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券商给一定资金量的客户提供长期业绩记录服务。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券商给一定资金量的客户提供长期业绩记录服务。

这招可以建立粘性吗?让客户不那么容易转移资金到其他券商。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想法,是观察到如下现象:

现象一:某券商,又给了我更低的佣金率,于是,我又开始调动资金换券商。一边转移资金,一边感慨券商的这个经纪生意真难做。友商给个更低的佣金率,就可以撬走客户。

有没有提高客户粘性的办法?除了经纪人不时的和客户感情联络外?让客户不那么容易因为别家更低的佣金而离开?

给客户提供一些投资指导?比如,请投顾、分析师、甚至首席分析师来和客户交流,见面、聚会?

现象二:券商为了保持客户粘性,会举办一些交流活动,请什么分析师,首席分析师之类的来和客户交流。

但是:这个方法粘性不够。

讲师(交流主角)与听众的关系:听众要在心理上仰视讲师,那么,听众才会在内心中感受得到了价值。

对于中小散户,“券商“”投顾“,这个身份加身,可能就可以让听众”心理仰视“。券商资深顾问,分析起来,头头是道,滔滔不绝,绝对把人侃服了。

对于股龄更长,稍微老道点客户听众,可能就需要什么“首席顾问“”新财富前几名“这样的讲师,才能”心理仰视“。如果券商请这些”大咖“来沙龙,那么,可能需要支付出场费。

对于股龄更长,更老道的客户听众,估计“首席顾问“”新财富分析师“都不会让他们产生”心理仰视“。这个时候,有业绩背书的讲师,说话才有分量。”业绩记录“是硬通货。尤其是长期的业绩记录。

现象三:雪球上,很多球友晒业绩。

点评:

1、 有展示业绩的需求。(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晒业绩啊,哈哈。无论动机如何,这个需求明摆着很强烈。)

2、 自己晒业绩,没有公信力。业绩真正好的客户,当然希望是独立第三方晒出自己优秀的战绩。将自己和“李鬼股神”区分开来。

片段四:现在,能享受长期业绩记录服务的,只有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而一些职业投资人,还无法获得这个服务。有的职业投资者,甚至为了这个业绩记录服务,开个私募公司。哈哈。还真有。我问他为啥?他说:跑马拉松的爱好者,总会想去参加马拉松比赛。自己记录自己的成绩不如官方发给的成绩有意思。

结合四个观察,心里想,券商可以给客户提供长期的业绩记录吗?

比如可以这么设计:

1、为资产量200万以上的客户提供长期的业绩记录服务。(门槛),如果资金转移,则业绩中断。

2、然后,再以此为基础,加入社交元素。职业投资者都是孤独的,有社交需求。投资这个活,有聚会交流的强烈欲望。可以这么设计社交聚会:高端茶话会,设定门槛。5年业绩年化6%以上的,或者10%以上的。免费参与。其他的,付费参与。或者市值达到多少,才可以参与之类的。或者,只允许达标的高手参与。

传统的交流会,请投顾不够分量

如果外请讲师,那么,可能要支付出场费。

而挖掘本营业部业绩好的客户,和大家交流,可以不用支付这个成本。

符合“用户本身对其他用户产生价值“的”流量“经营思路。

券商营业部,掌握了客户的业绩数据,可以将长期业绩优秀的客户的价值利用起来。

黏住了业绩不错的用户,就可能黏住这些用户背后的资金。因为即使现在有私募基金公司,事实上,还有很多地下私募。这些水平不错的用户,很可能背后有亲戚朋友的资金。

***************************************************************************************

后记:去年底,有这个想法,私下,给了三个券商营业部我的客户经理这个建议。当时,国金证券的APP的业绩记录只有两年。昨天打开一看,有六年的业绩记录了。太好了。(这算不算给国金做广告啊?)

全部讨论

02-28 08:39

是的,业绩,唯有业绩才是硬通货。
而且,是“长期业绩”,而不是“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