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起航 把决定权交给市场 | 投资观察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截至6月30日,研发客生物医药被动指数为884.5,较前一个月上涨2.5%;主动指数为990.7,上涨2.2%。两指数表现均弱于恒生指数的原因,在于绿叶制药和歌礼制药两家新药研发公司股价逆势下跌。

6月份新纳入成分股:迈博药业,剔除了市值过小的复旦张江泰凌医药BBI生命科学三家公司。

撰文 | 徐唯佳

7月22日,A股科创板迎来了正式的敲钟时刻。在没有涨跌幅的限制下, 第一周内首批25家上市企业平均涨幅超过140%。上交所副总经理阙波曾表示,希望市场能在前五个交易日内完成快速博弈。

令人颇感遗憾的是,由于微芯生物错过了科创板首批上市的时间,目前的25家企业中,尚未有一家从事新药研发的科创企业。因此,我们还无法确定二级市场投资人是否会对创新药研发企业保持同样的热情。

最终决定权交给市场

首批科创板的热度不禁让人联想起,去年登陆香港主板市场的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的表现。“破发”无疑成为去年八月份港交所的关键词。即便信达生物基石药业君实生物都颇受投资者青睐,但涨幅远不及科创板首批企业。

扩展阅读IPO热情转向科创板

究其原因,一方面,科创板首批上市公司发行价格并不高,而香港未盈利企业通过市场化询价机制,发行价格并不低;其次,科创板25只个股同时上市交易,市场关注度高,羊群效应聚拢了一批短期投机资金;并且,对于未盈利或高速成长性企业而言,判断估值本身就是伪命题。

在科创板正式上市之前,关于微芯生物研发支出资本化的讨论不断升级,甚至有媒体报道微芯生物将无缘科创板的消息。其实,在上交所第三轮审核问询之后,微芯生物已在招股说明书中就研发支出资本化做出了修改:假设公司将西达本胺(非小细胞肺癌)II/III 期临床试验阶段的投入全部费用化,则模拟测算后公司 2016 年、2017 年和 2018 年 的净利润分别为 203.60 万元、2,353.50 万元和 3,021.69 万元,公司 2018年末的开发支出、未分配利润将分别为 11,946.15 万元、-6,277.18 万元。特提请投资者关注该项资本化时点对公司财务数据影响的风险。

7月17日,微芯生物终于如愿获得上市批文。这也是注册制的魅力所在,把最终的决定权交给市场。

尽管如此,科创企业面对的考验并不轻松。一位资深的一级市场投资者在接受研发客采访时提醒到,创新药企业在进入资本市场时,还需要关注知识产权的风险。由于很多研发项目与科研机构合作,很多企业会面临与这些科研机构、高校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权益切割。

李进教授认为:团队实力最重要

近期,在“聪明投资者”与国泰基金联合举办的医药论坛会前,研发客有幸采访了科创板咨询委员会委员、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李进教授。在他眼中,医药企业是否具备科创板上市资格,主要从创始团队的素质和创新实力两个维度考量。“任何一家企业,人才是核心价值,团队的素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技术创新的高度。”他坦率地表示,团队人才实力不够强的企业他会投反对票。“当然,我也非常关心技术本身,比如产品是否具有首创性、在行业内是否能成为领军者、获得多少国内乃至全球的专利。”

李进教授所在的东方医院有全国一流的Ⅰ期临床研究中心,每年承接约30~40个I期临床研究项目。但令人意外的是,李进教授并不认为,临床研究的数据结果会对审核科创板企业有很大的影响。“临床数据在没有正式递交给NMPA之前,还不具有确定性的意义。因此,不会作为这家企业申报科创板的判断依据。我们最关心的是企业科创能力。而不只是某个产品的临床试验结果,那只是一个产品,不是创新的评价标准。假设,企业有20个创新产品处于研发阶段,我们会考察,有多少是属于中国唯一的、有多少是属于世界唯一的、企业拥有的专利的数量和质量如何等等。这才是真正的创新能力。”

采访中,李进教授反复提到“创新”二字。他也清晰的看到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创新药领域上的差距。“中国的很多抗肿瘤药物是在欧美国家的基础上所研制的,谈不上真正的first-in-class。换言之,只是破了别人的专利而已。这种策略上的优势我认为不是当下应该追求的,而是要努力开发全新靶点的抗肿瘤药物。”

目前,李进教授所在的东方医院Ⅰ期临床研究中心,拥有近100人的优质团队,每年入组300~350位参加抗肿瘤药物I期临床研究的患者。而他也表示,在筛选项目时,把“创新”放在首位。“创新药的临床试验,需要时时刻刻探索不同的剂量、用药的方式、不良反应的观察、不良反应的处理等等,非常适合我们的团队。”目前正在做的双功能单抗、三功能单抗临床试验是他非常重视的项目。

对于科创板为没有盈利的创新药研发企业打开了一条资本的通道,李进教授表示非常支持。“我们在开发新产品的时候,一开始并不知道新的技术到底对我们的生活有多大的影响。此时,让资本先来推动,看看这个新技术是否能走得通。如果可行,这个企业就会迅速的发展,它的技术创新就可能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请点击 阅读原文 登录研发客网站

浏览本文余下内容

总第828期

访问研发客网站可浏览更多文章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