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链”阵痛下的汇成真空 能否突围专利困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1

《投资者网》乔丹

汇成真空(301392.SZ)作为近期上市的新股,无疑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公司于6月5日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发行价定为每股12.2元。上市首日,其股价表现惊艳,开盘价直接跃升至65元,收盘报104.06元,日涨幅高达752.95%,市值迅速攀升至104亿元。

然而,这样的爆发式增长态势并未能长久保持。截至6月19日,汇成真空的股价已回调至每股70元。

运营上,汇成真空过去重度依赖苹果公司,2024年开始着力多元客户群以减轻依赖。尽管这一长远布局有利于业务稳健,但短期内却遭遇收入滑坡的现实考验,同时,新客户合作的稳定性有待验证,市场拓展、成本控制及客户关系建设等方面皆面临不确定性,成为公司有待解决的挑战。

“果链”收入缩减的阵痛

在消费电子、家居建材等诸多消费品及航空、半导体等工业领域,真空镀膜技术的应用普及且深入,这一高精尖技术领域目前仍由美国应用材料、日本爱发科、日本光驰和德国莱宝等国际企业主导,尤其是在消费电子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显著。然而,一批国内企业如汇成真空,近年来正快速成长,逐步缩小与国际竞争对手的差距。

据招股书披露,汇成真空的真空镀膜设备业务于2011年进入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领域,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其产品主要性能及参数已逼近上述国际企业的标准。2017年,公司成功打入苹果公司供应链,标志着其在真空镀膜设备行业的地位得到显著提升。

此后,汇成真空维持了与苹果及其主要PVD镀膜服务商如富士康、捷普的稳定合作,这些关键客户常年位居其前五大客户之列,持续成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2021年至2023年间,汇成真空前五大客户总收入分别为3.5亿元、3.45亿元和2.28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65.56%、60.48%和43.72%。

尽管苹果供应链为汇成真空带来了稳定的高收入,但过度依赖苹果也引发了外界对其业务稳定性的担忧。自2021年起,汇成真空着手调整客户结构,减轻对苹果的依赖。

数据显示,苹果产业链的销售额占汇成真空主营业务收入比重逐年下降,从2021年的53.77%降至2023年的23.34%,相应毛利润贡献率也明显降低,从61.95%降至31.78%。

伴随苹果相关收入的减少,汇成真空的总体营收出现波动。2021至2023年,公司营收增长率分别为36.13%、6.86%、-8.53%,2024年第一季度仅微增1.22%。净利润表现同样起伏不定,增长率分别为29.82%、-0.22%、13.73%、55.15%。

此外,汇成真空其他经营指标亦呈现出波动状态,2021年到2023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2234万元、1.8亿元和-773.92 万元。反映了其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复杂市场环境与内部调整压力,而汇成真空短期面临的挑战也不止于此。

与“果链”相关的专利纷争

汇成真空真空镀膜设备销售客户行业分布较广,其产品具备高度定制化特征,即可以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进行定制化地研究开发,满足各类行业对真空镀膜设备和技术的要求。

专利是汇成真空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截至2023年,汇成真空累计拥有96项专利,包括27项发明专利、68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设计专利及7项软件著作权,核心专利集中于真空镀膜技术创新。其中,部分专利系上海光驰转让所得,但同时也卷入了与上海光驰的专利争议。

2000年,汇成真空与日本光驰子公司上海光驰共同创办汇驰真空,后者以其16项专利作价1200万元投资。至2023年底,这些专利中有4项因期限届满失效,剩余12项仍有效。

近年来,双方关系波折不断,特别是2022年及2023年,上海光驰两次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宣告汇成真空的三项自主研发实用新型专利无效,最终在2024年5月,这些专利被宣告无效。

一系列事件,也迫使汇成真空积极申请新专利以维护自身权益,但知识产权领域的复杂性预示着未来可能遭遇的第三方纠纷,包括但不限于技术秘密泄露,员工对知识产权理解不当导致的侵权问题,这些都可能对公司经营构成潜在威胁。

与此同时,汇成真空与上海光驰存在的一项仲裁,还间接扰动汇成真空与苹果的合作关系。

2022年,双方就这起仲裁达成和解并签署《和解协议》,汇成真空向上海光驰支付和解补2100万元,并承诺在特定时间内,即上海光驰2022年4月6日退出汇驰真空后1年内,避免与上海光驰及其母公司在原共同客户Apple方面竞争,否则将面临更重的经济责任。该和解于同年9月执行,直接影响了公司的现金流与年度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光驰退出后,汇成真空自2022年起对苹果的销售收入出现显著波动,2021年到2023年,公司对苹果产业链厂商的合计销售额分别为2.87亿元、2.03亿元和 1.22亿元,公司减少对苹果依赖的过程中或存在一定的被动性。

同时,汇成真空发展的其他大客户也不具备持续性。比如浙江日久,虽曾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别位列公司第四大和第一大客户,但在其设备验收完成后便不再出现在前五大客户之列。客户关系的不持续性,对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也构成了一定程度的挑战。

综上所述,汇成真空在追求市场扩张与技术领先的同时,正经历着由依赖单一客户向多元化转型的阵痛,其间涉及的专利纷争、客户结构调整及现金流管理等问题,都是其必须妥善应对的关键考验。(思维财经出品)■

全部讨论

06-20 20:26

这新股哪来的券源

家人们给力,打爆融券空头。

最近融券做空的就是你们吧,涨了开始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