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曰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1
美的成长历史,就是一个中国版通用的并购历史,新品类收购是一个不错的策略,冰箱洗衣机都是买的。董事长方洪波说,当年通用电气小家电出售的时候,也找过美的,美的也出价了,但是海尔出了一个更高的价格,所以没有买到。
对于出海,收购品牌是最好的策略,海尔美的都是用这个策略出海成功,海外收入占比过半。格力以自主品牌大海外,明显收入占比就低了很多。我前面的文章分析过

热门回复

老朱是技术出身,和董姐的营销出身不一样。前两年出了本自传,怼董姐,大家都很难堪啊

格力做新能源车是对,模式是错,选技术路线也是错,说明了董没有这方面的能力与技术知识严重不足!一个企业的领导人做了错误的决定是很要命,而且政策环境这么优越的时候他做了一个大方向对的,细分决策严重错误的决定等同于“有勇无谋”。

其实各有各的难处,格力集团退场也可能是一个好事情。我猜测高瓴是董姐MBO的白手套。我去过百丽调研,高瓴资本入场后,导入很多管理项目,例如精益生产,让员工站着工作,提高了员工的工作专注度和减少了工伤。所以以高瓴资本这个态度,并且把买了的菲利普没有导入给格力,所以我觉得高瓴资本做白手套的可能性是有的,

格力的企业文化包容能力和美的海尔不一样。格力怼怼怼怼,美的海尔是合作合作!

欣赏一下最简单的PS

股东会有时候会有些意外惊喜的,类似这次股东会透露出芒格买美的股票的事情。董事长方洪波还说居然和芒格通了一个多小时的视频电话。
前两年市场不怎么好,高管心情也不好。今年赚钱了,董事长心情好,还会和股东合照

董姐投资新能源车是方向是对的,只是所托非人,而且这种强势风格,与合作伙伴很难整合。与美的、安踏、小米的生态链风格是不一样,小米近百个生态链公司,以及美的公司和何氏家族投资的公司,都验证有很好的整合能力。并购、跨界整合能力都是需要验证的。

心情好,只是意外惊喜,不是必要条件。2022年任老爷子和美的方洪波都先后提出了【寒冬论】,我研究学习,就是要找【能做又能说】的企业家。老方入职美的就是一个写手,应聘万科没有成功,才去了美的。两家公司签战略合作的时候,才爆出了这个花絮

区别很大,这些到股东会现场感受过就更清晰了

其实格力和比亚迪是一样都有技术驱动的风格。
比亚迪20年技术优势,让国际接受比亚迪品牌。我也在对比分析两家技术驱动的公司,比亚迪王传福工程师文化,干10分说5分,华为也是这种风格。
格力董姐、小米雷军属于营销型文化是干5分,说10分,两者有很大差别,因此惹的市场争议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