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我的投资榜单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0

首先声明:本文内容为笔者一家之言,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请勿按图索骥。

最近大家一边复盘2023,一边痛哭2024,我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宏观大势对投资究竟重不重要?

观点分两派。一派是卖方券商分析师,他们写策略报告往往是从宏观开始谈起,从数据开始分析;另一派是买方基金经理,最经典的就是彼得林奇那句“如果你每年在研究经济上花13分钟,你就浪费了10分钟时间”。

分歧之大,背后必有原因。分析师大多是科班出身,从助理做起,宏观分析是他们的基本功和必修课,所以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同时宏观分析容易给客户展现自己专业的一面。而基金经理大多研究中观行业和微观企业,所以在宏观经济上投入时间少。

另外,彼得林奇并没有说宏观对投资不重要,他说上面的话有两层含义,一是他职业生涯所处的上世纪80年代刚好是美国经济增速与社会效率双高时期,依靠科技进步、减税、亲商业改革,美国经济成功走出了“滞胀”阴影,这为成长股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他对此心知肚明;二是宏观变量太多,要通过宏观分析来指导股票投资,难度太大,或者说如果能准确判断宏观走势,干脆直接做债券和外汇投资好了。

回到开篇的问题,经过思考,我的答案是在黑天鹅事件频出、经济波动的时期,宏观大势的判断优先于行业或企业的选择,此时以投资债券基金、可转债、高股息股票、货币基金、黄金为主,或者干脆持有现金存款;在经济恢复增长、预期稳定的时期,宏观重要性大大减弱,此时投资股票才能战胜通胀,要投入精力在赛道选择和风格研判上,同时设定止损指标,以防自己对大势误判。

概括起来就是——“乱世买债,盛世买股”。这就是散户的赚钱之道,道理很简单,但知易行难。

作为散户,如何简单有效地分析宏观呢?不需要面面俱到,我们只需要抓住盈利性流动性两个维度即可:如果两方面都是负面的,果断采取防御策略,如果两方面都是积极的,考虑做多股票,如果一正一负,左侧交易者可以提前布局,右侧交易者可以保持关注。每半年更新一次认知,确保自己的资产分布跟大势判断一致。

回首2023,在盈利性方面,有两个严重的预期差:一是国内疫情后经济没有如期反弹,二是美国加息后经济没有如期衰退,结果在股市上也形成反差。在流动性方面,国内央行顶住美元加息的压力,为刺激经济增长,保持着相对宽松的流动性,因此利好债券价格——除去9月份各大银行为购买特别国债收缩银根,造成钱紧局面以外,国内债券价格保持着单边上涨态势。同期,美国国债受美联储停止加息预期影响,自10月底以来出现历史性反弹。

总结一下,2023年国内宏观表现一负一正,价值投资者可以左侧抄底,趋势投资者应该果断回避;美国宏观上半年一正一负,下半年两正,纳斯达克全年上涨44%。

反思自己的投资操作,对宏观的观察一直在做,但并没有做到知行合一,仍然按照资产配置理论去做分散投资,结果在纳指上赚的钱基本都给港股填坑了,A股依靠低估值策略守住了6.5%正收益。如果自己能够在年初或年中根据大势判断,加仓美股,抛弃港股,而不是死守资产配置的理念,收益将更加可观。

展望2024,全球大选年潜在着不稳定因素,逆全球化态势仍将继续;国内经济政策何时起效,美国经济能否避免衰退,都存在疑问。因此我认为,2024仍然是宏观大年,对宏观经济的分析优先于股票分析

2024年,在盈利性方面,国内经济关键看CPI/PPI等物价指数何时可以触底回升,美国经济关键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是否下滑。流动性方面,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大了国内降息空间,而且国内经济仍需低利率环境刺激,利好债市。美国降息预期关键看核心通胀和非农就业人数何时放缓,站在年初来看,这一过程可能比预期的更长。

对于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来说,2024依然是投资债券的好年份。参考去年,投资 国债ETF 的收益率有3.3%,投资 政金债券ETF 的收益率有5.0%,即便年末由于债券价格上涨摊薄了收益率,但也远高于相同风险水平的银行理财。现在还不是卖出债券的时候

股票方面,2024年在更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刺激下,国内经济或将呈现企稳回升,只是“企稳”的时间难以判断。站在年初,我建议降低股票仓位,选择持有高股息率股票或者可转债

下面,我仅根据个人经验,给出股票和债券市场排名前 5 的投资品种和投资方法。再次重申,名单内容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1. 银行

作为高分红低波动的代表,银行股在2023年表现强劲,农业银行涨幅 33%,工商银行涨幅 17%,远超沪深300。这样的好日子估计在2024年仍将继续,开年大跌中招商银行已逆势走出10连阳。

净息差方面,贷款利率LPR已经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而存款利率持续走低,这给银行提供了盈利修复的空间。2024年降息仍是对抗经济衰退和物价下行的主要手段之一,如果继续采取非对称降息的方式,银行存款成本仍将继续下降。

不良率方面,大型银行拨备安全边际充足,房地产不良处置对利润影响可控。2021年房地产行业主动刺破泡沫,但银行业并没有像唱空者“担忧”的那样,因为抵押物价值下降而出现资产质量恶化、存款挤兑甚至破产的情况。监管层一定是早在刺破泡沫之前,就已“指导”银行降低房地产信贷比例,如此才能保住银行金身不破。如今,银行还有余力参与政府平台化债,再次说明拨备空间充足。

年初是银行股上涨概率较大的时间窗口,关注高分红低波动的国有大行,如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以及估值待修复的股份制银行龙头,如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相关指数基金有 银行ETF(SH512800)。

2. 家用电器

家电板块同样具备高股息率优势,2023年度股息率为3.48%,当前估值较低,主要原因在于行业没有什么故事可讲,你甚至都听不到大V评论家电股。

当增长放缓时,成熟消费公司估值有先降后升的规律,降速后估值的主要驱动力在于股息率和回购率提升。当前家电行业格局稳定、现金流健康,企业有望积极提高现金分红和实施回购,高股息率也有望带动估值修复。

从细分个股来看,白色家电、小家电、厨卫电器企业的股息率整体较高,其中美的集团苏泊尔飞科电器海信视像等公司的分红金额同比提升明显。相关指数基金有 家电ETF(SZ159996)。

3. 煤炭

煤炭板块拥有A股最高的股息率,但由于年初已经上涨较多,因此排到第三位。

煤炭上涨的逻辑很简单:目前国内10年期国债利率约为 2.5%,考虑CPI通缩后的实际无风险报酬率至少为 3%,如今很少有投资的收益率水平可以稳定超过这一水平。煤炭上市公司不仅股息率高,而且积极提高分红承诺,实际分红率往往高于分红承诺。

2022 年,中国神华承诺分红 60%,实际分红 72.77%;陕西煤业承诺分红 60%,实际分红 60.17%;兖矿能源承诺分红 50%,实际分红 69.33%,体现企业分红承诺兑现率高。

另一方面 ,煤炭能源需求在双碳和新能源替代背景下不降反增,一些风光发电占比提升较快的中西部省市,由于夜间新能源发电量小,“夏丰冬枯、日盈夜亏”现象极为突出,以至于要去外省购电,因此短期看火力发电需求依然刚性。

相关指数基金有 煤炭ETF(SH515220)。

4. 电力

电力板块在2023年涨幅不算突出,2024年期望会更好。

期望始于电力行业的利润前景,由于风能和太阳能的持续建设以及输电网络的升级,现阶段对水电、火电与核电等传统能源的依赖度不降反升,这是未来几年比较有利的前景。再加上优质电力公司平均接近4%的股息收益率,2024年电力行业预期估值水平显著低于沪深300

在电力龙头股中,内蒙华电华电国际国电电力长江电力的股息率都在3.5%以上,川投能源中国广核的股息率在2.5%左右。相关指数基金有 电力ETF(SZ159611)。

需要提醒的是,以上股票投资的目标不是赚取买卖差价,而是为了获得高于实际利率的投资收益,也就是常说的战胜通胀。所以要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用投资中长期债券的心态来投资高股息股票。

5. 可转债

可转债的特点是股票上涨时可以享受上涨收益,股票下跌时不承担下跌损失。根据可转债指数(883981),2023年可转债涨幅1.34%,完胜作为对标的中证500全年下跌7.42%。

相关指数基金有 可转债ETF(SH511380)。更好的投资策略是直接交易一组可转债,其方法可以浓缩为三条:

第一,分散买入面值低于 100×(1+票面利率×剩余存续年限) 元的可转债,买入单只可转债的金额,不能超过你总投资金额的5%;

第二,在可转债发出“提前赎回公告”后(每周查一次即可),立刻卖出可转债。

第三,资金期限要和可转债的剩余时间相匹配,如果可转债还有2年到期,可以用2年内不用的资金买入,如果可转债还有5年到期,就要用5年不用的资金买入。

这一策略俗称“摊大饼”,优点是足够分散、下有保底、上不封顶,非常适合不以投资为职业的普通投资者。

与投资高股息股票类似,投资可转债也要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历史上可转债的平均存续时间是2.16年,但也有存续长达5年的案例。如果被迫中途卖出,就无法享受到上市公司提前赎回时的高溢价。

关于可转债投资,还有不少技术细节,比如低溢价率和低价格哪个优先,后面可以单开一篇文章来写。

站在年初时点,有不少债券价格和溢价率“双低”的可转债标的,进一步挑选的规则也很简单:1. 价格不同,选价格低的;2. 价格相似,选溢价率低的;3. 价格和溢价率都相似,选剩余时间短的或曾经下调过转股价的。

数据来源:网页链接

@今日话题 @小秘书 @雪球创作者中心

$上证指数(SH000001)$ $上证指数(SH000001)$ $纳指ETF(SH513100)$

#什么信号?债基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怎么熬过这轮熊市?#

全部讨论

02-07 11:16

拜读学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