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提升”的世界起源故事——《万物大历史》|书摘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2喜欢:8

这是一本关于“大历史”的书,作者试图不从任何民族或文化角度出发,更加纯粹地论述世界与人类的起源故事,用“复杂性的提升”作为核心线索贯穿全书。因此非常有趣的是,这虽然这是一本历史书,里面的涉及学科却是物理、化学、生物和政治。

作者相信,通过梳理全体人类的起源故事,有助于理解人类所在的历史位置与意义,以及思考人类这一物种讲走向何处。该书展现了优秀的跨学科思维,语言流畅,即使没有很多专业知识背景,读起来也不太难。

作者设定了9个复杂性提升的重要节点,作为起源故事的重点关卡,分别是:

节点一:“大爆炸”宇宙开端

节点二:最初恒星开始闪耀

节点三:恒星死亡生成新元素

节点四:太阳及太阳系生成

节点五:地球上出现生命

节点六:智人出现

节点七:冰河期结束,出现最早的农业

节点八:化石燃料革命

节点九:?可持续世界秩序?

绪论

1、我们有能力创制复杂的现实的简易图谱,足以让我们了悟真实世界最重要的那些方面。比如,人们常见的伦敦地铁全图会略去大多数的弯曲岔路,但这并不妨碍人们找到自己要乘坐的路线。

(人类大脑有简化倾向,简化模型有时候会扭曲事实,但大部分时候工作得还不错)

2、人不同于其他有大脑的物种,就在于人有异常强大的交流工具——语言,语言使人类个体之间可以共享彼此的世界图谱,且如此形成的图谱规模更大,也更为详尽,远非独立个体所能为。分享使人类能够比照数以百万张图谱检验自身图谱的细节。这样,在经历了数千年、数百代人之后,每个人群都编制了囊括众多人见解、观念和思想的世界图谱。

(语言是人类的杀手锏,将个体知识变为集体知识,将一代人的见解变为累积的、代代传承、不断淘洗的的智慧)

3、除非把事物放到某个图谱之中,否则我便感觉很难理解。

(这便是作者的写作目的。如果不知道人类身处的起源图谱,人类就很难理解自己的存在意义)

4、故事有强大的威力,因为所有人都相信,而他们之所以感觉故事是真的,是因为故事代代相传,是基于时人所拥有的最确切的故事构建起来的。

5、我们自然能从祖先编制的宇宙图谱中收益。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埃米尔·杜尔凯姆(又译涂尔干)认为,隐藏在起源故事和宗教之中的图谱对个体人的认同归属感至关重要;失去了这样的宇宙图谱,人们就会陷入深重的绝望和无意义的深渊,甚至会导致人自杀。

6、不过,令人奇怪的是,现代的世俗教育好像缺少这样一种充满自信的起源故事,也无力把所有知识串联成整合的宇宙图谱。这正说明当今世界为何到处弥漫着杜尔凯姆所谓的迷失自我、彼此分裂和不辨方向….

7、正如法国哲学家布莱士·帕斯卡所言:“知识本身就是像一个球体:球的体积越大,其与未知的接触面就越大。”

8、现代起源故事的核心是复杂性不断提升这一观念。

9、我们不能错误地假定复杂事物一定比简单事物更好,但复杂性对我们人类而言却至关重要,因为我们是复杂的存在,而我们生活于其中动态的全球社会可谓迄今为止所知的最复杂的存在。因此,弄清复杂事物究竟如何涌现以及涌现需要什么样的金凤花条件对理解人类和世界的本质可谓意义非凡。

10、新事物的不断出现,尤其是新事物变得愈发复杂、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的特性,就好像婴儿出生那般神奇。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宇宙演化的总体趋势是渐趋简单和无序。而且最终,宇宙会趋于愈发无趣(科学家们将这一现象称作熵,即entropy),整个宇宙会蜕变成完全无序无结构的混沌状态

第一篇 宇宙

第一章 最初时刻:节点一

1、斯蒂芬·霍金曾说过,所谓的起源问题,其提出本身就不合道理。假如说时空几何如同地球一样是球形的,只不过维度更多,那么探问宇宙之先曾有何物存在便如同在网球上寻找起点一样徒劳无益,因为宇宙时空本来就不曾有所谓起点。时间没有边界或起点,正如圆形的地球表面不存在所谓的边缘一样。

2、坦承地讲,针对终极起源的问题,我们现代人给出的答案并不比此前人类社会给出的答案高明多少

(节点一:宇宙的量子启动)

3、凡物都不会是无中生有的。具有新特质的存在不过是既有物质和力量的新颖组合,是新的组合赋予了新的存在以崭新的特性,正如摆放的方式不同会造成新颖的马赛克图案一样

4、(举例)我们通常认为氢和氧是无色的气体,但把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以特定的方式组合,就会生成一个水分子。把众多水分子聚拢到一起,就会出现崭新的特性,我们称之为“水”(wateriness)。我们得见一种新形式或新结构且具新特性的存在,事实上只是已有存在物的新颖组合。创新实在是一种涌现的过程。

5、其实物质不过是高度压缩的能量的一种存在形式

(从E=mc²出发,能量与物质可以互相转换,物质不过是高度压缩的能量。作者始终从这一角度来看待物质世界)

6、所有的结构都短暂无常,就像洋面涌动的波浪。热力学第一定律称:能量的海洋永恒存在,也就是说它是守恒的。而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其中涌现的所有形式和结构最终还会融入能量之海。形式,如同飘逸的舞步,是不守恒的。

7、正如纳米物理学家彼得·霍夫曼所说:“物理法则的磨砺为之增添了一点儿必然的色彩,但偶然性才是真正的创造力之源,是后者推动、形塑着宇宙演化。我们周围的所有美景,从星系到向日葵,都是混沌与必然协同创造的结果。”

第二章 星与星系:节点二和三

1、在这种不大可预测的环境中,复杂的结构需要额外的加固才能稳定下来。而这种加固还要靠控制下的非随机能量流动。恒星是由内核处发散出的能流得以维持的;生物体,包括你和我,能够维持下去靠的是细胞内复杂的新陈代谢所提供的精准的能流;而在大爆炸后的宇宙,也要靠做功才能建造并维持复杂的结构存在。

正因如此,凡物的形态、复杂性及有指向性或结构化的能流(structured flows of energy)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

(星系与恒星:节点二)

2、一般来说,物质的表现越复杂,支撑起存在的能流就越多,甚至可以精确到每秒每克物质的耗能量。

3、凡物欲变得更复杂,熵必然要求其中有更大的能流;反过来说,凡物复杂了,则必然也已找到足够量的自由能流维持其存在。所以,也难怪更为复杂的实体难以制造和维持,而且复杂实体要比简单实体更容易发生崩溃。这一观念是现代创世神话的核心线索,其对现代人类社会的启示亦可谓寓意深长。

4、复杂性的提升并非战胜了熵,正相反,支撑复杂实体(包括你和我)的能流正帮助熵实现打破一切秩序与结构的苍凉计划。

(新元素与不断提升的化学复杂性:节点三)

第三章 分子与卫星:节点四

第二篇 生物圈

第四章 生命:节点五

1、“生命体的核心并非是一团火、温暖的气息或”生命火花“,而是信息、语词、指令……要理解生命,不要去想什么生机勃勃的凝胶和渗液,要思考的是信息技术。”——理查德·道金斯《盲眼钟表匠》

2、生命要永无休止地对抗熵,所以代表了一种新型的更高水平的复杂性。研究复杂性的理论家有时把这一层次的复杂存在称为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s)。复杂适应系统不同于我们此前看到的复杂物理系统,后者的组成部分通常按宇宙最基本的运作规则行事,所以完全可预测其下一步的行动,而前者的组成部分似乎还有自己的意志,或曰额外的难易察觉的规则。

3、能量引发变革,所以我们能够看见能在做工,但信息指引变革的方向,而且是躲在隐蔽处。诚如赛斯·劳埃德所说,“要做事就需要能量,但要标示成事却需信息。”

4、一般而言,信息包含着限制可能性并影响结果的规则,有关信息最有名的的一个定义是这样说的:信息是“造成差异的差异”。规则决定了在众多可能性中究竟哪些在某个具体的时间、地点能够成立,而这自然会导致结果上的差异。

5、信息始于物理的规律,也就是宇宙最基本的运行体系。物理的规律决定物质朝某个特定的方向发展,就像引力制造最初的恒星所经历的诡计。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限定了可能性,故而就减少了随意性。所以说信息多了,就意味着熵减少了,熵喜爱的作乱的可能性降低了。这是普世皆然的信息,这一规则已经深植于每一点一滴的物质和能量。

6、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这样写道:“其实动物不仅仅是食草动物或食肉动物。它们还属于……食讯动物(informavores)。"事实上,所有生物都需要情报:它们都要消费信息,而其接受本地信息或对本地信息作出反应的机制——无论是眼睛或触角,还是肌肉和大脑——就决定了它们是否能够维持自身既有的复杂性。

(动物都是消费信息的生物)

7、生物体越是复杂,就需要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因为结构复杂了就有更多移动的部件,而部件多了也意味着更多的链接。

8、自然选择是现代生物学的一个基本观念,因为它解释了复杂性不断提升的强大动力的机制。自然选择滤掉了某些基因的可能性,只留下那些与本地规则相匹配的规则。

所以说自然选择是一种棘齿,就像物理学第一定律一样,因为它会锁定非随机的格局。但在生物的领地,只有特定环境下具体的本地规则,而不是物理学的普世规则,才能决定生物的生死。

9、达尔文当初有所不知的是:类似的自然选择机制,即本地规则滤掉随机变化的机制,在大起大落的无生命世界同样适用。

(精彩。本地规则滤掉随机变化,总觉得这一句话充满智慧

10、如同聚合过程,这种能流机制使得最早的生物细胞能够偿付得起熵所要的复杂税,因为细胞正如同恒星,需要大量能量才能维持其内部的复杂结构正常运行。跟恒星一样,在这一过程中,也有大量能量被浪费掉,因为没有哪一种反应是百分百的有效,况且熵喜欢浪费能量。

(哇噢,细胞正如同恒星,精彩)

11,不过在活的生物体内,能量有一种恒星不具备的新功能,即细胞能自我复制。细胞复制是通过保持自身的复杂结构来对抗熵,哪怕是个体细胞死掉了也能维系。

第五章 微小的生命体与生物圈

1、从中我们已经看到所有生物信息处理的三个核心组成部分:输入、处理和输出。

具备信息管理的能力使原核生物对本地能流的利用更为圆熟可控。

2、不过从很早的时候起,原核生物便学会了噬食其他原核生物,于是生物圈中出现了最早的异养生物(heterotrophs),相当于后来的食肉动物,如霸王龙。其实,你我都属于异养生物,因为我们都通过噬食其他生物获取食物,而不是直接食用化学物质。

光合作用:能源富矿与革命

3、来自太阳的光子要比来自疲弱的宇宙背景辐射光子能量高数千倍。能够利用这种巨大的能流可谓是改变游戏规则的重大事件。从此,尽管生物还在持续回收利用使用过的物质,生物体可以利用的能量似乎无穷无尽了。

(光合作用是一次能源革命!)

4、哪怕是早起最简单形式的光合作用也代表了一种能源供给的革命性变革,而且正因此,早期海洋中生物的数量可能已增至目前水平的十分之一左右。

(光合作用是一种能源变革)

5、制氧的光合作用要比之前的光合作用效率高得多,但却只能从阳光提取约5%的能量,这要比现代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帝国了。光合作用为熵上缴了大量的垃圾税,因为这一过程在细胞内部造成的浪费以及被氧带走的物质都相当可观。

6、呼吸是光合作用的反向运动,实际上是释放通过光合作用捕获并储存在细胞内的太阳能。……呼吸则是利用氧气的化学能窃取储存在碳水化合物中的能量,然后排出二氧化碳和水。

7、呼吸让生物利用火而不被火烧毁。巧妙地利用氧气,呼吸从有机分子中提取的能量至少是先前使用非氧气方法分解食物分子的10倍。有了更多的能量驱动新陈代谢,生物的初级生产率——生物自身的生产——可能因此提高了10-1000倍。

8、…研究表明,真核细胞不是通过竞争进化而来,而是通过融合两种既有原核物种的特性。……其中曾经独立的细菌,包括现代线粒体的祖先,却跑到了古细菌域的内部寄居。马古利斯把这一机制称为内共生。

9、进化不只是竞争,也不只是伴随新物种的出现不断分化,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这中间还有合作、共生,甚至融合。这就意味着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人们已司空见惯的生命树的隐喻……

真核生物并非是通过不断分化实现进化的,而是通过古细菌与真细菌的融合,也就是说生命古树的两个枝丫再度结合到一起。

第六章 大型生命体与生物圈

1、在过去的10亿年里,细胞最重大的创新不在细胞内部,而是在细胞之间关系不断变化的架构。

2、在多细胞结合紧密的生物中,个体细胞已高度专业化,所以根本不能再独立成活了。真正的多细胞结构实际上是一种极端形式的共生关系。

细胞能够轻松实现合作还得益于如下的事实:后生生物的绝大部分细胞基因相同,已经组成了一个家庭,每个细胞的工作都是为了支撑整个机体,甚至有时还须为了全局献出自己的生命。

3、来自太阳光的能量经由植物、动物和真菌呈现出三种不同的营养水平。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处于接受光能的第二个层次。我们使用的能流首先由植物捕获,能流最终抵达人类时,中间过程已有很多的损耗。

生态学家所谓的食物链实际上是一个能流消费的链条,植物排在最前面,其后是食草动物,然后是吃食草动物的食肉动物,最后是以尸体为食的真菌。

(食物链实际上是一个能流消费链条。能流流动: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食尸真菌

4、熵一定乐见这一过程,因为每一步都可以征收垃圾税。在每一个营养层次,光合作用所捕获的能量大约90%都损失了,所以食物链上稍后的链条所能享用的能流要少得多。正因如此,地球上的动物要比植物少,食肉动物要比食草动物少。

5、征服陆地是一项极其困难的事业,其难度丝毫不亚于征服一个新星球。……一旦离开水域,生物体就需要制备一套生命支撑体系,就像宇航员制备太空服一样。它们需要坚韧的皮肤助其锁住水分,以防身体干燥,但皮肤还必须有很好的渗透性,能够让二氧化碳或氧气自由进入。

6、对大型生命体而言,引力造成的问题就大多了。它们要站起来,就必须有骨架或木头支撑,而一旦站起来,还需精心设计的管道能够逆引力把液体循环传输至身体的每个细胞。植物通过根部和内部通道循环液体……而动物则开发出特殊的泵(心脏)来循环体液和营养物质,并同时去除身体的毒素。

7、身形巨大通常有很好的进化意义,毕竟,以捕食大型生物为生的动物很少。……大型生物相对于单位体重所需要的食物也较少,而且更容易躲过气候干燥带来的灾难。此外,显生宙早起出现的大气高氧格局也为巨型后生生物提供了额外的驱动能量。

事实上,含氧量高更适合大型生物的繁盛,因为此时二氧化碳的水平会更低,天气也趋于凉爽。

8、哺乳动物还展示了另一种强大的进化趋势,即更精密的信息处理能力

……自然选择为大型生物体匹配了一种对更多信息的欲求,因为足够而准确的信息对其生存而言至关重要。

9、这使得动物能够模拟外部世界的重要特征,甚至可以模拟可能的未来世界。不过,哪怕再聪明的动物(甚至包括你或我)也无法做到与环境直接接触;相反,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由大脑构建的丰富的虚拟现实中。我们的大脑不断生成并及时更新有关身体及周围环境的最显著特征的信息图谱,就像其后科学家为不断变化的环境建模一样。

人类无法与环境直接接触,人类总是在模拟现实!

10、在查尔斯·达尔文看来,情绪是自然选择进化出的有助于生物体存活的决策机制。总想着去拥抱狮子的羚羊不太可能将基因传递给后代。那些最不易受意识控制的情绪时常在我们人类的胸中涌动,其中包括恐惧和愤怒、惊讶和厌恶等,也许还包括一种快感。这类情绪通常使我们以特定的方式作出反应,并向身体发出化学信号,使身体作出逃跑或专注、攻击或拥抱之类的反应。

11、情绪驱动所有具备大脑的动物的决策过程,诸如恐惧之类的情绪活动可能在所有脊椎动物甚至某些无脊椎动物中同样存在,尤其是其中最聪明的动物,比如章鱼。由情绪制造出的对某种特定结果和行为的偏好是人类追求意义和伦理的背后驱动力

12、如果生物的大脑足够大、时间足够充裕,且其他系统出现锁定、不能给出清晰的答案,那么理性就会出面调停重大决策。

13、感知、情绪和思想共同造就了所有人类——或许包括其他众多脑量较大的生物——共有的内在主观世界。我们称之为意识(consciousness)的东西似乎不过是大脑唤起的一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模态,就好像在法庭上必须要做出新的、困难重重且异常重大的决定时一般。

14、如果在决策系统中再加入记忆元素,我们就具备了复杂学习的真正基础,即记录下先前决策的结果并据此为未来做出更好决策的能力。

第三篇 我们人类

第七章 人类:节点六

1、难道脑量大不是显而易见的一件好事吗?也不尽然,因为脑量大耗能也多。脑细胞的耗能几乎相当于等量肌肉组织耗能的20倍。在整个人体,大脑要消耗机体摄入能量总量的16%,虽然大脑的重量不过整个体重的2%。

因此之故,在肌肉和大脑两个选项之间,进化一般总是选择前者而非后者。所以,自然界中脑量大的物种非常稀少。

(生物进化更偏好肌肉而非大脑)

2、有些物种对拥有大脑简直不屑一顾,认为大脑不过是一种消耗性的奢侈品。有一种海蛞蝓幼年时还有些脑量,它们凭借这有限的脑量在海上巡游并寻找食物丰富的地界,可一旦找到这样的地界,它们就不需要这么昂贵的设备了……于是就把脑子吞食了。

3、时至今日,我们人类是唯一活下来的人猿物种。这很不寻常,因为直到两三万年前,在非洲和欧亚大陆的大草原上,还生活着好几种不同的人猿物种。可后来,其他的人猿物种都消失了,而与此同时,人类却抢占了越来越多的土地和资源。仅这一点就足以说明:我们人类是何等危险的一个物种。

4、我们人类虽未曾想过,但事实上已变成一个改变整个行星地球的物种。我们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如果我们愚焉不察的话——在几个小时之内摧毁整个生物圈的大部分,只需把全球范围内已进入高度戒备状态的1800枚核弹头的一部分发射出去就完事了!在生物圈40亿年的历史上,还从未见过某个单一物种具有如此强大的力量。

5、人类有多重不同的特性,比如灵巧的双手、超强的大脑、善于交际等,但真正使人类有别于其他存在的是我们实现了集体掌控有关周围环境的信息。我们不只像其他物种那样能够收集信息,我们还会播种(cultivate),甚至培育(domesticate)信息,就如同农民栽培庄稼一样。

(真正让人类有别于其他生物的,是人类能够集体掌控有关周围环境的信息)

6、“就我们所知,只有一种生物机制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带来人类在行为及认知上的巨大变革……这一生物机制就是社会或文化传播,其传播的幅度、强度和速度远胜于生物进化。”托马塞洛将这一过程称之为“累积文化演变”(cumulative cultural evolution),是一种为我们人类所独有的过程。

 7、使人类得以分享与积累这么多信息的微小变化是人类具备了语言能力。许多动物语言智能简单分享最简单的想法,几乎都与眼前发生的事情有关,有点儿像哑剧表演。

8、人类语言跨越了一个微妙的语言节点,从而赋予人类一种全新的交流方式。更重要的是,人类语言让让我们能够分享有关抽象实体、不在眼前的事物或仅在人的想象中存在的可能性的多种信息,而且能够快速有效地做到这一点。……没有哪一种动物可以彼此讲述有关未来或过去的故事,或警告同类北方10千米外有狮群来袭,或跟你谈谈神魔的镜像。

9、人类语言非常强大,会像文化锯齿一样锁定一代人的思想并将其传给下一代,从而实现接续强化。我把这种接续强化的机制称为集体知识。集体知识遂成为变革的新驱力,像自然选择一样有力地推动变革;不过,因为集体知识能够做到信息的瞬时交换,所以其运作要快得多。

10、正如另一位语言学家斯蒂芬·平克所言,真正困难的一步是如何“设计出一套代码,使其能够把纠结凌乱的概念面团积压线性的语词面条”,而有效做到这一点,又能使接受者依据线性面条迅速重建概念面团。

11、集体知识就像是人类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黄金富矿,因而旋即释放出有关各个主题的海量信息……虽然每一代人都可能丢失一些信息,但从长远看,人类积累的信息还是越来越多,而知识的积累遂成为驱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它使人类获得越来越多的能流,同时增强了人类对周围环境的支配力。

12、其他物种采集狩猎的技术和信息历经数代也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而人类却能伴随对环境的日益了解而分享、积累更多有关植物、动物、季节和景观的知识。集体知识意味着,历经数代,人类采集狩猎的技术和效率在不断提高。

13、英国人类学家罗宾·邓巴认为,150人是人类大脑通常能应对的最大的群体规模,所以一旦群体规模再大,就自然会出现分裂。邓巴主张,哪怕是当今时代,大多数人类亲密关系的网络也不超过150人,虽然人们间或与许多外人发生短暂的关系。

第八章 农耕时代:节点七

1、农民从农耕中获得的不只是食物、木材和纤维,他们还因此间接地获取了新的能流。比如,人类不能直接吃草,但马和牛却可以;于是农民就学会了利用吃草的马、牛,如骑行、负重、宰杀食肉,实际上等于从草场资源获得更大的光合能量。

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变革。一个人至多能发出约75瓦的能量,而一匹马或一头牛却可以超出这一量级十数倍。

2、农耕是聪颖机智的单一物种对能流和资源的攫取,凭借的是其日渐丰富的信息资源,并以此实现对周边环境更好的开发利用。

换言之,人类凭借神奇的集体知识,学会了如何从生物圈中分得更多的能流和资源以为己用

3、文化变革远比基因变化来得快,所以说农耕仅用几代人的时间就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4、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最早的农民从事农耕是很不情愿的,因为早期农庄的生活水平实际上呈下降趋势。……以上事例均说明,早期农耕这的健康状况并不乐观,早期农民是被迫步入互联且日益复杂的生活方式的,而不是受农耕的种种优势所吸引。

第九章 农业文明

1、农业文明如同所有生物一样,还会动员信息,因为更多的信息就意味着更多的能量和资源。

2、过剩的劳动力、过剩的食物、过剩的产品和过剩的能量代表着新的财富形式,但也同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由谁来控制这些财富呢?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剩的财富被少数有权势的人占用了,后者甚至为此建立了相应的社会架构,且常采用粗暴的强制形式,而这正是农业文明架构的关键支撑。

3、城市与国家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的机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4、就像质子泵维持着细胞膜内外的能量梯度一样,国王的军队与贵族的武装侍从维持着规劝与强制的阶梯,并以此把财富从村落汲取到市镇和政府。所有农业文明都不乏这种权力等级的形象,穿着华丽的过往和领主震慑着强敌,同时也支配者臣下和平民。

5、从生态学角度看,国家及统治者标志着食物链的一个新台阶,或曰人类营养的新水平。……能量在每一个营养水平都出现大部分被浪费掉的现象,就好像在缴纳高额的垃圾税一样,其结果就是层次越高,其所能享有的能流就越少,所以说狮子总要比羚羊少,原因正在于此。

6、其实财富从不只是物,而是由制造、移动、开采和改造物的能流组成。财富本质上是压缩的阳光,就像物质本质上乃凝结的能量一样。

从大量人口中调用的这种压缩的能量以及使之成为可能的资源流动,从来都是统治者和政府的基本任务,而要完成这项任务则形塑了整个进化过程和农业文明史的方方面面。

(精彩,财富本质上是压缩的阳光)

7、国家的主要特征确与生物体颇为相似。就像生物细胞一样,国与国之间有半渗透性的边境,从而造成受严密保护的腹地。……还有一点国家与生物体也是一样,即大部分能流的终极来源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才有农民从太阳光那里获取能量。

8、国家如同有机体,会密切跟踪有关资源和敌人的信息,以不断适应不稳定的环境。

9、熵还会索要一种垃圾税。这是一种没有人能够真正受益的能量,包括战争、自然灾害及流行病期间浪费的能量。

第十章 处于当今世界的边缘

1、(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此后三个世纪,阻断澳大利西亚与太平洋地带的海洋隔膜也被打破,从此,人类第一次实现了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交流信息与观念、交换物品、人员互通、技术互利、宗教碰撞,甚至还包括疾病传播。

2、从2.5亿年前板块构造早就盘古超级大陆以来,基因、生物体、信息甚至疾病首次实现了在全球范围的流动。世界史学家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将这一生态革命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Columbian Exchange),证明全球化同时改造了生物圈和人类史。

3、把不同世界地带连接起来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以至在短短几个世纪内,人类社会就跨越了复杂性不断提升的第八个节点。这种变化之所以异常迅速,首先是因为它发生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在过去,集体知识只能在局部或地方尺度上发生作用,所以农民要经历一万年的时间才扩散到世界各地,而在一个全球网络的世界,人类仅用几个世纪就改变地球的大部分地区。这是整个生物圈40亿年历史中发生的最大变化之一。

突然间,人类发现自己已处于单一的全球思维空间,即智慧圈。至20世纪,智慧圈已成为整个生物圈内具有破坏性的变革力量。

4、只要船只能避开海难和海盗,欧洲伤人及其支持者就可以在最早的全球交流网络中稳获巨大的利润,因为当时商品价格的梯阶实在是太陡了

5、信息流沿着财富流的梯阶也在汩汩涌动,而且信息流绝不亚于财富流。

6、令人眼花缭乱的新财富流与信息流还有另外一重更强大的影响,就是它刺激了通常被描述为资本主义对资源的商业调动形式的问世,这种调动是由财富与信息的梯阶驱动的

商业调动靠的是套利机制,即一地贱买,另一地贵卖;若要成功,商人必须有财富可投资,还要有信息,以知道该在哪里投资。

7、早期许多经济学家都非常清楚,由资本家交易和创造的财富本质上是对压缩阳光或通过生物圈的能流的某种操控,所以很多人认同劳动价值论,因为劳动本身也是一种能量。他们还明确地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特别擅长鼓励人们在操控能源方面的创新。……最重要的是,如果他们想超越对手,就必须创新、必须找到新方法来调动和掌控能流和资源流。

8、最富有意义的重大创新通常是指那种能够释放新能流的创新,比如核聚变或光合作用。

农耕可谓是一种重大创新,因为它使农民从新近的光合作用中分得更大份额的能流,而这种为人掌控的加大了的能流驱动了整个农业时代的剧变。

9、来自农耕的能流相对有限,因为农耕只能获取最近从阳光那里捕获的能量。燃烧一块儿木头、吃个胡萝卜,或让马拉犁,这类举动实际上利用的只是过去12个月或最多最近几十年从阳光那里捕获的能流。

10、(化石燃料革命)这一重大创新使人类能够利用远超农耕的巨大能流,即深藏在化石燃料中的能量,这可不是最近几十年才积聚起来的能量,而是来自3.6亿年前的石炭纪便开始积累的能量

实际上,埋藏在煤层、石油层和天然气层中的是数亿年的太阳光,只是现在呈固态、液态和气态而已。

第十一章 人类世:节点八

1、由廉价能源驱动的创新是历史变革的主要驱力。创新造成了财富与实力呈现更加陡立的梯阶,从而进一步诱发竞争并驱动创新,形成强大的反馈循环,从而进一步诱发竞争并驱动创新,形成强大的反馈循环。

2、从事专业工作的工薪雇员,就如同有机体里面的神经细胞一样,根本无法独立成活。正因如此,一个充斥着工薪雇员的世界要比农民世界整合密实得多。

3、民族主义本质上是在调动传统的血亲本能,所以试图在千百万公民的内心中间构建一种庞大的、想象中的家庭感,既是家庭,儿女就须为之效忠、服务,在极端的战争危机中,甚至应为之献出自己的生命。

4、碳是生命化学的核心组成部分,碳在大气、海洋和地壳中的分布决定了地表的温度,在整个地球的演化史上都是这样。如今,我们大力开掘化石燃料中的能量,实际上等于把大量的二氧化碳抽回到大气中

5、新的信息流和能流已将人类、动物和植物,以及地球、海洋和大气中的化学物质编织成一个单一的主要服务于人类自身利益的体系。维持这一体系的是来自化石燃料的巨大能流。

6、日益复杂的人类社会一定要缴纳大量的熵所要的复杂税,即大量额外的能流。这类能流基本都属于无用功,或称发散出的热能、废弃的污染物、垃圾、战争的破坏行为等。也就是说熵所做的就是降低复杂就结构的复杂性。

7、化石燃料的能量非常之大,所以总还有剩余的能流去完成另一项任务,那就是提升整个人类的福祉。……鉴于当今能量和财富增长的幅度异常巨大,所以在人类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全球中产阶级数十亿人口消费水平的同时上升,而且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规模已远远超过了农业时代行将结束时的世界人口的总量。

……中产阶级的出现是人类史上的一个新现象。

8、不过,这里还存在一个悖论,那就是财富的增长也同时意味着不平等的加剧,虽然能够维持温饱的人数在不断增加,但生活在赤贫中的总人数却比人类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多。

第四篇 未来

第十二章 万物的归宿?

1、“很久以来,人类已经忘记了:地球交给人类的只有使用权,而不是消费的权利,更不是恣意浪费的权利。”——乔治·铂金斯·马什《人与自然》

2、现代教育中很少有哪一门课程会系统地给我们讲述有关未来的事情。这种忽视颇令人惊奇,因为所有有脑子的生物都会思考未来,而且人类在这一方面还优于其他物种。且不管是人还是黑猩猩更善于用脑思考,但大脑对世界的认知原理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化繁为简。

3、大脑还会建造世界变化的模型。大脑就像股票经纪人或气候学家一样,时刻都在为未来建模。这样的话,大脑可以提示主任未来有哪些可能的发展方向和危险。

4、如今,万事万物都好像加快了节奏,以至我们会不时感觉正在慢慢逼近某种即将发生的大变故,所以说我们在未来几十年具体做些什么在数千年的尺度上将产生重大影响,对人类自身以及整个生物圈都是如此。

5、人类所有的神话故事实际上都在告诫世人如何去面对不可预测的未来,因为神话故事有的讲述侥幸脱险,有的叙说灾难性的失败,还有的赞美成功的求索。

……简而言之,我们的任务就是避免发生崩溃,并未人类自身及生物圈寻找一个适于生存的生态位,因为我们非常清楚:毁掉生物圈,我们人类也活不成。

6、还有许多人已经认识到经济增长与美好生活不是一回事。……凯恩斯在一篇题为“我们孙辈的经济可能性”的文章中提出,用不了一个世纪,人类的生产力将足以保证每个人都能得到生活必需品。到那时,他希望人们不再那么拼命地工作,而去更多地反思自我的生活方式。

7、生物圈本身可能也有临界点,超过了临界点,其损毁的速度会迅速加剧,并由此引发一系列危险的正反馈循环。

……该中心已经确认9个关键边界,而其中有2个更是至关重要,即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下降,因为若二者之一遭严重破坏,整个生物圈就会超出自我修复的极限。

8、人口增长肯定会放缓,直到达至零增长,甚至开始下降。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区,人口增长率已经呈下降趋势……许多经济学家都曾警告,放缓人口增长会造成诸多危险,但从生物圈的视角视之,人口持续增长断然会造成发展的不可持续。

……最终,经济增长也将不再是政府的主要发展目标,而更多的普通人亦将更看重生活和闲暇的质量而不是收入增长。

9、稳定的世界绝不意味着静止不动。事实上,世界稳定了,人们才有更多的机会尝试各种新式艺术,拓展并提升社会生活,寻求新的与自然多交融、少驱使的写作方式。

届时,现代社会将从古老社会的优良传统中受益颇多,尤其是那些经历数千年且与周围的大自然持久保持稳定关系的古老社会。

10、由此,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宇宙中貌似永恒的一切其实不过如过眼云烟般短暂。也许我们所谓的时空其实只不过是某种形式而已,恰似更大的多重宇宙中的少许微波。熵最终会破坏所有的结构和秩序。

至少在我们这个宇宙是这样。不过,也许,宇宙不止我们这一个,故事还会继续。 

  $格力电器(SZ000651)$    $福耀玻璃(SH600660)$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全部讨论

2020-08-19 16:22

好书,放入必读书架。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