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怎么过好下半生?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4喜欢:0

人还是得有点自己的事业。

工作不见起色,受制于人。很难说遇到什么样的领导。总是想着在工作上有所成就,而工作上的事需要他人认同。这就有随机性。

除了工作什么都不会。除了工作什么都不想。这是一种体制化了。

得找点自己的事。炒股也算。

关于钱。

钱需要。但是生活的最终目的不能是攒钱。

芒格说过,靠赌博来获取财富的人生毫无意义,对社会也没有什么价值。

所以钱是一个保障自己安稳的手段。最终目的是要做自己想做的事。

之前测算过按10%年化复利计算,自己54岁可能会有一千万,60岁会有两千万。基本小康了。那么在这个过程里,不用太着急了。

我现在是省吃俭用把所有钱投入到股市里,包括还融资。就是想赶快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了干什么?吃馆子,到处旅行,惬意确实惬意了。可是回首往事,会不会没有什么值得回忆和自豪的事?

人还是得做点什么事。

做什么事?现在不知道。毕业工作十八载,体制化了。慢慢地想吧。万能的球友,有个人体会的,帮忙出出主意。

关于花钱。

由于现在全身心攒钱,所以花销很小,很抠。

既然囤钱不是最终目的,最终在退休时也可能会财务自由。那么现在应该可以坦然一些,让过程自己发生,不着力太狠。

钱用在生活的过程里,而不是用在退休后。也有可能退休后佛系了,各种生活欲望降低了。那就太没意义了。

巴菲特好像回答过一个学生的职业选择问题,说,不要把你的性生活都放到退休后。言下之意,当下很重要,过程很重要。甚至可能更重要。

关于钱,有了保底就行了。思路打开,现在就是海阔天空。

当然节俭和性价比的思维方式一时半会未必能改,不妨自然的发生,时不时给自己一个突破。原则:只要不是入不敷出,就可以,不必总想着存钱。毕竟前边说了,现有资金不转入转出的话,退休也可能会有两千万了,10%年化的话。

关于工作。

不会躺平。尽人事,做高质量的工作,像《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表达的那样。

不追求认可了。不迎合别人了。让自己满意。

这块最大的问题是,不甘心。不甘心自己不如别人混得好。以往就是这样。

这其实是一种对比。一种嫉妒的源泉。

我们不甘心比和自己一样的人挣的少,权力小,地位低,名誉少。总想着要超越别人。

世界太大了,人太多了。超越别人永远完不成。

不甘心被年轻人比下去。无奈的事,也是正常的事。世界千奇百怪,人五花八门。还是得知道这个基本规律。

对于工作,做自己就行了。不给自己上纲上线了。

可能苏轼的经历是对工作最好的诠释。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有再大的本事,何种境遇,却非人力所能为。

关于时间

为什么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一天天的匆匆地溜走,而没有任何回忆?

手机杀时间太厉害了。零碎的,或是大片的时间,都被各种APP杀掉了。雪球、微信、头条、爱奇艺

按部就班、一成不变的工作和生活。life is routine,get busy living,or get busy dying.由于短期的杀时间,导致没有长期的收货,好多事情需要延迟满足,一点点的积累。

寻求改变,和接受改变。做事,闭嘴。

琢磨着,干点什么,充实自己。

$格力电器(SZ000651)$ $双汇发展(SZ000895)$ $泸州老窖(SZ000568)$

全部讨论

02-08 07:29

一看就是过40岁的男人心声

02-08 09:13

欢迎来跑步

同感,同样的困境,不知道何解,现在连想换个部门都不行。tmd,好处不给,不能晋升,又不舍得你走,怎么办,各位高手

02-08 07:33

问题是炒股能保证盈利吗,大部分都是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