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六号发射升空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4喜欢:0

2月4日23时3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六号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六号主要用于卫星通信、广播电视、数据传输等业务,并开展相关技术试验验证。

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通过转发无线电波,实现两点或多点之间的通信。由于使用卫星作为中继站,卫星通信相比地面通信具有某些方面的优势。

(1)通信覆盖远。位于地球同步轨道GEO的通信卫星,一颗即可覆盖42.4%的地球表面。即使位于低地轨道LEO的通信卫星覆盖区直径也可以达到4700km。

(2)灵活性高。卫星通信系统的建立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可以快速开展服务。

(3)通信成本不随通信距离增加而增加,适合远距离通信和对人口密度小区域的服务。

(4)灾难容忍性强。在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洪水等发生时,仍能保持稳定通信,是应急通信的关键手段。

由于卫星通信在某些方面的优势,其与地面通信存在有效的优势互补。1982年,最早的GEO轨道卫星通信系统INMARSAT(即海事卫星系统)正式提供全球服务。

1998年,全球第一个LEO轨道通信系统铱星系统投入商业服务。受限于较高的成本和有限的数据速度,仅能作为地面通信的补充,两者都同样面临了仅在特殊用户中应用,用户数较少的困境。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通量卫星、小型卫星等技术出现突破,卫星通信速度提高,卫星成本进一步降低,使得需要大量卫星的低地轨道LEO通信卫星系统建设具有可实施性,星地融合、无缝网络覆盖成为发展方向。

受益于技术发展,成本降低,近年来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纷纷推出了卫星通信政策和星座计划。低轨通信卫星行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消费卫星带宽和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占卫星服务规模比例不断提高。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低轨通信卫星在轨数量为710颗,占通信卫星总数的58.8%,占在轨卫星总数的26.6%。预计到2025年,全球低轨通信卫星在轨数量将突破22000颗,低轨道卫星承载量将达到当前水平的30倍。

高通量卫星由于其高容量、低带宽成本的特点,为通信卫星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应用可能,未来将飞速发展。2018年全球高通量卫星市场收入约为67亿美元,未来将保持约30%的年均复合增速,在2024年将达到约322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其中,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于公众宽带接入和移动通信。

扫描下图二维码了解行业图鉴1.0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中国卫星(SH600118)$   $航天科技(SZ000901)$   $海格通信(SZ002465)$  

小编:粥粥

全部讨论

2021-02-07 17:17

卫星上天,通信板块新低

2021-02-07 23:14

那为什么海康威视那么强?还是自己内资不看好

2021-02-07 14:43

是外资拼命减持

2021-02-07 13:45

不识庐山真面目,自己的高科技自己不看好,一句话,鸡狗就是贱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