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诀是,不要每个球都打,只打那些处在“甜蜜区”的球。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4


在股神巴菲特的办公室里,贴着一张美国棒球手的海报,这是对巴菲特投资理念影响极大的一个人——波士顿红袜队的击球手泰德·威廉斯。

泰德被称为“史上最佳击球手”。

在棒球运动员中,有两类。

一类是什么球都打,每次击球都全力以赴,力求全垒打,但这需要耗费很多体力。

另一类人则是不强求全垒打,而是只打高概率的球。世界排名前十的击球手,都是这类人,而泰德·威廉斯就是这类人中的高手。

泰德观点:高击打率的秘诀是,不要每个球都打,而是只打那些处在“甜蜜区”的球。

他把击打区划分为77个小区域,每个区域只有一个棒球大小,只有当球进入理想区域时 ,才挥棒击打,这样才能保持最高的击打率。

这种策略听起来简单,但在实际比赛中却非常难操作,特别是在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几万名观众绷紧了神经,用期待的眼睛看着你,当球飞过来的时候,如果---不打,就将迎来全场的嘘声。这时,坚持“只打高价值的球”就需要极强大的定力和冷静的内心

巴菲特把这种策略应用到了投资领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投资哲学:只投资高价值、有护城河的公司,其他的根本不看。

查理·芒格所说的:“如果把我们最成功的10笔投资去掉,我们就是一个笑话。”

巴菲特和泰德采用的是一种最稳妥、最保守、动作最少的打法,但却是最强的进攻者。只是因为他们找到了高价值区,在战略上专注,并用最有把握的方式取胜。这种战略,可以称之为“高手战略”。具体分为三个步骤:

1、找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

2、只打“甜蜜区”里的球,忽略低价值的事。

3、在高价值领域,用最不取巧的方式做事。

高手之所以比普通人做的更好,秘诀就是“专注”,敢于舍弃,这往往是反本能的。

麻省理工学院丹·艾瑞里在《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说,人们在多个选择时,即使明知其中一项可以获得最大成功,也不愿意放弃其他选择,因为他们不能克服那种心理上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