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于拼多多和阿里巴巴的一点思考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9回复:55喜欢:19

    最近拼多多阿里巴巴的讨论热度很高,我也一直在关注互联网行业,也想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首先来看阿里巴巴阿里这几年做了很多事,建立菜鸟物流,基本占据了国内物流行业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大力发展阿里云,扩展b端业务,发展新零售,其实也就是目前火热的社区买菜的雏形。这些事从目前来看都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非常正确的事情。电商离不开物流,垄断物流就是构建更深的护城河,是遏制竞争对手的重要手段。可拼多多就在阿里的眼皮底下快速崛起了。所谓的护城河就如虚设一般,基本没起到什么作用。关于拼多多的崛起,我看了很多文章,主要讲的都是社交电商的优势,但我个人认为社交的裂变式营销只是获取用户的一种手段,留住用户并使用户高频消费的决定性因素是拼多多成为了新的淘宝,而阿里的淘宝正在变成曾经的天猫。

     阿里巴巴发展的过程中经历过两次重要的变革,一次是设立淘宝,确定了企业的to c属性,另一次是all in 无线,让手机淘宝乘上了智能手机快速发展的顺风车,这两次变革都没毛病,确实是稳准狠,经过这两次变革,阿里占据了电商行业的大半壁江山,按理来说企业发展到这个程度,想要继续增长,无非就是两条路,一条是走向农村,发展低能级市场,但这条路没有那么好走,效果不够立竿见影。另一条路就是提高平台的货币化程度,利用主营业务产生的现金流去开辟更多的战场。而想提高平台的货币化程度无非就是向用户多收费,同时向商户多收费(向用户收费是通过向商户收费转嫁的),于是就出现一个现象,消费者买东西越来越贵,小的商户完成引流的作用后被抛弃(支付能力不强),大的商家得到更多的流量。实际操作起来就是天猫商家(阿里按销售额提点)得到好的展示,同时同品类更低价格的产品必须被雪藏,不然消费者凭什么买更贵的商品。这个过程就像是淘宝变成了另一个天猫或者亚马逊,消费者想淘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变得非常困难。阿里这时可能已经忘记了自己是靠什么打败的亚马逊,互联网电商是靠什么打败的线下,是千千万万个想要致富而努力的小商家,他们不断地寻找物美价廉的商品,最终为平台带来了数不尽的流量,为消费者带来真正的实惠。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时候已经变成了一句口号,让大品牌没有难做的生意更加贴切。如果用一句台词来形容就是屠龙的少年最终成为了恶龙。

     而就当淘宝成为另一个天猫的同时,拼多多正逐渐成为新的淘宝,同样的崛起路径,利用广大小商户提供的低价商品在五环外扎根,并利用百亿补贴正式向五环内进军。这个时候对阿里来说就很致命了,因为以前你还可以说拼多多是低质低价,是贪便宜的人才会买的,现在是相同的商品,拼多多普遍比你便宜百分之十几二十了。这时候淘宝的应对策略是推出淘宝特价版,但这个策略从根本逻辑上来说就是有问题的,淘宝特价版上同样的商品能做得比淘宝上的便宜吗?如果真这样阿里还怎么从商家手上面收费,所以说白了淘宝特价版是模仿拼多多推出百亿补贴以前的产品,而那个时候的拼多多我认为是不会对淘宝产生威胁的,因为大家想买的是品牌的商品,但是是便宜的品牌商品,对于没品牌的商品大家多少还是有芥蒂的。过去大家总为柯达诺基亚的没落而惋惜,但这其实是站在未来的视角来看的,想在当时做出正确的决定是很困难的,阿里想压制住拼多多真的做不到吗?我认为真想的话肯定是可以做到的,但首先就得革自己的命,为了一个拼多多让自己回到几年前值不值得?不值得,于是就选择了被动的防守。

    有人说拼多多在掌握了流量了以后会有更多的品牌进驻,这是好事,但真的是好事吗?新品牌的进入会不会导致拼多多对于该品牌其它店家的补贴减少,从而导致售价整体提高,最后导致失去价格优势。我观察到在拼多多开旗舰店的品牌最后价格都趋同于淘宝,那这个进程无非就是使拼多多成为另一个阿里。目前拼多多的月活已经逐渐逼近上线,所以必须找到新的突破口来谋求增长,目前比较明确的方向是多多买菜,这个方向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不确定性也是很大的,不仅有一批已经做了几年还未做通的竞争对手,还有美团、阿里这些巨头。大胆预测一下,多多买菜大概率先走低价低质的路线,占领五环外后再尝试提高质量,走同质低价的路线。而美团可以利用的是平台把控的千万商家覆盖大多数社区,还有几百万的外卖员可以做短途配送。

     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最近才发现很多的护城河并没有自己想得那么深,阿里一直在扩深自己的护城河,物流、品牌、科技、新零售,但在低价面前却不堪一击。其实阿里如果不将淘宝和天猫合并,而是选择分别发展,那么虽然效益会低一些,但基本就没拼多多什么事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腾讯对于微信和qq的决策还是非常克制的。

    突然又联想到了一家名叫喜茶的饮品店,喜茶自己是做高端奶茶的,然后又发展了一个名叫喜小茶的面向低端市场的奶茶店。这是一个非常有创造力的决策,但是可能从逻辑上就有问题,喜小茶肯定不能做和喜茶一样的产品,不然就没人买更贵的喜茶了,所以喜小茶只能做得更难喝一些,那这样的话喜小茶该拿什么和其他用心做产品的奶茶店竞争,喜小茶就像是淘宝特价版,有一天会被奶茶届的拼多多拉下马,甚至这个奶茶届的拼多多有一天会来冲击喜茶的地位。

 $拼多多(PDD)$ $阿里巴巴(BABA)$

全部讨论

2020-11-26 14:03

多多崛起是因为满足了阿里没有或者忽视了的市场,这个市场同样巨大。未来多多应该是Costco批量采购化,而非淘宝化,大家是差异化竞争。线上未来估计是阿里京东多多在不同市场三足鼎立,但线下和本地生活,阿里美团京东等巨头们已经布局多年,都是重资产,需要一点点啃一点点铺。这方面多多要走的路还很长,而且明显落了后手

2020-11-26 13:47

[这时候淘宝的应对策略是推出淘宝特价版,但这个策略从根本逻辑上来说就是有问题的,淘宝特价版上同样的商品能做得比淘宝上的便宜吗?]-- 针对这句,特价版打的是白牌,所以打的就是拼多多,且不伤害淘宝

2020-11-26 11:11

前段时间说垄断物流是阿里构建护城河的重要手段,一堆人在旁边冷嘲热讽,说我不懂物流,说京东物流才是真的护城河,现在梁大师的看法也是一样的,阿里没能垄断物流是重大失误,当然你们也可以喷大师。写文章自然就会有争议,我也愿意同理性分析的朋友探讨,但是一上来就阴阳怪气的确实忍不了。$阿里巴巴(BABA)$ $拼多多(PDD)$ $京东(JD)$

2020-11-15 22:39

①拼多多并不只是抢了谁的蛋糕,基于产品的易用性(嫁接微信),比如低端智能手机的出货量,越来做好用越便宜的手机,得益这些基建,做到流量的增量。
②用五环内外区分人群的方法,非常粗糙,应该是消费能力+消费习惯。
③把服务做到极致,让网上购物变的更简单。让网上开店也变的更简单。
④通过①②③做到拉新留存,培养消费习惯。
关于产品便宜好坏价格高低这些,并不值得深入讨论,这些是每个平台都知道如何去做的事情。

2020-11-15 10:16

另,有个问题想请教:同样中国生产的衣服、鞋帽,在中国买那么贵而国外很便宜?

2020-11-15 08:27

不合并阿里的天猫还能这么火?他们看起来像,然而并不是一个模式。同样是四个轮子,一个是电动一个是蒸汽一个是烧油,淘宝是服务商家,拼多多是客户柔性定制,京东是自营高品质物流高效率,三个不一样的模式

2020-11-15 07:01

拼多多铺天盖地的营销让人反感 在轻视中发展到这么大了

2020-11-15 06:43

阿里巴巴的淘宝被拼多多取代,中高端被京东垄断(天猫,苏宁易购全不是对手,并且份额越来越小),这些趋势如果都看不出来,写什么研究。。。。

2020-11-15 01:24

写得很棒!

2020-11-15 00:19

屠龙英雄成为恶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宿命。补贴推广抢占市场难道是想做公益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