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行业研报周度观点汇总[24/05/15]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本文首发于萝卜投研

萝卜投研是一个面向个人投资者的智能投资助手,拥有海量行业数据库,监控全网研报信息,缩短信息处理成本,让你投资决策快人一步!

线索章节

看:银行行业食品饮料行业电子行业非银金融行业医药生物行业昨日行业研报周度观点汇总线索详情大家都在看:

数据来自: Datayes! #01 银行行业 研报链接: 金融行业周报:关注券商并购主线发酵行情,银行息差与保险竞争压力增强>>摘要: 摘要:上周(5月6日至5月10日)A股市场普遍上涨,沪深300指数上涨1.72%,全年上涨6.85%;非银金融指数上周上涨1.44%,全年上涨0.17%;证券指数上周上涨0.35%,全年下跌2.86%;保险指数上周上涨4.06%,全年上涨7.86%,银行指数上周上涨1.35%,全年上涨17.84%。银行:监管严控资金空转与手工补息,有助于提升银行资金使用效率加强服务实体能力。2024年4月社融规模全面超预期回落,监管部门近期打击资金沉淀空转和手工补息,并对金融增加值核算进行优化调整,将减轻存贷款冲量现象,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端压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的能力。短期银行行业仍面临息差收窄与地方债化债压力。银行板块高股息策略为主导的银行股具备优势。关注标的:常熟银行(601128.SH)、浙商银行(601916.SH)、杭州银行(600926.SH)。券商:行业供给侧改革深化,并购重组主线持续发酵。证监会2024年5月10日发布了修订后的《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新规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规定》的发布实施,将有利于行业供给侧改革深化,进一步促进证券行业机构高质量发展。浙商证券公告进一步参与对国都证券股权收购,我们认为券商行业并购重组仍然是2024年投资主线,头部券商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等方式做优做强,中小券商差异化发展、特色化经营的行业特征得到进一步验证,券商板块并购重组将持续发酵,行业将持续受到并购重组事件催化。关注标的:国联证券(601456.SH)、浙商证券(601878.SH)、方正证券(601901.SH)、信达证券(601059.SH)等。保险:保险行业竞争有望加强,有利于行业创新和发展。金融监管总局公布了《关于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实施将有利于消费者多元化选择,保险行业产品创新和服务能力有望进一步加强,有助于推动整个保险行业的创新和发展。短期继续关注一季报发布后上市险企负债与投资两端改善表现。关注标的:新华保险(601336.SH)、中国平安(601318.SH)。风险提示:资本市场改革风险;资本市场波动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宏观经济不确定性风险;黑天鹅等不可控风险;数据统计偏差风险。 #02 食品饮料行业 研报链接: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20240506-0510):五一白酒销售稳健,关注端午旺季蓄势>>摘要: 核心观点五一白酒销售稳健,关注端午旺季蓄势据中国酒业微信公众号,五一期间头部酒企销售势能较好,茅台动销良好,五粮液、泸州老窖、汾酒等销售稳健,区域酒省内结构升级趋势延续。白酒即将进入端午销售旺季,建议关注渠道数据验证动销,标的方面,建议关注具备韧性较强的高端酒、区域性优势酒企等,标的方面建议关注贵州茅台、泸州老窖、五粮液、今世缘、古井贡酒等。假期出行复苏延续,餐饮供应链企业有望受益据新京报援引文旅部测算,2024“五一”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3.5%。五一出行复苏延续,消费活力释放,预计将带动线下餐饮市场翻台率及客单数增长,建议关注上游餐饮供应链企业景气提升机会。大众品方面,我们看好两条主线:(1)休闲零食行业中,渠道端整合或增加头部品牌终端门店数量、强化产品矩阵并梳理提升管理体系,有望为相关供应链上的制造型零食企业带来增量机会。(2)调味品行业重点公司组织管理能力提升,成本端红利有望延续,建议关注其配置价值。市场行情回顾本周SW食品饮料指数上涨1.72%,相对沪深300跑赢0pct。沪深300上涨1.72%,上证指数上涨1.6%,深证成指上涨1.5%,创业板指上涨1.06%。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食品饮料排名第18。截至本周收盘,食品饮料板块整体估值水平在23.45x,位居SW一级行业第18。投资建议本周我们继续看好以下主线:(1)白酒即将进入端午销售旺季,建议关注渠道数据验证动销,标的方面,建议关注具备韧性较强的高端酒、区域性优势酒企等,标的方面建议关注贵州茅台、泸州老窖、五粮液、今世缘、古井贡酒等。(2)大众品方面,建议围绕休闲零食、调味品子行业进行布局,标的方面建议关注安井食品、盐津铺子、甘源食品、劲仔食品、海天味业、中炬高新等。大事提醒近期重点公司股东大会召开时间:洽洽食品5/17,山西汾酒5/17,迎驾贡酒5/17,千味央厨5/17,海天味业5/17,安井食品5/20,三全食品5/21,香飘飘5/22,千禾味业5/23,百润股份5/28,古井贡酒5/29,贵州茅台5/29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食品安全问题;市场竞争加剧;消费意愿低于预期。 #03 电子行业 研报链接: 电子行业周报(2024.05.06-2024.05.10):M4处理器赋能新款iPadPro,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加速复苏>>摘要: 苹果新品发布,iPad Pro搭载全新M4芯片及OLED屏幕。北京时间5月7日,据芯智讯消息,苹果正式发布新一代的iPad Air与iPad Pro机型。其中,新iPad Air升级到了M2系列处理器,提供了11英寸与13英寸(新增)屏幕两个版本;新的iPad Pro则是采用了OLED面板,并且直接跳过了M3处理器,直接升级为最新的M4处理器,以提供更好的AI处理能力。此外,苹果还推出了新款的妙控键盘与Apple Pencil Pro配件。本次产品更新有两大两点:1)首先,据苹果介绍,M4基于台积电第二代3nm制程工艺,拥有280亿个晶体管(相比M3增加了30亿个晶体管),4个性能核心,能效核心也增至6个(相比M3多了2个),GPU与M3一样依然是10核心,支持动态缓存、硬件级的光线追踪、硬件加速网格着色、支持AV1解码和AI加速功能。从实际性能来看,M4处理器加持下iPad Pro相比前代基于M2处理器的iPad Pro,CPU性能提升了50%,内存带宽提升了20%,GPU渲染性能则达到了后者的4倍,即提升了300%。在能效方面,苹果表示,相比轻薄型AI PC笔记本电脑中搭载的最新芯片,M4芯片仅需1/4的耗电量就能达到同等性能;2)新款iPad Pro采用了全新的串联堆叠OLED技术,它具有两个发射层,与单层OLED面板相比,双层结构面板的屏幕亮度可扩大2倍,实现了1000尼特的全局亮度和1600尼特的峰值亮度,使用寿命可延长4倍。据财联社的报道,目前掌握了双栈串联OLED生产技术的厂家仅有三星、LG以及京东方。 24Q1全球智能手机增势显著,复苏趋势愈加确定。据Canalys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10%,达到2.96亿部,市场表现高于预期,这标志着在经历了十个季度后首次迎来双位数的增长。这一增长得益于厂商推出了全新的产品组合,以及新兴市场宏观经济趋于稳定。据Canalys高级分析师Chaurasia表示2024年各厂商需要保持谨慎态度,重点关注盈利能力、库存管理和供应链优化;同时探索将生成式AI浪潮商业化,对于生态系统中的所有参与者来说仍至关重要。从长远来看,厂商将寻求把这些AI功能引入中端市场,为其原生AI生态系统增加更多用户。而据TechInsights预计,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望同比增长4%,从市场份额角度来看,华为的回归有望重塑2024年中国和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投资建议维持电子行业“增持”评级,我们认为2024年电子半导体产业会持续博弈复苏,风险也有望逐步释放。我们当前重点看好:半导体设计领域部分超跌标的并且具备真实业绩和较低PE/PEG的个股机会,AIOT SoC芯片建议关注中科蓝讯和炬芯科技;模拟芯片建议关注力芯微;建议重点关注驱动芯片领域峰岹科技和新相微;半导体设备材料建议重点关注华海诚科、新莱应材、华兴源创和精测电子;XR产业链建议关注兆威机电;折叠机产业链重点关注东睦股份;建议关注军工电子紫光国微和复旦微电;建议关注华为供货商汇创达。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终端需求不及预期、国产替代不及预期。 #04 非银金融行业 研报链接: 非银行业周报(2024年第十五期):券商一季报承压,保险资产端压力有望缓释>>摘要: 市场表现:本期(2024.5.6-2024.5.10)非银(申万)指数+1.44%,行业排名20/31,券商Ⅱ指数+0.35%,保险Ⅱ指数+4.06%;上证综指+1.60%,深证成指+0.07%,创业板指+1.06%。个股涨跌幅排名前五位:华金资本(+7.75%)、中国太保(+7.17%)、渤海租赁(+4.42%)、中国平安(+3.80%)、亚联发展(+3,54%);个股涨跌幅排名后五位:锦龙股份(-3,16%)、天茂集团(-2.94%)、新力金融(-2.64%)、仁东控股(-2.60%)、华创云信(-2.53%)。(注:去除ST及退市股票)核心观点:证券:市场层面,本周,证券板块上涨0.35%,距输沪深300指数1.37pct,跑输上证综指数1.25pct,本周北向资金净流入48.42亿元,连续三周净买入,A股成交放量达.9541亿元,市场活跃度逐渐回升。行业层面,44家上市券商一季报已全部披露完毕,实现营业总收入1064.38亿元(-21.35),实现归母净利润293.70亿元(-31.86%)。分业务表现来看,实现经纪业务总收入230.50亿元(-9.26%),投行业务收入67.99亿元(-35.69%),资管业务收入95.10亿元(-2.70%),自营业务收入337.58亿元(-32.53%),一季度券商整体业绩承压。其中,中信证券以营业收入137.55亿元(-10.38%),位列券商第一。增速方面,仅东兴证券、中原证券、南京证券、首创证券、华林证券、方正证券6家券商实现了营业收入正增长。其中,东兴证券营收增速位列第一,达112.56%。净利润方面,中信证券以49.田亿元(-8.47%)的净利润居首位,只有7家上市券商净利润实现了正增长,中原证券以85.53%的增幅位列第一。总体来看,券商资管业务收入同比降幅最小,只要受益于转型成效初显,费率改革背景下,券商的公募业务有望展现利润韧性。一季度,在市场波动加剧的趋势下且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下,券商自营收入承压。消息层面,5月8日,浙商证券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公司参与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所持国都证券4.49亿股股份(对应7.6933%股份)的竞拍。在政策鼓励证券行业通过并购重组做优做强的背景下,行业并购重组预期不断升温。监管层明确鼓励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及投资机构背景下,随着行业马太效应加剧,中小券商或主动寻求被并购,预计行业即将迎来新一轮并购浪潮今年以来,证券行业内频繁发生的股权变动事件,当前,证券行业内的并购重组,和券商国有化逐渐成为券商两大发展方向,在内生驱动和政策导向双重作用下,券商并购整合或将提速。建议关注相关券商:如国联证券、浙商证券等。
保险:上周,保险板块上涨4.06%,跑赢沪深300指数2.34pct,跑赢上证综指数2.46pct。本周保险板块迎来政策层面的重大利好,5月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取消了每个银行网点在同一会计年度仅能与至多3家保险公司开展合作的数量限制。明确商业银行代理互联网保险业务、电话销售保险业务和其他保险业务,各级分支行及网点均不限制合作保险公司数量。对于险企而言,一方面,放开了银保合作的数量限制,有利于险企,尤其是中小型险企销售渠道的畅通,保险行业原保费收入有望提升。另一方面,《通知》再次强调了“报行合一”的要求,银保渠道的佣金率和手续费率水平持续降低。综合来看,《通知》的发布有利于提升银保渠道价值,推动银行和保险合作加深,同时,行业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头部险企需加强产品创新和品牌优势。市场层面,4月中旬以来,保险板块持续震荡上行,主要受益于资产端部分压力有望改善,一是4月22日,财政部表示“及时启动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工作”,有望带动长期利率企稳回升,二是地产利好政策持续加码,4月30日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继续坚持因城施策、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而本周杭州等多地放开限购,地产板块持续反弹。地产对保险资产端的压力有望级释。而从一季报险企表现来看,险企新业务价值回升,负债端有望进一步向好。建议关注综合实力较强的头部险企,如中国平安等
风险提示:行业规则重大变动、外部市场风险加剧、市场波动
#05 医药生物行业 研报链接: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生物安全法案豁免权延长,重点看好临床CRO及生命科学上游>>摘要: 本周(2024.05.06-2024.05.10)申万医药指数涨幅3.42%,沪深300指数涨幅2.07%,跑赢沪深300指数1.35%,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第9位。截至本周五(2024.05.10)医药生物行业指数PE(TTM,剔除负值)为27.90倍,沪深300指数PE(TTM,剔除负值)为11.79倍,医药生物行业相较于沪深300指数的估值溢价率为136.67%,仍处于历史低位。生物安全法案豁免权延长,继续积极看好创新药产业链。年初以来,美国《生物安全法案》草案风波沸沸扬扬,反复纷争,特别是自3月以来,美国参议院在听证会上通过《生命安全法案》,对资本市场CXO板块的情绪造成了极大影响,但近期美国权威生物技术组织BIO递交了一份最新调查结果,有望为药明等企业赢得转机。生物安全法案再获调整,产品豁免权或延长8年。根据财联社报道,美众议院将于5月15日举行全体委员听证会,对包括《BIOSECURE Act》(生物安全法案,编号H.R.8333)在内的多条法案进行讨论、投票。H.R.8333与前期的H.R.7085相比,最为关键的是其规定现有合同/产品的豁免权延伸至2032年1月1日,为美国医药企业提供了约8年的时间来更换合作伙伴,且所涉企业在此前的华大系、药明康德及子公司基础上,明确新增药明生物。创新药BD收获持续,创新投资前景光明,看好临床CRO及生命科学上游。去年以来,虽然创新药前端投融资由于众多原因表现不佳,但创新药后端却迎来收获期,不仅众多创新药管线/品种被全球外企竞相收入囊中,同时在知名会议上披露靓丽数据。我们认为创新药后端的持续收获也将反哺前端产业链,在投融资未来边际向好的趋势下,临床CRO和上游生命科学产业链的订单趋势也将逐步恢复,因此继续看好临床CRO和生命科学上游产业链。投资建议:我们一直以来坚定看好创新药行业及产业链的发展,国内创新药企业持续取得积极的研发进展,将会带动产业链获得积极的提振作用,在生物法案边际影响递缓的趋势下,底部的临床CRO及生命科学上游我们认为投资机遇显著,建议关注泰格医药、诺思格、普蕊斯、奥浦迈、百普赛斯、义翘神州、泰坦科技等。风险提示:投融资回暖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制裁边际恶化风险,创新药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其他系统性风险。 #06 昨日行业研报周度观点汇总

数据来自: Datay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