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隔膜:隔膜产品日益紧俏,行业扩产节奏加快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锂离子电池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四个主要部分组成,锂电池隔膜位于电池内部正负极之间,保证锂离子通过的同时,阻碍电子传输,是一种具有微孔结构的薄膜,是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中最具技术壁垒的关键内层组件。隔膜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根据隔膜微孔的成孔机理不同,市场上主流的锂电池隔膜生产工艺主要分为干法(熔融拉伸工艺)和湿法(热致相分离工艺)两大类。国内动力和储能电池主要采用PP隔膜,3C电池主要采用PE隔膜。

市场上锂电池隔膜主要分为干法隔膜与湿法隔膜两种,两者在原理和工艺上有非常大的区别。干法隔膜在拉伸过程中利用材料分子结构性质形成微孔,湿法隔膜则在隔膜拉伸完成后,使用易挥发溶剂将混合材料中的成孔剂萃取出来。湿法隔膜具备孔隙率高、厚度薄、内阻小的优点,更适用于高能量密度的三元电池。

干法制备工艺不包括相分离过程,工艺相对简单,无污染,世界上大多厂商采用该方法。湿法制备的隔膜微孔分布均匀性好,孔径大小合适,闭孔温度低,双向拉伸强度高,刺穿强度高,可以制备较薄的隔膜,更能满足中高端电池的要求。

隔膜作为锂离子电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锂离子电池中扮演在正负极之间传输离子、阻隔电子的作用。随着锂离子电池产销增长,国内锂电隔膜产品需求从2009年的1.35亿平方米增长至2019年的27.4亿平方米,年均复合增速35.13%。

我国的总体隔膜市场份额可以看出,2020年上海恩捷通过对纽米科技收购,全年的出货量超过了12亿平方米,占总体份额的31.5%,星源材质其次,占比达到20.7%。CR2占比超过半数,说明当前的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于2009年,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四部委联合开展了节能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确定13个城市作为国家首批试点城市,并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给予一定的补贴。此后的几年间,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给予支持,补贴范围逐步扩大至全国。

行行查 | 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建议下载收藏本文章,欢迎评论、点赞和转发! 有任何喜欢的行业和话题也可以私信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