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工程师必备五大技能,最后一个尤为重要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当前国家大力支持国产半导体发展,大家都知道半导体的发展离不开电子工程师们的努力钻研。不夸张地说电子工程师们为国产半导体的发展站到了新时代“战场”中央,为中国占据下一代电子产业位置而拼搏。

在时代背景下,成为技术高超的“大牛”级别的工程师意义显得格外重大,因为只有更好的工程师才能带国产半导体走得更远。

但电子工程师“大牛”并不常有,他们都有什么特殊技能带动“中国芯”发展呢?芯师爷今天和电子工程师们聊聊这个话题。

No.1

从看图到创新造图

会看电路设计图是电子工程师的重要学习过程。看懂一个芯片、一块板子的电路设计图,能对照画出同样的电路设计图是一种能力。不过要成为“大牛”工程师,还要学习在原来的电路设计图上优化和创新。

我国的芯片、模块设计有相当部分是通过国外对应产品拆解后,模仿其设计而来。在电子产业起步阶段,模仿无可厚非,现在经过几十年的学习和技术积累,国家也在加大电子产业投资,“大牛”电子工程师们也在逐步从模仿中学会了创新,慢慢构建属于中国的电子“路”。

No.2

有市场意识

电子工程师们都是一群有强烈学习心的群体,对技术精益求精,不过这只是“大牛”电子工程师的一部分,要做到更好,市场应用意识也不可缺乏。最基本的,在技术达标预期的时候,他们还会考虑市场成本问题。

比如在选择产品配套芯片的时候,一般电子工程师会迷信“高配置”,在电子系统中包括MEM、CPU、FPGA等所有的芯片都要选响应最快的。

作为“大牛工程师”,他们就会考虑:即使是在一个高速运转的系统中,也并不是每一个模块都工作在高速状态,而器件速度每提高一个等级,物料价格差不多要翻倍,另外还容易给信号完整性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他们在评估系统的好坏并不仅仅是根据物料配置,还权衡实际应用和成本问题。

再比如在画板子的时候,遇到PCB设计要求不高的板子,为了追求效率,有的电子工程师就用细一点的线,自动布线。

“大牛”工程师却会想到将自动布线会占用更大PCB面积,同时产生比手动布线多好多倍过孔问题。

在大批量产品中,如果缩小PCB面积,减少过孔数量,能提高PCB成品率和减少钻头消耗,能节约供应商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遇上大批量产品,“大牛”工程师会选择更划算的手动布线。

No.3

“软硬”搭配,干活不累

电子工程师有“软硬之分”,硬件工程师搭台,软件工程“唱戏”,两者虽然职能分开,但要配合好才有“一出好戏”。

在降低能耗上,普通电子工程师会认为降低功耗都是硬件人员的事,与软件没关系。

优秀的电子工程师知道并不是这么回事,软件工程师的工作控制了芯片的工作流程,软件能通过减少外存的访问次数、及时响应中断等措施都能达到降低功耗效果。

这需要软硬件工程师一起去规划设计了,彼此都学习点对方的知识,要沟通提高产品能效的时候更顺畅。

另一方面,硬件工程师在做项目的时候也常常会用到软件产品。像原理图设计会用到Orcad;PCB设计用到Allegro、Mentor EE、Mentor PADS、AD;仿真分析用到的:Signoise、Hspice、HFSS、ADS;阻抗计算用到的Polar等。

软件和硬件都学点,对电子工程师个人发展和电子产品最终呈现效果都有好的地方。

No.4

会优化低功耗设计

一直以来,电子产业强调低功耗设计。现在的电力供应系统技术并没有大的突破,采用锂电池供电的设备越来越多,低功耗的设计仍是“大牛”工程师的追求,低功耗的结果不仅仅是省电而已,还有其他关联效果。

撇开用电池供电的系统对低功耗要求高不谈,在一个采用220V插座供电的系统中,降低功耗仍有一些触不及防的惊喜。

电子业内有常识“半导体器件的工作温度每提高10度,寿命则缩短一半”。低功耗的魅力不仅仅在于降低用电量,低功耗还降低了电源模块以及散热系统的成本,电流的降低还减少了电磁辐射和热噪声干扰,优化低功耗系统,对器件寿命和系统使用质量都有提升。

再说了,也不要小看芯片的功耗。对于复杂的芯片系统,有时候一个小小的芯片匹配不同的电阻负荷,也能从几十毫安变成大几百毫安,这样一来不仅耗电量徒增十几倍,其中产生的电源电流热量对负载而言也是不小的压力。

No.5

懂“中国芯”

前文所说都是“大牛工程师”技术上的能力,中美贸易战以来,中国电子产业兴起一股“国产替代风”。深究“风口”能否成型,一是国产芯片是否足够优秀,性能替代国外芯片,这是技术问题,毋庸置疑,很重要;但另一方面国产芯片能否被“看见——看清”,然后被信任,也很重要。

国产芯片能在业内“被看见”,是企业积累口碑和品牌效应、业内媒体的共同推动结果,但被看清,被信任,离不开为半导体产业日夜奋战,又懂“中国芯”的电子工程师们的评定。

关注半导体全产业链媒体平台芯师爷特办“硬核中国芯”活动,旨在汇聚电子工程师、行业专家、行业媒体和国产芯片企业力量,共同推广中国国产芯片应用。

本次“硬核中国芯”活动,芯师爷总计收集到112家企业的196份参评表。现芯师爷特邀电子工程师们参与投票、评分。

参与“硬核中国芯”评选活动企业得分源自三部分,占总分比例最高的是电子工程师投票,占60%;其次是行业媒体评分,占总评分30%;压轴评分的是电子行业资深专家,他们评分占总评分10%。

通过参与投票、评分活动,电子工程师们将看到112家国产芯片的全方位展示,了解这112家国产芯片的主要产品类别与产品特色,见证国产芯的阶段性进步,为行业提供良心推荐芯片,更为自己后续开发积累国产芯片资源。

12月20日,还有芯师爷举办线下颁奖典礼为电子工程师和优秀国产芯企业们提供深度交流机会。

电子工程师们,你们的评分和投票对国产芯片企业、对国产芯片的未来发展都很重要,芯师爷真诚邀请大家来为国产芯片投上你珍贵的一票,为国产芯片应用助力!

扫码进入“硬核中国芯”投票页面

为感谢广大电子工程师对芯师爷“硬核中国芯”的活动支持,所有参与投票的工程师都可以参与抽奖,奖品包括500元京东卡、100京东卡、《芯事》、《集成电路产业50年回眸》《华为研发》等礼品。

本文工程师应用技能由芯师爷整理自网络,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任何疑问,敬请与我们联系info@gsi24.com。

▼ 往期精彩回顾 ▼

国产芯片68年!军功章上少不了IC伯乐的一份

召唤最硬核的“中国芯”,技术大咖已经严阵以待!

报名倒计时!2019“硬核中国芯”重磅评选即将启动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国半导体该如何突围?

刚刚闭幕的中国电子展,热门话题都有啥?

技术创始人的悲哀?詹克团被赶出比特大陆!

全球物联网观察

智驾未来

爱我请给我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