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英特尔(INTC)$
之前写的文字,现在还成立。英特尔哪天把晶圆制造剥离,我就重新关注这家公司。到那个时候,还要看看英特尔的设计能力,是不是还有竞争力,至少制造现在是它的拖累,是负资产。
这不知道是近几年英特尔第几次财报后的暴跌。
曾经听人争论创意和执行力哪个更加重要,我觉得用苏轼的下面这首诗说明最为妥帖。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创意和执行力,和琴与手指的关系一样,不互相配合,无法发出美妙的琴声。
然而,英特尔的困境,与创意和执行力都没关系。
它有最好的经理层,最好的工程师,不会缺乏创意,不会没有技术的深厚积累,在执行力方面也没有任何问题。问题出在最底层的商业模式上。商业模式比企业文化更加底层。企业文化是企业面临选择时候的倾向,有点像生物面对外界刺激的应激反应。而商业模式有点像企业的基因。
1.英特尔的垂直整合制造模式和台积电代工制造模式的碰撞。其根本分歧在于,昂贵的晶圆厂制造成本如何分摊,工艺良品率学习曲线如何爬坡?答案已经很明确了,随着晶圆厂的建厂成本更加昂贵,有丰富客户群的代工模式在成本分摊和学习曲线两方面都会更加经济。
2.复杂指令集和精简指令集两种CPU架构的碰撞。这点尤其让我感慨:《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的书里,格鲁夫有提到这是企业战略很根本的选择。然而彼时,精简指令集架构的缺陷很明显,以功耗为主要考量的移动计算芯片市场尚不存在,复杂指令集架构上的百亿行代码也不允许更换架构。现在,智能手机,物联网作为芯片的两大细分市场,对芯片功耗的要求不会给复杂指令集芯片留机会的。
3.苹果是从英特尔采购芯片还是自研芯片两种选择间的碰撞。苹果是英特尔PC和服务器芯片的大客户。换成自研芯片,除了可以按照自己的产品定义芯片以外,还可以将移动手机上面百亿行代码搬到PC上(因为计算芯片架构相同,不需要重新写软件代码),完善苹果产品生态链。服务器芯片换成更省电的ARM架构的处理器,可以降低芯片采购成本和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就是省电)。
综上,英特尔的麻烦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