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23喜欢:37

$信维通信(SZ300136)$ 这个假期,把信维过去5年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问答与调研都翻了一遍。信维这家企业,在技术的前瞻性布局与技术发展路线方面是没问题的,甚至是非常超前的。比如它在16年就开始布局无线充电,并且提出,认为无论是从节省手机内部空间、为5G功能升级腾出空间还是从充电便利性角度来看,无线充电都有很高的商业应用价值。这种认知站在之前看,是非常超前的。还有,它在18年就开始布局汽车电子,并且看到了汽车智能化带来的机会。当然,大家最熟悉的肯定是毫米波商用,以至于LCP技术储备都领先市场需求太多。

那这几年为什么一直增收不增利呢?我个人总结大概有3点:

1)就是原材料成本上升太快。最重要的原材料就是铜。大家看看伦铜的月K线就一目了然了。在13-20年之前,伦铜的价格一直在4000-7000左右震荡,平均价格在5000+左右。但是你们看这几年铜矿价格是多少,平均在9000左右震荡,最高还上10000+。成本几乎翻倍。铜矿价格的大幅上涨是侵蚀信维利润的最主要原因。

2)就是制造成本的大幅上升。这主要是这几年信维开拓新产品力度太大有关。用了大量利润去补贴新技术的发展,包括lcp,汽车电子,高频高速连接器,电容电阻等等。并且这几年大规模的扩产能,包括深圳,越南的新厂房,尤其是常州工业园投了100多亿。我认为这种产能规模是超前建设的。尤其是这几年疫情,消费电子低迷。以至于产能利用率低于投产预期。这些都会大幅提高制造成本,严重侵蚀利润。

3)就是产品的竞争力不强。以上种种,虽然严重侵蚀了公司的毛利率,尤其是原材料成本上升,公司依然不敢提高价格转移成本。说明了本身的产品竞争激烈,公司不敢随意提高价格。当然,也不能排除公司有意压低价格,提升市场占有率。而事实也是,目前公司在天线与无线充电的市场占有率都是在逐步提升的。

所以,就算这么困难,但是我们看信维每年都是盈利的。这就比较难得。看同行硕贝德,基本就是靠天吃饭。另外一个相似的例子就是三安光电。这几年新产品的扩产能比信维还狠,但是扣除补贴后,有时候也会亏损。

站在今天回头看,其实过去的财报已经很清晰了。在21年买入信维说老实,那时候是啥也不懂,钱多人傻傻呼呼。但,在现在这个当头卖出,就和21年买入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买在山顶,一个卖在山脚。现在看上面3点,先不说铜矿价格,就看制造成本与新业务产品的竞争了。

现在的制造成本:新生产线经过几年的校对,良率的提升与产能爬坡,多数业务目前都已经开始盈利。最明显的就是中报连接器已经开始大幅盈利,并且有很高的毛利率。mim也开始盈利。而汽车电子虽然没有看到明确的业绩指引,但应该也开始盈利。而老业务方面,天线与无线充电的市场占有率正在不断提升。而随着5.5/6G的大规模开展,公司之前的技术储备终有用武之地,同时消费电子的复苏,让之前常州超前超规模建设的产能终于可以大规模释放。可以说,目前正是春雷惊蛰,百废待兴的转折时刻。

在看现在的业务竞争。在以前,中国有几十个手机品牌,什么金立手机,格力手机等等,山头林立。而天线作为手机技术含量几乎最低的零件,更是漫山遍野都是山寨工厂。而随着手机性能的不断提升,5G/6G的发展,万物互联的要求等等,手机品牌的集中度不断提高,什么格力手机之流,已经消失在了茫茫的市场竞争当中。而天线摇身一变,由当年技术门槛最低的零件变成了现在技术含量最高的行业之一。做天线行业的肯定最有体会,不行,你们网上查一下,目前消费电子天线的工程师的薪资变化就知道。以前大学的天线行业毕业基本找不到工作,现在已经出现高薪抢人的现象了。

而无线充电,渗透率不断提高。虽然目前的竞争依然激烈。但信维由材料到模组都有完整的技术储备,尤其马上到来的11月新标准,CES2023无线充电联盟正式公布与执行的全新的无线充电标准——Qi2纳入了苹果的MagSafe磁吸充电功能。也就是信维目前这套技术与生产线的标准。预示无线充电的技术门槛与行业集中度都将更高。这些都非常有利于信维这种既有技术又有产能的企业未来发展。

在看低轨卫星通信,这个有没有竞争力,看毛利率就知道了。

所以,现在信维的业务技术含量与5年前比,我个人认为其实已经有了本质的不同。不说它大客户平台的发展战略目前正是开花结果的时候,就单论现在的技术竞争力,与当年都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最后也可以分析一下铜矿与石油价格走势。不过这个实在太难了,能分析这个,我都去炒期货了。不过我认为铜矿价格不会一边倒的上涨。且不说美联储这次维持高利率时间会更长久,且说铜矿三大下游,电网,基建,电动车。基本只有电动车是明显增量,其他两个,电网我们基本已经铺设完毕,发达国家大规模铺设电网没可能。剩下就看印度东南亚了。但他们是那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人吗?同理,基建城市化基本已经达标,剩下就是置换量。而置换量有铜金属回收,很难有明显增量。关键智利与淡水河谷都宣布明年要增加铜矿产能,还有紫金在非洲那几个大铜矿明年还要增产。未来几年铜矿会不会供过于求都难说。石油更不用说,短期都是博弈;长期在新能源的挤压下,价格只会越来越低。

现在无论怎么看,影响信维成本的那三点现在都有明显改善的迹象。我个人甚至有一种预感,三季报会有惊喜。因为侵蚀利润最严重的就是制造成本,而半年报之所以只有5%增长,最重要的原因我认为就是常州的开工率不足,稼动率太低拉低了毛利率。而消费电子同行在今年上半年基本不是亏损就是大幅度负增长。而信维一枝独秀,依然贡献了+5%的正增长。如果我们把消费电子增量看成0或者小亏(对比硕贝德半年报),那么为信维贡献增量1.4亿的就是新业务。如果三季报整个行业全面扭转。那么信维的利润就是老业务+新业务。

我个人有一种预感,这次的三季报可能真的很惊喜。在过去几年大家已经被打击到了出现肌肉记忆了,不敢想。在过两周看看。

全部讨论

2023-10-08 17:19

楼主看得非常细致,学习了。
另,部分内容存疑惑,抛砖引玉:
1. :原材料对于成本的影响
翻了下信维通信的旧账(2010年):天线制造好用原材料数量较小,对原材料价格波动不敏感。SUS和铜类料带占产品的成本比重为4.38%。
因此不觉得铜是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 不过直接材料整体占比在68.6%。整体材料成本如上升,对成本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21年开始毛利大降,信维是否是直接材料涨价原因?)
2.消费电子增加:
华为再次雄起,作为供应链上的一员,可以预见消费电子类别的增量是否可以期待?

2023-10-08 09:58

贴子不错,但是有错别字,是“再”不是“在”。
“”

2023-10-08 09:51

营收下降了,洗不掉的颓势

2023-10-08 10:27

我觉得是节前的上涨,给了你信心。

2023-10-08 15:41

写了这么多也很累 不管对不对先给你点赞👍

2023-10-08 10:55

大A认真干活的公司会涨我直播吃屎

03-24 18:12

转发学习

2023-10-30 22:18

无线充电能不能把美国的旅行者1号卫星充一下电。听说快要没电,失去联系了

2023-10-24 23:01

现在看牛

2023-10-08 16:18

字太多不看,信维的业绩不增长很明显是三大老爷采购量减少了,和原材料、制造成本上升有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