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东制药:抛售资产 整装待发

发布于: 雪球转发:7回复:23喜欢:10

作者:林然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近日,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东制药”或“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出售全资子公司朗迪制药,交易价款58亿,且已收到52.42亿元投资款。

抛售资产获得巨额收益,将大幅改善公司财务状况,同时公司战略更加聚焦,公司在中药、化学药及创新药物领域将大展拳脚,尤其在皮科领域业务已取得了高速成长。

综合来看,公司出售资产后,净资产约92.66亿元,参考公司剔除朗迪制药资产后2021年上半年备考净利润1.59亿元,对于当前76.74亿元市值来说,不到1倍PB提供了强安全边际;假设大量现金在手悉数现价回购,则18.73亿元左右市值,PE不足6倍。

抛售资产获巨额收益

公司近日公告显示,公司于2021年10月28日完成了出售全资子公司朗迪制药股权交易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2021年10月29日,上海方朗根据《股权出售协议》的约定支付第一期价款中的52.42亿元人民币。本次工商变更登记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朗迪制药的股权,朗迪制药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公司于2016年5月收购朗迪制药,朗迪制药主要产品为朗迪牌碳酸钙D3片和碳酸钙D3颗粒,在公司团队的努力下,朗迪制药业绩逐步攀升,2015年-2017年朗迪制药扣非净利累计6.08亿元,超过承诺额。近年来,2018年-2020年其净利润2.56亿元、3.03亿元、3.57亿元,增速同样稳健。最终朗迪在2020年市场占有率成功超越了钙尔奇,成为钙制剂领域全国第一,目前朗迪制药的增速趋势良好,公司非常看好且如此优异的资产为何要出售呢?

振东制药给出的原因是,朗迪制药进一步扩张也将面临管理和资金投入的制约,考虑到公司未来在中药、化学药及创新药物领域的资金投入需求和降低负债等因素,出售资产可使公司战略更加聚焦,财务状况改善,同时公司商誉也将大幅降低。

从行业容量方面不难发现,公司认为钙制剂为百亿产业,而公司目前要追求的是千亿产业。公司管理层野心勃勃,朝着星辰大海的方向去努力!

公司在该笔交易获利了多少钱呢?记者梳理公司公开资料发现,振东制药本次交易朗迪制药股权的对价为58亿元,而公司2016年收购朗迪制药的交易价格是26.46亿元,公司历史上也从朗迪制药获取超过10亿元的分红,不计算税费,毛估估振东制药5年时间获利41.54亿,收益率达156%,可以说是公司非常成功的一笔产业投资。

聚焦千亿市场

公司出售朗迪制药后,公司拟实施战略转型,夯实中药布局和行业地位,促进生发业务增长,深度布局肿瘤创新药领域,减少多元发展掣肘。

交易后,上市公司的业务主要包括肿瘤类药物业务、皮科类药物业务、中药材业务、其他药品业务以及药品商业批发业务。相关业务板块的财务数据如下:

肿瘤类药物业务板块的主要产品包括岩舒复方苦参注射液、比卡鲁胺胶囊和注射用香菇多糖等。肿瘤类药物业务板块2020年度实现收入9.39亿元,毛利率93.03%;2021年上半年实现收入4.81亿元,毛利率92.40%,毛利率相比2020年基本持平。

皮科类药物业务板块的主要产品为达霏欣米诺地尔搽剂。从盈利模式来看,公司自主生产制造的米诺地尔搽剂,通过商业公司进行销售,覆盖医院、药店、电商、植发机构等多种渠道,该板块2020年度实现收入8039万元,2021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1634万元,超过2020年全年收入,实现了高速增长。同时,该板块2020年度毛利率为58.71%,2021年上半年毛利率达74.62%,实现了毛利率水平的提高,主要系米诺地尔搽剂销售额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摊薄了固定成本,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中药材业务板块的主要品种包括党参、连翘和黄芪等。中药材业务板块2020年度实现收入4.18亿元,毛利率24.45%;2021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35亿元,毛利率8.11%,毛利率相比2020年有所下降,主要系部分中药材的采购成本受疫情、天气影响上升,导致中药材业务板块的整体毛利率水平出现下降。

低估值成就安全性

翻开公司2021年中报财务报表不难发现,公司总资产75.56亿元,净资产57.65亿元,其中货币资金6.84亿元,商誉23.43亿元。公司负债率较低,为23.70%。

那么,本次交易后公司获取近58亿现金,将大幅度改变公司财务状况。按照公司本次交易盈利毛估计算,净资产将增加近35亿,此后,净资产达到92.66亿元。

根据上市公司备考财务数据,本次交易后截至2021年6月30日,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将由本次交易前的23.70%下降至16.20%。流动比率将由本次交易前的2.22上升至5.75,速动比率将由本次交易前的1.64上升至5.13。整体来看公司偿债能力进一步改善,上市公司抗风险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收入方面,根据备考财务数据,2021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的营业总收入将由交易前的26.46亿元下降至交易后的18.5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由交易前的2.20亿元下降至交易后的1.59亿元(超过备考财务数据中2020年度全年归母净利润)。

上市公司交易后依旧业务充实、业务线清晰、渠道布局完整,并进一步实现了业务和战略聚焦,依然具有较强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尤其是2021年上半年剩余业务发展态势良好,未来,随着战略聚焦和资源的持续投入,公司有望保持继续较好的营收增长和业绩提升。

截止2022年2月8日收盘,振东制药报收7.45元,市值76.74亿元。而公司交易后的净资产高达92.66亿元则提供了强安全边际。

假设交易朗迪制药的58亿现金去平价回购公司股权,则振东制药市值为18.73亿元,参考公司备考财务数据,交易后归母净利润半年达1.59亿元,则PE仅为5.89倍。当然,这种市盈率计算方式比较简单、粗暴,未必是对的,且假设前提存在不确定性,而净利润数据也或存在统计方法上的瑕疵,仅能作为估值参考方法之一,后续仍然还需要动态跟踪公司剥离资产后的主营业务成长情况。

目前来看,公司聚焦的三大业务目前已经呈现出较好成长性,为公司未来奠定了较好基础。

$振东制药(SZ300158)$   

全部讨论

70%的上市公司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振东制药这次一卖就大赚到58亿元利润!

振东制药的合理估值42 .80元是如何算出来的:
谈振东制药的合理估值,咱们先说一件事,一天,一个韭菜刚走到一个他第一次来的鱼市场门口对着已经从市场走了几圈出来的老者说:里面鱼多不多?他告诉韭菜说,非常多,但是韭菜不相信又不愿意再往里面走,老者说:如果你每次只走到门口真的就什么鱼都没有。后来韭菜才了解到原来这个人就是经常抓到翻倍翻几倍牛股的有名有经验的一个老者 !
知道了振东制药的估值你就不会追涨杀跌成了市场主力收割的韭菜。无数铁的例子证明,只要准确估算出振东制药的股票估值,你就学会像我在9元股价买入的华东医药上涨到了43元,另一个普洛药业从9元上涨到了41.87元,另一个九洲药业也是从9元股价上涨到了63元股价!现在的振东制药8.46元股价就是9元股价的华东医药,普洛药业,和九洲医药。
振东制药的估值:
原来有五大板块业务,58亿元卖了朗迪后,
得到启示,振东制药董事长李安平有能力把把名不经传的小钙片朗迪运作成为中国第一的钙王并且还卖了58亿元,有必要对振东制药其他四大中国第一的业务极块给于新的估值:
只剩下4大板块:
近日,振东制药(300158.SZ)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公司连续接待了嘉实基金、富国基金、泰康人寿、中信资管等近百家机构的线上调研。在调研活动中,公司针对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皮科类药物、肿瘤类药物、中药等重点业务的布局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
董事长李安平表示,护发生发以及肿瘤治疗的市场都超千亿规模。从长远发展考虑,公司未来将聚焦皮科医美市场、深耕肿瘤领域,同时保持公司在中药领域的优势。
第一个板块:振东制药是中国最大的中药材种植上市公司自用只占20%剩下的为各大中药上市公司提供原材料,是中药材长期上涨的最大受益者,给于100亿元估值,参考澄海种业总市230亿元。
第二板块:振东制药的皮科医美:拳头产品,也是中国占有第一的振东制药上半年达霏欣销售过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呈翻倍式增长,并且利润率达72%。市场潜力巨大!给于120亿估值,参考贝泰妮732亿元总市值。
第三个中西结合的抗病毒抗肿瘤板块:公司拳头产品复方苦参注射液是独家产品,成为中药抗肿瘤市场占有第一,市场潜力同样巨大给于100亿元估值!参考君实生物总市值521亿元,振东制医抗肿瘤药还有巨大增长空间。
第四板块:中药材的生产研发及原料药的研发生产,给于50亿元估值,参考康美药业439亿元估值
即振东制药四板业务板块估值是370亿元再加上出售收到的58亿元现金,共428亿元折合每股应该是42.8元,因此振动制药合理估值应该是每股42.8元!
现在的股价是8.45元还有500%上涨空间。
相信有许多人都买过9元股价的普洛药业,华东医药,和九洲药业,最后都没有赚到其上涨到42元股价以上卖了,反而是在一次次追涨杀跌中成为主力收割的韭菜和市场的牺牲品。真正的大赢家就不是散户样猴急,今天怕明天回补缺口了,先杀跌出来,或者今天追高10%买入的,一看周一低开就止损杀跌离场,根本就是没有股票的估值概念,翻5倍牛股就这样错失了,真的大赢家就是无论涨跌,有钱就不断加仓买入直到合理估值才卖出再寻找下一个翻几倍牛股。
现在振东制药的总市值才86亿元包括了58亿元现金和8.89亿元未分配利润现金合计67亿元,实际振东制药四大主营业务板块总估值才18亿元,真的是开国际玩笑了,振东医药高速增长医美业务利润率高达74%是一部高速的现金印钞机呀!
另一个独家品种的也是高速增长的抗病毒抗肿瘤利润率更是高达92%堪称第二个贵州茅台酒的利润率,也是一台振东制药的印钞机。
相信具有传奇经历的振东制药董事长高超的经营能力,有能力把小朗迪运作成中国钙王,相信他同样也能力把振东制药已经是中国第一的四大主营业务板块成为高速增长的现金印钞机。
特别注意:振东制药才是真正的医药股票的印钞机,因为振东制药总负债才19亿元,并且没有任何长期负债,是上市公司极度少见的,收到58亿元现金后,振东制药将成为零负债的上市公司,真的是成了现金印钞机了,而其他上市公司都是负债累累成了为银行打工了。

史上最低估值的医药股票,打造一个千亿元市值的振东制药,走向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1、3倍PE。振东制药每股收益2.5元股价现价才7.6元!
2、现金接近市值。振东制药拥有高达72亿元现金等于现在的总市值78亿元。A股极少见到,公司的负债极低。
3、中药的一体化。
振东制药公告与通辽市政府合作种植收购其高达321.5万亩蒙药中药材,并进行深加工后生产研发出更多更好的中药材品种的中药。加上振东制药原来的高达82万亩已建成的中药材,及正在建设的数字化50万亩中药材,振东制药将拥有453.5万亩数字化种植研发生产的中国最大的中药材上市公司,未来随着中药材需求的迅速扩大,振东制药还将有更多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出现。
董事长李安平表示,护发生发以及肿瘤治疗的市场都超千亿规模。从长远发展考虑,公司未来将聚焦皮科医美市场、深耕肿瘤领域,同时保持公司在中药领域的优势,打造一个千亿市值的振东制药上市公司的平台,让投资振东制药的投资者都走向富裕阶层。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出炉,国家九部委(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卫健委、应急管理部、医保局、药监局、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总结十三五期间医药工业发展数据,规划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方向和思路。

“十三五”数据总结:
1、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9.5%,高出工业整体增速4.2个百分点;

2、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9%;

3、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平均增长9.9%;

4、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平均增长13.8%;

5、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约8%;

6、2020年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6%;

7、新药申报临床1000余个,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47个,较十二五翻番。

8、在研新药数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二;

9、国内企业新增药品生产批件2941个;

10、278个品种共964件通过一致性评价;

11、出口交货值年均增长14.8%;

【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十四五”发展规划:
1、到2025年,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8%;(十三五是9.9%)

2、到2025年,利润总额年均增速超过8%;(十三五是13.8%)

3、增加值占全部工业比重提高到5%;(十三五是3.9%)

4、全行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十三五是8%)

除以上数据外,还有一些重点要点值得关注
一、中药领域:


1、重点开展基于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研制,以及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向中药新药转化。

2、重点发展濒危药材的繁育、种苗、种植、养殖等相关技术。

3、重点构建以高质量中药材为目标的栽培技术体系。

二、化学药物领域:

1、重点开发原料药创新工艺。

2、重点发展针对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炎、呼吸系统疾病、耐药微生物感染等重大临床需求。

3、重点发展新靶点、新机制的化学新药。

4、发展具有明确临床价值的改良型新药。

5、发展针对特定疾病亚群的精准治疗药物。

三、生物医药领域:

1、重点发展针对肿瘤、免疫类疾病、病毒感染、高血脂等疾病的新型抗体药物。

2、重点发展新冠病毒疫苗、疱疹疫苗、HPV疫苗、多联多价等疫苗。

3、重点发展重组蛋白药物领域的新靶点创新药物。

4、重点发展针对新靶点、新适应症的CAR-T、CAR-NK等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等。

5、重点开发超大规模(1万升/罐)细胞培养技术,双抗、抗体偶联、多肽偶联、新型种族蛋白疫苗、核酸疫苗、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领域的产业化制备技术。

6、重点开发生物药新的给药方式和新型递送技术,疫苗新佐剂。

四、医疗器械领域:

1、重点发展新型医学影像、体外诊断、疾病康复、肿瘤放疗、应急救治、生命支持、可穿戴监测、中医诊疗等领域的器械。

2、重点发展提高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工程化技术,医疗设备数字化技术、相关软件诊疗技术等。

在产业链布局方面,规划提出了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

1、重点支持10个左右医药创新基础好、科技资源集中的城市。

2、重点支持7个左右民族地区大力开展民族药资源。

关键技术描述
前两次关键技术的描述都相对务虚,十四五则非常明确点出了几个之前很少提到的点,首先要面向全球市场(不是国内FIC/BIC、更不是国产靠前),其次要做新靶点新机制(Fast Follow落伍了),然后是中药新药(为免重复以下中药相关均只点出不评论),外加呼应CDE临床进展导向原则。


1 化药

这应该算是简单粗暴地指名道姓了吧,此前没直接点名或提及不多的几个领域,就应该值得我们想想为什么了:肝炎、呼吸,ASO、siRNA、PROTAC,改良型新药,植入、吸入、口溶膜、药械组合。


2 中药

首先需要提到的一点是,这几个大产品领域的排序,在前两次规划都是生/化/中/械,而在十四五则调整成化/中/生/械,而众所周知前十年就是中国生物药的时间段,此中微妙耐人寻味。

在这次明确力挺中药的背景下,中药章节也有值得注意的新意,有几个表述都是首次提出,比如把“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放在最前面(以前都是要围绕中医药优势病种之类的含糊界定),又如“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向中药新药转化”,还有“有效物质和药理毒理基础研究”。


3 生物药

又是批量送分题,多抗、GPCR、PDC、联用,新冠、疱疹、多价HPV、重组蛋白、新给药途径多肽,CAR-NK,超大规模细胞培养,基因治疗生产,新型递送技术。顺便感叹一下这种规划起草者的不易,范围写宽泛了吧到时候难以界定完成情况、而点名太多又要兼顾国内捉急的技术现状是否真达得到,看看十三五点的那些名吧,PCSK9、PD-(L)1、RANKL、TNFα、CD20、VEGF、HER2、EGFR、GLP1、CAR-T、ADC、生物类似药,是不是能脑补出执笔者们反复斟酌、认为还比较有谱、小心翼翼放进重点发展范围内的场景,而五年一过这些字母组合现在基本已经烂了大街;当然也要看到一些曾经榜上有名而又悄然消失的词汇,重组人白蛋白、重组凝血因子、GLP-1类似物、十三价肺炎和RSV疫苗。


4 医疗器械

器械这次写得相对概括了许多(具体原因我没有把握不敢评价),明确的心意包括疾病康复和中医诊疗设备,颅骨材料和运动医学软组织固定系统,重组胶原蛋白,新型口腔材料,以及人工智能。


产业化应用
十四五明确提出“促进临床价值确定的创新产品加快上市”和“发展重磅产品”,意图非常明确,就是要给真正的创新产品以更多市场机会,无论是上市时间、还是商业化价值,这个精神是规划全文一以贯之的。反过头来看十三五提出的产业化应用目标,在这五年间大多都经历了高速发展(第三方生产和服务、新健康消费等),针对其中各细分应用在十四五规划里的态度则出现了明显分化,像CRO/CDMO、养老、康复、肿瘤免疫、干细胞等依然在文中其他段落先后被鼓励支持,而第三方检验/影像/透析/病理、功能/特医食品、化妆品、基因测序、药物伴随诊断基本上就完全没有提及了,也颇值得深思。


创新体系
这部分把为创新铺路的举措上升到相当高度,最亮眼的新提法包括“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这是十四五大规划的新名词,其他包括量子信息、光子与微纳电子、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现代能源)和“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高水平临床研究中心”(此前都只是提高临床研究水平),“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激励机制”(不只是空口说要支持成果转化了),以及备受期待的“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


产业链
产业链部分在十四五规划里的重要性急速升格,除了重点产品技术工艺相关的描述是首次见诸规划以外,比较有意思的包括核酸/多肽原料药、国际化程度高全球布局发展的大型制药公司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此前都是主要强调“大吃小”兼并重组)、产业布局有序转移和10个左右高水平产业集聚区(此前主要强调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怎么算也不到10个吧)。


供应保障
医药供应保障是在疫情时代很容易理解要升级的板块,除了跟疫苗等防疫相关产品供应的描述以外,值得注意的是符合GMP的儿科院内制剂和动态调整罕见病目录。


质量安全
看前两次规划有关质量安全的要求实在寒酸(都只停留在GMP和一致性评价层面),而十四五早已越过了这个层面的质量关,而提升到MAH制度下的质量体系、产品上市后研究、人工智能器械/新型生物材料/新型分子诊断试剂等标准,以及系统推进中药质量提升。


数字化信息化
量化在医药的应用确实发展太快,以至于5-10年前的信息化规划有点令人哑然失笑,而十四五明确打出了AI/大数据+智能工厂的旗号,以及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处方与零售互联的目标,医药行业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有可能迅速补齐。
重点上市公司:史上最低估值的医药股票,打造一个千亿元市值的振东制药,走向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1、3倍PE。振东制药每股收益2.5元股价现价才7.6元!
2、现金接近市值。振东制药拥有高达72亿元现金等于现在的总市值78亿元。A股极少见到,公司的负债极低。
3、中药的一体化。
振东制药公告与通辽市政府合作种植收购其高达321.5万亩蒙药中药材,并进行深加工后生产研发出更多更好的中药材品种的中药。加上振东制药原来的高达82万亩已建成的中药材,及正在建设的数字化50万亩中药材,振东制药将拥有453.5万亩数字化种植研发生产的中国最大的中药材上市公司,未来随着中药材需求的迅速扩大,振东制药还将有更多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出现。
董事长李安平表示,护发生发以及肿瘤治疗的市场都超千亿规模。从长远发展考虑,公司未来将聚焦皮科医美市场、深耕肿瘤领域,同时保持公司在中药领域的优势,打造一个千亿市值的振东制药上市公司的平台,让投资振东制药的投资者都走向富裕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