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确认中国人寿海外A长期本外币发行人信用评级,展望稳定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久期财经讯,8月7日,标普确认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China Life Insurance (Overseas) Company Limited,简称“中国人寿海外”)的“A”长期本外币发行人信用评级和本币保险公司财务实力评级。与此同时,标普授予中国人寿海外香港分公司拟发行的美元次级票据(上限20亿美元)“A-”发行评级。标普认为该等票据无股权内容。

中国人寿海外展望稳定,反映出对该公司核心经营实体的展望。这一展望也反映了标普对中国人寿海外在未来两年仍将是集团具有高度战略意义的子公司的预期。

标普授予中国人寿海外香港分公司拟发行的美元次级票据“A-”发行评级,标普认为该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信用与保险公司等同。

评级确认反映了标普对中国人寿海外作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China Life Insurance Group Co.,简称“中国人寿”)高度战略子公司的地位的评估。标普相信,中国人寿海外将继续在母公司的大湾区战略和海外扩张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考虑到了中国政府的特别支持,标普授予这家保险公司的评级比母公司“a+”的信用状况低一个子级。

标普相信,如有需要,中国人寿会继续向中国人寿海外提供及时的资金支持。这家保险公司近年来(自2015年以来)接受母公司注资的记录,在业务持续发展的情况下支持了其监管资本状况。最近一次向中国人寿海外注资是在2023年4月。中国人寿海外还受益于母公司在品牌塑造、业务战略、风险管理和人员管理方面的长期支持。

中国人寿海外在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的人寿保险领域拥有既定的市场地位,在其他东南亚市场(如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也有覆盖。该寿险公司在管理负债成本和投资风险方面的持续努力应有助于逐步稳定其盈利能力,但仍然低迷的收入流或投资市场疲软带来的波动,可能会限制该保险公司的偿债能力。

根据标普基于风险的保险资本模型,未来两年,中国人寿海外的资本状况将保持边际水平。虽然中国人寿海外正在将重点转向盈利能力,但业务增长和大量持有高风险资产(相对于披露的股东权益)所带来的资本需求增长可能会超过有效业务积累的收益和价值。这些高风险资产通常包括高收益级债券、股票、房地产和另类投资。标普预计该寿险公司将密切管理其投资风险敞口,并收紧其整体风险控制流程。

标普相信,在未来两年,中国人寿海外将积极管理其监管资本充足率。截至2022年12月31日,该保险公司报告的监管偿付能力比率为244.0%(2021年底为282.0%),而监管最低要求为100%。2022年7月赎回2.5亿美元次级票据以及该年不利的市场走势是其比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拟发行的以美元计价债券的“A-”发行评级比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低一个子级,反映出票据对优先债权人的从属地位。该子级的起点,即发行人信用评级,反映了标普的观点,即中国人寿集团将提供必要的支持,以帮助保险公司防范拒付风险和避免声誉传染风险。标普相信,中国政府对中国人寿集团的支持将延伸至中国人寿海外发行的资本工具。

标普认为这些票据不含权益内容。这些票据将在10年内到期,无展期选择权,无可转换选择权,利息支付也没有可延期性。

中国人寿海外的稳定展望反映了对中国人寿集团核心经营实体的展望。这一展望也反映了标普的预期,即至少在未来两年内,中国人寿海外仍将是集团的一个具有高度战略意义的子公司。

如果中国人寿集团的信用状况恶化,标普可能会下调中国人寿海外的评级。如果出现以下情况,标普也可能在未来两年下调中国人寿海外的评级:

其对中国人寿集团的战略重要性显著降低;或者公司的独立信誉状况显著恶化。

如果中国人寿集团的信用状况改善,标普可能会上调中国人寿海外的评级。如果标普认为中国人寿海外对集团的战略重要性有所增强,标普也可能上调中国人寿海外的评级。标普认为未来两年不太可能出现评级上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