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我认为港股这样的定价机制挺好的,我们内地的上市公司想复制A股这种讲故事来割韭菜模式在开放的全球资本市场根本行不通。和纳斯达克类似,港股是一个全球化开放的资本市场,惨淡的融资金额和估值是港股18A的常态,真正优秀的公司在港股也一样得到认可和追捧。腾讯2004年刚刚上市时,市值也不到70亿港币,而且好几年徘徊在六十亿港币左右,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腾讯业绩的飙升,腾讯市值最高时接近一万亿美金。现在这些盈利遥遥无期的生物企业一窝蜂地涌到科创板来炒概念割韭菜,后患无穷。港股已上市的未盈利医疗器械股的惨淡现状,吓退了一干医疗器械公司及其背后的投资人。IPO首发融资金额的迷你化。目前,最后一个登陆港股18A的未盈利创新医疗器械企业是康沣生物,康沣生物于2022年末的12月30日压哨IPO,募资金额2.1亿港币,扣除各种发行费用后,净募资金额约为1.4亿港币。这个募资金额,对于尚处于烧钱阶段的未盈利创新医疗器械企业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除了得到一个"上市公司的虚名",毫无益处。但是副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这种超级迷你的融资金额,也对二级市场投资者的信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康沣生物在上市之后,流动性长期不足,经常每天成交只有2-3笔,有时候甚至是全体0成交。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