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6喜欢:2

答应帮球友看看三安的财报,今天看了一下,因为目前没有持仓,也很久没有系统追踪相关产品与市场,所以这次看财报也没有进行系统的前后对比,所以只能说一些大概的东西,泛泛而谈,仅仅是个人粗浅认知,大家看看就算了,不要当真。

三安现在的问题是前期资本投入太大,资产实在太重,目前市场不好,沉重的资本开支与摊销压得喘不过气。最郁闷的还是之前重金投入的LED与滤波器又面临了多家企业的激烈竞争,新技术没有突破,价格还在快速下降。今后的盈利唯有依靠规模效应。而一旦依靠规模而不是技术优势,最终不免又是新的一轮价格战,受伤的还是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而唯一寄予厚望的sic,目前又难以盈利。而后续在重庆还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

表面看去年下半年开始,到今年一季度,公司的营收开始了比较快速的增长,但这种增长更多的是因为市场的回暖,相关企业的补库存引起。后续能不能持续很大关系要看市场的繁荣程度。而多线作战的三安要面临市场茫茫多的竞争对手,最终能在市场分到多少很难说,但资本开支确是实打实。传统LED芯片100%是要继续面临价格战,汽车LED因为有认证门槛,而且打入品牌后有一定的用户黏性,竞争格局可能会好一点。MINI与Micro LED未来市场格局我现在看不清,就不瞎评论了。而滤波器后面肯定也是要面临多家企业的竞争。就说华为,自己入股的德清华莹滤波器,自己家的手机都没用它,而是用了村田,国产化也是考虑用武汉敏声。

武汉敏声22年才完成了6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其中武汉大学以知识产权作价4500万元入股。是一家非常新的科技公司,现在马上就能导入华为链了。好像武汉敏声这种小专精的高科技初创企业,现在很多。多线作战的三安在这方面有什么优势真的很难说。说对三代半导体材料研究的深入,未必就能胜过这些有高校背景的高新科技小企业。它们的特点就是专与精,在某些细分行业进行技术与市场的深耕,比如手机射频前端的滤波器等等。分工更细致可能才是半导体发展的未来。这也是IDM半导体企业最吃亏的地方。三安的滤波器大客户好像是在基站。

另外,到现在我都没有搞清楚三安的客户群到底有哪些企业,它的第一大客户是谁。

三安最寄予厚望的就是SIC的应用,可惜到现在都没能赚钱,这可能与技术门槛太高有关。一旦有突破,这可能才是三安股价化腐朽为神奇的关键。

营收见底,股价现在也是在谷底。我个人猜三安的股价大概率是见底了。但能不能出现快速拉升,我觉得目前的情况还是比较困难。未来不确定性还是比较大。关键固定的资本开支与摊销实在太大了,如果没有确定性的业绩反转,其实就是无底洞。但未来三个月,目前价格,三安肯定是值得仔细追踪的。等过一段时间,我详细对比后,可能会写一篇数据更具体的分析。

现在的三安,实在喜欢建个观察仓位应该是可以的,但大仓位建仓我觉得还是稍微早了一点。个人认为,未来三个月,三安股价走独立行情的可能性很小。等再看看半年报后,或者sic的确定性更强一些后在决定可能更好。个人粗浅看法,不要当真。

全部讨论

04-27 23:19

板块回暖,大环境改善,信维股价也会回来的。产业链的重要公司,只要不是出现黑天鹅,都会随着行情做市值。所以牛市的时候都是利好,熊市可能抓紧释放利空,为以后获得更大弹性。

04-27 22:38

霜大已经被信维折磨的都不够自信了

其实有没想过,信维23年业绩故意做少的,始终相信大热必死,利好就是利空,不然怎么收集筹码。现在业绩不平不淡,后面才有故事可以讲

04-28 00:37

感恩分享

04-27 22:2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