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胀系列文章 第六篇 新老滞胀的对比及新滞胀期大类资产的投资策略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76回复:102喜欢:222

前五篇我写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滞胀发生的原因,涉及到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国际格局、科技、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因素,解决办法也是全球各国出台了多方面措施,历经十余年才走出滞胀。期间大类资产表现是大宗商品>房地产>通胀(8%—10%)>债券>股市。股市行业表现是煤炭>石油>通胀>其他周期股>金融>消费>科技。

前5篇我们都是在讲过去,看懂过去才能看清现在、看准未来。下面我列了几张表格,把2022年情况和70年代做个对比,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的认清现在。

一、滞胀原因对比

我们可以看到70年代引发滞胀的8条最主要原因里,2022年全部都有了,而且还加了疫情和碳中和供给侧改革两大项原因。这两大项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碳中和供给侧改革,以前煤炭石油价格大涨就会刺激上游企业疯狂上产能,但现在上游企业不敢上产能了,资本开支并未大幅增加,更愿意把赚的钱用来回报股东。这就有可能会造成比70年代更严重的滞胀。

二、滞胀解决措施对比

 


2021年初通胀出现苗头,但并未引起各国重视,2022年通胀突破8%,滞胀逐步形成共识。但70年代十一条解决措施中,目前除了发展替代能源为最有效手段以外,其余十条中最重要的7条如扩大上游产能、全球化加速、国际格局、货币体系等都在反方向发展。

美国加息是当前应对通胀的最主要解决措施,我们分析一下上述主要的抗通胀措施,其实发现70年代沃克尔加息是被神化了,他只是在通胀大周期的尾声加了一剂猛药,加速了通胀的结束。所有国家和大师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努力都被沃克尔摘桃了,美国媒体的宣传似乎是他一人终结了通胀,这是严重不符合历史的。再结合目前全球和美国现实情况,一是美联储根本不敢像沃克尔那样加息到20%,别说20%,加到4%-5%,整个美国经济或全球经济也可能会崩溃。二是目前美国除了加息,其他的最根本的解决办法都没有,比如增加供给、扩大全球化和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政府支出等。没有这些相应的配套方案只是去盲目加息的话,那未来面临的不是滞胀,反而会造成企业融资成本急剧上升、债务压力急剧提高,融资和投资能力急剧下降,进而有可能是严重的企业破产、失业率高增以及后续的经济大衰退和大萧条。

三、大类资产表现对比及投资策略

 

 


 

 

滞胀预期下华尔街及知名投资机构投资策略

1、伯克希尔哈撒韦(巴菲特、芒格)

伯克希尔1季度净买入股票400亿美元,其中60%加仓石油股雪佛龙和西方石油

巴菲特:“查理和我认为,最好的答案是拥有良好的企业,能够以通货膨胀的方式进行定价,而且不会有巨大的资本投资来应对更大的销售额。不幸的是,在通货膨胀期间,大多数企业的实际情况都不会好。”

芒格表示,“我们遇到的问题可能比70年代时任美联储主席沃尔克所面临的问题更严重,而且更难解决”(2022年2月)。

2、桥水资本

2022年5月,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创始人达里奥表示,他认为全球经济正在进入像1970年代那样的滞胀时期。因此,达里奥建议投资者关注通胀对冲资产,以在未来金融市场动荡时期保护投资组合。

达里奥表示,投资者还没有在投资组合中充分纳入通胀对冲资产。

达里奥对美联储在不引发衰退的情况下压低通胀的能力表示怀疑。他认为美联储在短时间内创造了太多债务,无法在不大幅提高利率的情况下抵消这些债务的影响。

达里奥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政治力量也将使投资前景复杂化。

3、花旗、高盛、美国银行、摩根、施罗德、浦银国际等


新滞胀期股市投资策略:(仅供参考)

1.抗通胀、高股息、业绩增长强劲、负债率低、低估值的优质能源股(煤炭、石油)依然拥有最好投资逻辑。煤炭十二黄金圣斗士都挺好,最低估的还是中煤能源H股,石油新皇中国海洋石油港股,仍然拥有最低估值和最强业绩增长逻辑,二季度业绩可能会继续大超预期。

新能源有色股(锂矿、磷矿、铜、镍、钴、铝等)增长逻辑更明确、更稀缺,但缺点是估值(市净率)较高,且优质资源集中在海外,存在一定不可控性。拥有较高投资逻辑。 比如紫金矿业赣锋锂业天齐锂业洛阳钼业封业绩都会挺好的,估值上还需要谨慎一些。

硅料估值较低,当前紧缺,短期增长迅速,且充分利用中国电价低的优势,具有巨大成本优势,在全球具备较高护城河。如果本轮全球能源危机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会享受较长的景气周期。但硅料扩产更容易,受政策限制较少,在建产能较大,长期有可能会存在产能过剩风险。硅料里特变电工有自己的煤矿和自备电厂,还进军更上游的工业硅,具备低成本优势,估值也低。通威股份和大全业绩都会很好,估值上还需谨慎看待。

2.漂亮50白马股:集中在大消费(白酒、医药、食品饮料、家电家居)、半导体芯片、新能源、TMT(安防、互联网、人工智能、软件)等领域。中国2017-2021年在白马蓝筹股大牛市中涨幅过大、估值偏高,与美国60年代白马泡沫类似,2021年开始的回调与美国70年代的漂亮50回调类似,目前整体仍处于回调中,估值和股价都大幅下滑,是否见底尚未确定,需要谨慎研究。但真正的白马蓝筹股长期涨幅是最大的,长期仍坚定看好。优先关注估值较低、业绩增长较为明确,未来市场增量空间大、拥有巨大品牌或技术护城河的真优质白马龙头企业。反之,估值高、业绩增长逻辑受影响、没有核心科技或品牌护城河的白马仍需谨慎回避。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白马中掌握引领全球未来发展和趋势核心科技的公司仍将会取得最大超额收益,但研究难度大,被新技术淘汰可能性也最大,而且中国目前大部分科技企业仍然是跟随状态,仍需要认真研究甄别。$中煤能源(SH601898)$ $中国海洋石油(00883)$ $中国神华(SH601088)$

精彩讨论

16发财油菜君03-17 20:59

有色大涨,通胀又将卷土重来?美国加息这么猛,为何还是没控制住上游资源的涨价?本轮大通胀为何如此顽固?2022年我在滞胀系列6篇文章里说的明明白白:
我们可以看到70年代引发滞胀的8条最主要原因里,2022年全部都有了,而且还加了疫情和碳中和供给侧改革两大项原因。这两大项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碳中和供给侧改革,以前煤炭石油价格大涨就会刺激上游企业疯狂上产能,但现在上游企业不敢上产能了,资本开支并未大幅增加,更愿意把赚的钱用来回报股东。这就有可能会造成比70年代更严重的滞胀。
2021年初通胀出现苗头,但并未引起各国重视,2022年通胀突破8%,滞胀逐步形成共识。但70年代十一条解决措施中,目前除了发展替代能源为最有效手段以外,其余十条中最重要的7条如扩大上游产能、全球化加速、国际格局、货币体系等都在反方向发展。
美国加息是当前应对通胀的最主要解决措施,我们分析一下上述主要的抗通胀措施,其实发现70年代沃克尔加息是被神化了,他只是在通胀大周期的尾声加了一剂猛药,加速了通胀的结束。所有国家和大师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努力都被沃克尔摘桃了,美国媒体的宣传似乎是他一人终结了通胀,这是严重不符合历史的。再结合目前全球和美国现实情况,一是美联储根本不敢像沃克尔那样加息到20%,别说20%,加到4%-5%,整个美国经济或全球经济也可能会崩溃。二是目前美国除了加息,其他的最根本的解决办法都没有,比如增加供给、扩大全球化和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政府支出等。没有这些相应的配套方案只是去盲目加息的话,那未来面临的不是滞胀,反而会造成企业融资成本急剧上升、债务压力急剧提高,融资和投资能力急剧下降,进而有可能是严重的企业破产、失业率高增以及后续的经济大衰退和大萧条。

16发财油菜君04-04 06:07

一觉醒来,外盘有色太猛了。

16发财油菜君03-25 21:27

草稿已经写完了,发给出版社校对格式了

16发财油菜君04-01 09:13

有色金属中的金银铜铝,尤其是金银铜,是最完美的金属

玩玩资料03-17 22:05

看到煤炭减产很高兴,有什么行业会在有利润的情况下主动减产?猪肉?光伏?房地产?煤炭主升浪还没来!

全部讨论

有色大涨,通胀又将卷土重来?美国加息这么猛,为何还是没控制住上游资源的涨价?本轮大通胀为何如此顽固?2022年我在滞胀系列6篇文章里说的明明白白:
我们可以看到70年代引发滞胀的8条最主要原因里,2022年全部都有了,而且还加了疫情和碳中和供给侧改革两大项原因。这两大项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碳中和供给侧改革,以前煤炭石油价格大涨就会刺激上游企业疯狂上产能,但现在上游企业不敢上产能了,资本开支并未大幅增加,更愿意把赚的钱用来回报股东。这就有可能会造成比70年代更严重的滞胀。
2021年初通胀出现苗头,但并未引起各国重视,2022年通胀突破8%,滞胀逐步形成共识。但70年代十一条解决措施中,目前除了发展替代能源为最有效手段以外,其余十条中最重要的7条如扩大上游产能、全球化加速、国际格局、货币体系等都在反方向发展。
美国加息是当前应对通胀的最主要解决措施,我们分析一下上述主要的抗通胀措施,其实发现70年代沃克尔加息是被神化了,他只是在通胀大周期的尾声加了一剂猛药,加速了通胀的结束。所有国家和大师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努力都被沃克尔摘桃了,美国媒体的宣传似乎是他一人终结了通胀,这是严重不符合历史的。再结合目前全球和美国现实情况,一是美联储根本不敢像沃克尔那样加息到20%,别说20%,加到4%-5%,整个美国经济或全球经济也可能会崩溃。二是目前美国除了加息,其他的最根本的解决办法都没有,比如增加供给、扩大全球化和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政府支出等。没有这些相应的配套方案只是去盲目加息的话,那未来面临的不是滞胀,反而会造成企业融资成本急剧上升、债务压力急剧提高,融资和投资能力急剧下降,进而有可能是严重的企业破产、失业率高增以及后续的经济大衰退和大萧条。

03-25 22:19

云天化今天又10转10了 ,按今天收盘价来算,分红在5%以上,很牛了 ,未来估计像煤炭股那样长牛,资源垄断的行业!(近日,美国将钾肥及磷肥列入内政部关键矿物的最终清单)

2022-06-16 08:46

美国滞涨了吗?就业极其充分,怎么能是滞涨?美国通胀不假,经济增长也在恢复,现在应该是美林时钟的第一象限,有点过热的迹象。

2022-06-07 18:51

大A的波动远大于成长,无视波动单纯持有指数很难在长期盈利。一旦买在高点就是一个失去的二十年。这里面还没有考虑临时挪用资金的风险,假设因为一次临时挪用资金导致多挨上一次大跌,或者一次大涨没赶上,可能就会导致下一个失去的二十年。而当你想着去抓波动了,又中了招,你又变成小概率的赌博了。
有人想至少现在买入不是历史最高点,然后死等下一个大牛卖出。
大A在九十年代建立,而真正进入市场化是2000年后的国企改革。千禧年前的企业都是企业家台上作秀,国家队仗着控股权垂帘听证。千禧年后国家队看着布偶们立稳了,便剪去了几根牵线,让布偶们放开点手脚。所以千禧年前可以算是乱世,无论牛熊。
千禧年后国家队陆续放出了圈在笼里多年的国之重器,让他们也象征性开放点股权,在股市中尝尝腥。这也成就了08年的史诗级大牛。
一方面国家队开放股权仅占总股份不到10%,90%以上还是自持。一方面限售政策原因,这开放的10%也有90%是限售股。也就是说千亿的巨无霸体现在股市中也就几个亿而已,而想操纵一只股票价格只须这几个亿流通股权10%的资金体量就够了,所以在一些机构游资甚至散户资金的炒作下大国重器们乖乖就范猛拉涨停,操纵股票的资金量虽小但编制指数时的权重还是按原值纳入的,所以这些大家伙一涨便带着指数疯涨。这就是08牛市的原因
15年的牛市本质是杠杆,股市的杠杆率是各家券商掌握的,一般良心的券商控制在3倍以内。借钱是有利润的,见利忘义的券商也想抢点银行的生意,于是就有了10倍杠杆,甚至场外配资的杠杆率会在几十上百倍。再加上吸引的新入场玩家,和他们的杠杆资金。股市中的钱在瞬间增加百倍,再玩一次08年的局也就不成问题了。而高杠杆的风险就是无法应对波动,10倍杠杆,一个8%的回调就会被强平。更别说百倍以上的。所以这个牛逼吹得越大,他的皮儿越薄,一点点风吹草动就能引爆。后面的大跌国家队进场都搂不住,也就情理之中了。
咱们再看看现状,第一国家队大都完成股份制改革,该上市的也都上了市,限售股也都变成了流通股,资金池的承载量巨大。第二随着注册制改革中小企业上市的门槛消除,大量企业涌入,大A的盘子增大,拉升指数所需的价码也水涨船高。第三由于15年国家队折戟的教训,让上层对杠杆的控制重视有加。第四房地产锁定了百姓未来数十年的收入还贷。第五我们处在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转型期,说白了就是经济增长放缓。
数罪并罚,导致拿着指数死等,随着时间拉长只能看着大牛离我们越来越远,而不是越来越近。

2022-06-07 17:46

个人判断

这次滞胀>七十年代滞胀

拿着煤炭稳稳的幸福

2022-06-16 08:03

美国又加息了75个基点,符合预期。具体看我滞胀系列文章第6篇,如果只是加息而没有在扩大上游资源供应、降本提效等多种配套措施上努力,那盲目快速加息只能带来严重的经济衰退和大萧条。反正美欧日现在都被一群精致的利已主义者政客把持,完全没有上世纪70-80年代那群大师的风范,只管作秀给选民看,哪管以后洪水滔天。在欧美各种作秀下,一场大经济衰退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汹涌而来,毕竟如果真把经济和需求降没了,没有资产能不受影响。大洪水来临时,卸掉杠杆,躲在厚厚的方舟里,虽然生活也受到很大影响,但能活下来,能熬过来就是胜利。$中国海洋石油(00883)$ $中煤能源(01898)$ $中国神华(SH601088)$

2022-06-14 09:46

全球能源危机的未来,

感谢作者分享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1,也推荐给你。

2022-06-07 19:49

人生发财靠康波

2022-06-07 16:39

有理有据,必须点赞!

04-05 23:57

学习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