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Cire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41喜欢:7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预料到会被杠、被怼,所以提前做了一些防杠措施,包括设置定义、限定讨论对象(以margin为典型)、标题说明是我在唠叨(个人看法),结果这些措施完全无效,以至于怀疑一些球友是不是都没看内文,看到标题就开怼了。
这篇文章是我最近的学习思考总结,我认真想了下,在长期投资过程中的影响变量、风险定义,只是写成文章是在【杠杆】二字上落脚,如果有看了内文,应该知道我讲的8个论点不是复制粘贴,是个人的思考成果,当然你可以不喜欢。(一个诡异的事情是,怼我的什么角度都有,就是没人认真地反驳我这8个论点中的任何一个)。
我花了一些时间看完所有评论(包括某大V带着粉丝在这聊天的、宣传某心经的一百多条),发现一部分球友认为不应该上杠杆的,大部分球友认识是“杠杆是中性”,一些网友觉得自己被冒犯、果断开怼,最清丽脱俗的是,某大V的粉丝说我哗众取宠,因为“连个正经名字都没有”。
有网友善意提醒,你要不加个限定词吧,比如《为什么韭菜不应该上杠杆》、《为什么新手不应该上杠杆》、《为什么不应该上杠杆——高手除外》。感谢这些网友的提醒,但问题在于:1、没有人觉得自己是韭菜;2、我无法判断谁是高手;3、死于杠杆的很多都是高手。
如果我们翻开企业史,会发现很多大企业都死于过度贷款,并非是他们经营能力太弱。我们自己在分析企业的时候,同等条件下都更喜欢负债率低的,绝不会觉得贷款越多越好,为啥到了分析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时,就觉得不一样?(场内炒股融资比企业贷款更危险之处在于,场内融资的强制偿还是基于股价的,而短期股价是无法预测的)
也许,你觉得你有特别的方法可以杠杆炒股而不受短期波动影响,但那些质押股票再炒股的大股东们也是这样想的。
如果我们翻开A股投资者的失败史,会发现大量投资者没有死在漫长熊市,而死了15年的牛市里、16年的熔断里,他们重仓时也觉得这股票很安全,难道他们都是技术太差、眼光太弱、调查不足?帕伯莱做过一个有意思的事情,他雇人整理了大量的投资失败案例,发现最长的一类案例,全是关于杠杆的。
如果我们翻开FRM的讲义,会发现金融史上有名的金融风险案例,几乎全部都与杠杆有关,难道他们的失败都是因为水平太弱、能力太差、没读心经?
芒格说,如果我知道会死在哪里,我就不去那里。这句话有智慧之处有二,一是反向思考,二是不做错误的事情——知道哪里会死,就不去哪里。但如果历史、实践告诉你,大部分投资者、包括老手,都是死于杠杆呢?你是否能下定决心远离它,还是觉得,噢没错,我就是那个幸运儿。
在平静的时候,我们都会承认短期股价不可预测,但真到了交易的时候,我们却忽然觉得我可以预测,这真是奇怪的事情。
这篇文章是我个人的想法,是我在劝告别人不要上杠杆,各位读者可以保持你的不喜欢,但我会保持我的看法:劝告别人不要上杠杆,不论对方是高手、低手。
我会劝告别人别乱穿马路,不是因为觉得对方身手不够敏捷;我劝告别人不要去水库游泳,不是因为觉得对方游泳技术不够精湛;我劝告别人不要上杠杆,不是因为觉得对方炒股能力太弱。
为什么我要劝告不上杠杆?因为这是个在概率上就很难玩的游戏,容易打断你的复利过程,引入了不必要的“出局”风险,让你更加在意股价、思维更加短视、放弃长期立场,更重要的是会让你心态更难以平静,就算赚到了钱,你也会承担一些不必要的担惊受怕。
最重要的是,这是个不能失败的游戏,你或许很有钱可以承受N次1000万的损失,但没有人可以承受一次100%的损失。就像闯红灯大多数情况都安全,但没有人可以承受一次意外。所以即便你是吴京,我也劝你走斑马线、等绿灯。
最后,回复某个网友的怼法,他说按你的说法,也可以说大家都别炒股了,这是典型没看内文是怎么推论的,不想回复。

不过,如果现实中有人有擅长的事业、工作,突发奇想想要炒股赚快钱,我是会劝说他不要炒股的,他就应该专心自己的事业,会赚钱更快——当然他会觉得被冒犯,这些朋友无非是想赚钱更快一些,但在股市里安全的、长期赚钱的方法,并不会很快,而看起来很快方法,都暗藏game over 的风险。
慢慢等红绿灯、走斑马线,我们也能抵达目的地;如果你真的懂投资,不用上杠杆,你也会很有钱。
我继续我的劝说,不喜欢的球友听完可以继续上杠杆,这是两家都无害的事情,无需动怒、无需感到被冒犯。
写了许多,不再回复任何为怼而怼的留言,感谢各位的交流。
$福耀玻璃(SH600660)$

热门回复

正好在考虑要不要融资炒股的节点,看到了这边文章,让我冷静了下来。我觉得分析得很好。巴菲特都说了,不要加杠杆、避免亏损。

2020-09-13 13:11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6,也推荐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