响其福利。而且莎莎国际已经先向企业传讯部和法律部开刀,仅香港莎莎网(sasa.com)已裁员三分之二。

2月6日,莎莎国际发布2020年新春期间香港及澳门特区未经审核的最新销售数据。公告显示,2020年1月25日至1月31日,莎莎国际在香港及澳门特区零售销售表现逊色,较去年下跌76.9%;同店销售较去年下跌75.5%。

其中,香港特区零售销售较去年急降77.9%。莎莎国际解释称,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内地访港旅客数量跌幅再度扩大,而本地客人的消费意愿也较为低迷。

根据香港入境事务处数据,新春期间内地访港人次按年下跌85.5%。整体人流锐减导致整体交易量下跌54.4%,当中内地客跌幅为92.1%,而本地客则下跌8.0%。

此外,内地客和本地客的交易平均金额则分别下跌14.5%及25.6%,加上消费金额较高的内地客占营业额的占比大幅度下降,以致整体交易平均金额下降51.5%。

莎莎国际在澳门特区的零售销售较去年下跌73.4%。莎莎国际解释称,整体交易量下跌近70%,其中内地客大幅下降76.5%,本地客则跌29.4%。

在更早的1月15日,莎莎国际发布了2019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的第三季度财报。资料显示,由2019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止第三季度,集团整体零售及批发业务营业额按年下跌27.3%。

在香港及澳门特区,零售及批发营业额按年下跌35.2%,同店销售则下降34.7%。跌幅受交易宗数下降32.3%所影响,主要由于内地客的交易宗数下跌50.8%,本地客则下跌9.1%。

在香港特区,由于内地访港人数跌势加剧,于11月份更跌逾五成,拖累第三季度内地客的交易宗数急剧下降71.7%,而本地客亦下跌9.5%,导致第三季度香港特区的销售额按年下跌47.5%。其中,12月份的销售表现轻微好转,按年跌幅减至45.8%,主要由于本地客的销售因滞后消费于当月录得正增长,而内地访客方面则无重大改善。


鉴于香港特区严峻的经营环境未见明显放缓,集团将继续推行各项措施减省整体成本以维持竞争力和恢复盈利能力。由于租金成本乃最大营运开支之一,集团已开始缩减香港的店铺网络,因应店铺的销售表现、每区的业务情况及减租幅度而定,暂定计划于未来18个月内关闭约20%至25%的店铺,大部分以影响较大的游客区为主,并已于第三季度关闭6间,使第三季内香港特区的店铺数目净减少3间。此外,集团会持续审视市场情况,积极与业主进行租金磋商,以尽快恢复店铺盈利贡献为首要目标。截至目前,莎莎国际旗下共有265家门店,其中115家位于中国港澳地区。

集团已于2019年12月2日宣布结束亏损的新加坡业务,关闭当地所有店铺令同时管理星、马市场的管理团队可以更专注地发展录得盈利的马来西亚市场。

据了解,莎莎国际早在2005年便进入新加坡市场,距今已经14年之久,目前有22家门店,已连续亏损6个财年。截至2019年9月30日,莎莎国际在新加坡的半年营业额为9.94亿港元,占集团总营业额的2.8%,同比又下跌4.6%。

莎莎国际关店事件侧面说明,社会稳定是日化行业最大的政策支持,即便是龙头日化企业在政治事件中也无法幸免。同时也说明,不要迷信龙头企业,发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很重要;自营零售店属于重资产,经不起长期折腾;没有知名度的自营品牌在零售店无法长期保持高毛利,零售店打造自营品牌很难。

莎莎国际曾在2019年中报中称,由于中美贸易战的阴霾以及人民币贬值打击消费意欲,影响莎莎首季的销售表现,港澳地区的零售销售急剧下跌。

香港零售管理协会于2019年7月中调整2019年全年的香港整体销售额预测,由最初的单位数增长,修订为双位数负增长。协会担心社会事件久未平息,将严重影响香港作为安全和世界级旅游及购物天堂的国际形象。由于香港发生社会事件,以致中国内地访港旅客数目锐减,香港的市况自7月起进一步转差。

香港旅游发展局数据显示,中国内地访港旅客人次自过去连续17个月的增长后,于2019年7月开始逆转,按年下跌5.5%,跌势于8月及9月更分别扩大至42.3%及35.0%。由于访港旅客数目下跌,集团港澳市场第二季的零售及批发销售额亦进一步恶化,下跌24.2%。其中,香港市场第二季的零售销售额减少35.4%。集团的香港店铺来自中国内地旅客的交易宗数亦受到影响,2019年7至9月的按年跌幅更达51.2%,而本地顾客的交易宗数则轻微下跌3.0%。然而,因中国内地旅客占香港市场营业额的比重较大,集团第二季的香港整体零售销售表现下挫35.4%。

由于多个国家对香港发出旅游警示,故香港业务来自欧洲及东南亚游客的销售额于第二季分别按年跌27.0%及32.9%。游客区的店铺首当其冲;尖沙咀、铜锣湾及旺角等热门旅游地区的销售额于8至9月录得约50%至60%的跌幅。部分住宅区店铺亦需暂时关闭,销售额跌幅相对较小。

莎莎国际官网显示,2月10日,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莎莎国际港澳21家分店暂停营业。

接连受到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及“修例风波”等因素的影响,2020年,莎莎国际的日子将会更加难过。

关注微信公众号: 清扬君 (daxiafy),即可第一时间阅读! ! ! 私信实名入群一起讨论日化行业! $上证指数(SH000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深证成指(SZ39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