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74回复:157喜欢:10

经过两年的上涨,指数已经处在一个相对高位,我们以一般的常识理解,在今后的五年,全收益指数年复利10%已经相当不易。

当然,我们的欲望是挺高的,雪球上的高手也是挺多的,我想问问各位:

1、如果您现在管理3000万长期资金,在今后的五年能达到年复利15%吗?

2、如果可以,简单说一下操作思想。

请独立思考,抄袭拉黑!

仅打赏少数优秀答题者。各位股友,请认真思考,也许您有优秀基金经理的潜质噢![大笑][大笑]

全部讨论

2021-03-05 20:32

过去两年,靠运气和胆大就能实现远超15%的收益。但是,在未来要实现15%以上的收益,就要靠硬实力了。
绩优股大多估值高高在上,估值不高的绩优股很少了,需要很好的眼光去发掘。
对于我来说,争取15%以上的收益,至于能不能完成就要靠上帝了。

2021-03-05 20:35

1、未来5年,年复利15%,说真的实现这个,应该说不容易。
2、如果真让我操作,我可能需要一些均衡的配置。从未来5年我们国家经济行业支持能走强方面考虑。
a\比如用25%来配置沪深300的指数基金,这部分应该是A股核心资产了,未来长期看应该还是能走出不错的涨幅的。
b\未来5年,新能源汽车应该是不错的行业,用25%逢低买入龙头企业。
c\未来5年,科技行业芯片领域,用25%买入几个龙头公司,高质量GDP国家扶植,未来应该有不错的成长机会。
d\用25%的资金来配置银行地产类资产,目前估值极低,未来5年可能地产类继续加速洗牌,会更加形成寡头趋势。这部分至少是安全的。@窗户边的赶海人

2021-03-05 20:34

1.从成长性角度,至少应该配置25%以上的仓位在百亿市值以下的成长股,有高度潜力未来市值增长10倍空间以上的(请注意我的用词是高度潜力,而不是必然,如果真有必然,那就满仓了,股市上也没有百分百的必然),比如选择600189泉阳泉,理由:A股唯一的地下矿泉水,水质媲美法国依云,甚至部分指标好过依云,别说什么农夫山泉的天然水,那是地表水,可惜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泉阳泉作为吉林省十四五规划国企改革试点,借鉴了茅台的发展经验,未来绝对有市值增长10倍的空间。

2.再有约15%的仓位配置固执期货,平衡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黑天鹅,方便做空。

3.15%的仓位,配置医药板块,特别是老年病和慢性病相关的医药股,这部分主要集中在市值较大的个股方面,比如恒瑞医药等。
4.15%的食品相关股。比如伊利股份,2021年提价效应加上钟南山教授提倡的多喝牛奶提高抵抗力,在现实老百姓中有很大的反馈,并且已经形成了习惯。
5.15%的电影板块。熊了3年的影视电影板块,国家提出文化复兴规划,现在的影视板块处于底部没有悬念。
6.剩下15%作为机动资金做T

2021-03-05 22:41

1,我的回答是可以的,我相信我自己能。

2,我从17年进来到现在也快5年了,这个目标是达成了的,虽然这几年的运气也不错,但是同样的也是经历过18年大熊市的,所以这几年的经历对于未来的几年会有不小的帮助的。我感觉会很不错的。

3,未来的5年,我的方法是3+3+3+1

30%的保险,基本上就是中国平安,考虑到我们的保险人均和国外的差异,考虑到未来5年很可能GDP要赶超美国,我们收入提高,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考虑到居民医保的缺口,未来保险行业应该是很好的,且会有比较大的改革的。

30%的新能源车,这部分是国家的政策加持的,而且在新能源车领域我们是不错的,未来的潜力和空间也是很大的,这部分可能买新能源车ETF,不会买个股,因为这个是竞争激烈的,买ETF更好的

30%的地产,个人的标的就是保利,从业绩,分红,背景,财务,估值,保利是很稳的,主要是用来平滑收益,不要大的波动

10%的芯片板块,这个被卡脖子的行业,而且5G时代的发展,对于芯片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坚持5年,除非超级大的牛市,比如07或者15年那样的就卖出,不然短期的波动不会在意@窗户边的赶海人

2021-03-05 20:17

给我三千万,我还是有信心在未来五年达到年化15%以上的收益的。
理由是:
虽然绝大多数个股已经不便宜,或者比较贵,但如果用心挖掘,还是有估值不高的绩优股。
个人认为,结构性牛市会持续,未来考验的是每一个股民选股的能力。
3000万,买5——10只估值不高的绩优股,可以达到年化15%以上的收益。

2021-03-07 02:32

5年,年复利15%,真的是很多基金经理无法企及的高度,一年五倍者有之,五年一倍者寥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是没有办法,没有把握能现实,来学习一下

2021-03-07 02:28

五年每年保持年复利15%真的挺难的!但确定性更强的是未来2-3年盈利150%!疫情复苏板块的优质个股就应该能实现,还有就是芯片半导体,这个国之重器!虽然我们的国家也是每五年制定一个大纲计划,但每年都会有总结,每季度也有小结,如果一下谈论五年貌似有点遥远,不可控的因素太多,还是因时制宜,走一步看百步为宜!@窗户边的赶海人

2021-03-05 22:58

哈哈哈,老哥这是3000万无处安放啊,以你的实力,未来5年不说翻倍,至少3000万变成5000万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窗户边的赶海人  

如果是我的话,我如果有3000万,未来5年我的安排是

800万的格力电器,目前处于自身的周期底部,去库存底部,而且估值也不高,这两年基本没涨,高瓴入股后肯定是有大的发展和变化的,静静的等待

500万的美的电器,本来想买800万的,考虑到估值和这一年来的涨幅,少买点。这个业绩问题,在家电全品类几乎都是前三前五的水准,整体综合第一的家电,未来5年人们 收入提高后对于家电特别是高端家电的需求会旺盛的。

800万的中国平安,平安的寿险在过去两年里改革,未来重新出发,而且一切的不利因素包括汇丰,华夏幸福,暴雷的都差不多了,现在就是估值底部和业绩底部,未来5年我很看好,平安2万亿至少。

500万的中国神华,这个没的说,分红神器

400万的招商银行,不为其他,因为未来人民币国际化,银行利好,买银行就买招商,哈哈哈

考虑分红+业绩,未来5年这个组合翻倍应该问题不大 @窗户边的赶海人

2021-03-05 21:17

首先,第一个问题:不能保证,只能说如果管理好的话,年化15%有比较大的概率。
第二个问题:
先选行业,高估不投,热点不追,行业空间要大,估值不能太高,一般这样的行业里的龙头股,大盘指数走到现在,基本都是有某些阶段性或政策或基本面的负面情绪,否则经过前一波拉升,股价研究上去了。但是只要长期逻辑在,阶段性负面情绪没关系,因为5年的时间足够一轮估值修复及业绩轮回了。
比如,地产,有供给侧改革动力及头部房企集中趋势,可以从这里边选一家。
保险,有和发达国家的行业差距及较高的行业发展空间,当前估值不高,可以选一家。
医药,有老龄化趋势,可以选两三只加入观察,如果近期医药调整到合适位置,可以介入。
科技,考验选股能力,可以从5G,云计算,大数据,芯片……各方各面综合挑选,当前位置不算低,先加入观察。
光伏,新能源,虽然有较高前景,价位也已经打满预期,不碰,反正只要是估值高的不碰就对了。
有色,银行,基建,芯片,军工,水泥,农林牧渔……股市没有新鲜事,既然是5年的长期资金,这么多大板块,只要不选夕阳产业,总有几个板块是低估的。不确定的一律不碰,比如传统汽车,没有一定的行业认识,不确定是否被新能源替代,就不要碰。
当然我只是随便举了几个例子。
总之,大体思路就是:
1)先选产业,避开夕阳产业或者走下坡路产业;
2)再选龙头,最多选到龙三,后边的就当杂毛看;
3)逐步建仓,不急于一时,宁可错过不可追高,因为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及板块可选。
看起来简单,但是为什么很多人达不到呢,因为更多的人看不上15%~
不知道上边这些废话对星爷有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