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研究生跳楼事件:“伪学术”正在毁掉中国的年轻人

发布于: 雪球转发:6回复:46喜欢:18

今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生跳楼自杀!

在长长的遗言《狗血的研究生生涯》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经过:

陈同学二战考上华科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入学后发现带自己的导师徐老师一心只顾着赚钱,安排他到自己开的公司当廉价劳动力,一年过去,没学到东西也没拿到报酬,所托非人;

另一边负责整个小组项目的石老师因为陈同学经常不去实验室,项目经验不够且产出不达标,奖学金评定给了三等,临近秋招,石老师想帮陈同学发论文,可陈同学连老师安排的论文文献没有看完,石老师对他更加有意见。

于是,在论文未完成延期毕业、周边同学拿到大厂offer、自己一无所有、导师不管不顾、项目老师“刁难”、自己家庭贫困的情况下,陈同学在教室黑板上留下了血书遗言,跳楼自杀!

已经是华科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了,只要顺利毕业就可以在华为、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公司拿到年薪几十万的offer!

已经属于高级知识分子的行列了,为什么还会如此想不开?

可就是在这种“唯导师论”的硕博教育制度下,他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以血告别世界!

徐老师作为导师不负责确实不假;

石老师除了严格一些,看起来也没什么过错,一个经常不去实验室的学生拿低档奖学金无可厚非;

整个过程中,陈同学性格上的敏感脆弱、不会处理人际似乎也有关系。

但是秉着“死者为大”的态度,多妹也只能惋惜。

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研究生、博士自杀案件被爆出后,原本河清海宴的高校学术圈不再惹人仰望,反倒是“学徒制”的研究生、博士教育惹来了诟病,有激愤的人甚至将其称之为“灰黑的肮脏”!

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年轻人,正在被“伪学术”毁掉!

1

2016年5月,“轰”的一声,上海青浦区的一家蜡业公司发生爆炸,包括华东理工大学研二学生李鹏在内的3名人员被炸身亡,这家化工厂是李鹏的导师张建雨亲手创办。

事发当天,李鹏被导师安排在这里进行中试放大实验,而这种实验的危险性要比实验室条件下大成百上千倍。

导师张建雨每天忙着外出培训、办企业、谈业务,张建雨原本想把这间工厂打造成一家上市公司。

李鹏(左)和他的导师张建雨(右)

发生爆炸的化工厂

2017年12月,29岁的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杨宝德从宿舍出走,后被发现溺水身亡,其女友在网上发表了《名校博士不堪导师奴役自杀身亡,导师冷漠无情不闻不问》的文章。

指明杨宝德的博士生导师周筠对他的要求早已超出了师生关系的底线,明确提及或暗示的要求还包括:浇花、打扫办公室、拎包、拿水、去停车场接她、陪她逛超市、陪她去家中装窗帘等……

2019年1月,同济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陆经纬给自己的导师的发了最后一条微信:我去跳楼了,学院章小清教授会找你谈的。

据爆料,临近毕业,导师要求陆经纬为自己完成2篇难度极高的学术论文,不完成别想毕业,寒窗苦读却因为导师要挟难以毕业,陆经纬跳楼了。

2

为学术深造的的年轻人不仅要做导师老板手下的廉价打工仔,还要帮导师承担不在其分内的高难度学术论文,甚至要做导师的个人秘书兼勤杂工!

在学校是人人尊敬的老师,出了校门就是满嘴生意赚钱的老板,用着廉价的学生劳动力,用“不能毕业”来要挟学生顺从听话,就是中国高校学术圈“不可言说”的现状之一。

从“老师”到“老板”,从“学生”到“包身工”,这样的称呼多少都涵盖着硕博教育的无奈。

众所周知,工科类专业课题多,导师除了承担校内相应的学术科研项目,一些有能力的导师还可以和外面企业合作拿到商业性项目,项目由手下的学生完成,适当给几百块补贴,学生和导师的关系就成了“雇佣关系”,近些年,人文社科类的专业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我有个同学小北在读新闻类硕士研究生,其导师名下有三四家文化传播公司,他们除了日常上课学习,闲暇的时候会被导师叫去自己的公司撰写商业项目策划书,剪辑视频。

幸运的是,他们导师每月都会从收益里给学生近千元的补助,而且还会推荐比较好的实习机会。

小北告诉我:“我们导师算好的,有别的导师不仅抠门,甚至还会要求手下的学生女硕士去参加一些商业酒会,学生在那种场合根本无所适从,如果拒绝,导师就以延期毕业威吓!至于取快递、接孩子这些工作在师生关系中更非常普遍!”

现行高校教育培养计划的“唯导师论”,让导师成为掌握生杀大权的根本,遇到有师德的老师是学生的幸运,而遇上师德沦丧的老师则是学生的灾难。

3

古人云:“德位相配,有所作为,德不配位,必遭灾殃。”

从事教育、医疗的行业,我们对德行往往有更深的追求,因为一些细节都可能对人的一生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我认为,金融行业从业者也同样适用,金钱是最俗却也最实际的东西,平台要做好“德位相配”的打算,保持初心,有所敬畏,手中是千万人家的信赖,眼中是对行业谨慎的决心!

当有网友开始讲责任归咎于学生自己情商低、情感脆弱的时候,多妹只想说:

“我们无法做到感同身受,也无法感知他在自杀那一刻的决绝,任何妄言都是伤害!”

在我看来,除了体力上的劳动,高校人际学术圈“人情世故”的处理,同样难倒了不少心思单纯的学生,也是不少学生难以触碰的噩梦。

譬如这次华科跳楼事件中,他的导师和石老师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不可说的同事关系,单纯老实的学生无法从中察觉处理。本应为陈同学解释的导师失言,本应做好沟通的两位老师集体有了情绪……

在一次次左右为难中,很多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很难领悟人情世故的奥妙,也没有人点破,这种人际转圜的无力感难以描述。

4

直到现在,我仍觉得这是一个本来可以避免的悲剧。

我们总是去关注最后压死骆驼的究竟是哪一根稻草,却往往忽略了骆驼一直以来都承受了太多。

从陈同学,到陈同学的导师,甚至是石老师,任何一个环节做好,都不会出现9月2日华科教学楼的纵身一跳!

想想吧,人生有很多光阴,读研读博也只是两三年的光景,学生无法左右师生关系,只能在排解中成长,但我们或许也该看到高校学术圈中存在的问题:

本应是“老师”,如今成了“老板”,这可能是学术圈最大的荒谬吧……

全部讨论

2019-09-06 11:49

这种鸟叫导师,你直接揍他一顿,然后出去打工不就完了。 怎样都比,轻者痛仇者快来的强。

2019-09-06 12:10

自杀是最懦弱的选择。活着一次容易吗?连自己都对不起!

2019-09-06 12:40

中国的高校腐败透顶,高校的纪委不作为!

2019-09-06 12:40

现在好多人所谓的事业无非也就是多赚点钱,买学区房,给孩子好点的教育,出来继续他的路,和放羊娶媳妇的没啥区别

2019-09-06 11:01

被金钱熏黑心的教授,你该下课了。教授是不是也该评比一下,搞个末位淘汰制哪?把不称职的教授清除教师队伍。

2019-09-06 12:14

中国的科技股真相如何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2019-09-06 12:42

偏颇,以偏概全。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几只,但是否已成主流?就好像前几天学生举报老师的案子……总觉得现在的舆论有意识在挑拨师生的正常关系,在潜意识层面留下仇恨的种子。中国学术层最大的问题是学术不自由,原因众所周知。在这种环境下,老师自己拥有自由的学术思想都成奢望,还指望去鼓励学生?万恶的根源你们不追问,又是一文挑逗群众斗群众的路子,真的够了!

2019-09-06 12:57

这就是高材生到米国不回来的原因,不注重科研和人才,一切为了钱,可悲啊!

2019-09-06 12:49

即使不自杀,入了社会还是得自杀!人情世故都不懂,可拉倒吧

2019-09-06 12:43

一看就是能力不强混文凭的!学计算机的,都研究生了,还等老师手把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