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1330873288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38喜欢:0
很好奇对于复杂的持股这个筹码是怎么统计的。比如多次不同时间价位的补仓,在获利减仓时是统计减持的哪一部分持仓呢?

热门回复

机构要考虑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的,立讯在30的价位只能说不贵,便宜还算不上。

你让我看你之前的帖子,28时你说不便宜,现在又30有说便宜了。机构一季减持立讯50亿,所以股价低迷,低位建仓机会有的是,就算看好,会拉升高位建仓?

所以啊,机构高位进了,背套牢,我这个还有盈利的散户一脸懵逼。

个人觉得持股时长是个很重要的变量。比如套牢了,又通过低位大量加仓降低成本,股价回升后到某个价位时,原来的套牢盘在综合成本下也是获利盘,但图形上还是套牢盘,这个不会影响你们那个系统的判断吗?

认知和格局都是个人的事情,盯好自己的就好。

事实是机构和量化在全球任何一个市场里都不是什么大赢家,但他们是最重要的参与者。认知的提升源自于对无知的恐惧,而不是自信。

不用神秘化和过分理论化任何交易。至于经济学、金融学、数学的基础以及收益,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并没有纠结什么结果,但这个市场共识比自嗨重要多。我在讨论可能性,你一直在给确定性。

股市本身就是不确定的,我从来不相信能找到正确答案和确定性,但是能去掉一些错误答案。上次的合力拉升到底发生了什么,我觉得永远不会有正确答案。但大资金在那个价位拉升是为了建仓(结合当时的大环境和基本面),我是不太信的。

我理解你说的量化的部分。我的意思是那3天主力买盘20多个亿(主力成分很复杂,机构、量化、游资、散户都有),后续的走势消化不了那波买盘。我疑惑的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形成的那一波的合力。

请教下,锁筹是怎么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