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kuwa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9喜欢:0
请问一下霸总,郭明錤表示,苹果第二代AR/MR头显预计2025年量产,出货量约为今年第一代头显的10倍。大概是多少台呀?今年苹果今年的预计出货量?

热门回复

郭明錤称苹果 AR/MR头显有望6月亮相WWDC,史诗级产品即将落地。苹果MR自2016年项目启动至今已打磨七年之久,集齐了多项前沿技术。业界从GIS生产线动员时程研判,苹果研发多年的MR新品将在今年6月WWDC发布,并陆续铺货销售。预计2025年第二代出货量约为第一代装备2023年的10倍。
公开资料显示,MR(Mixed Reality,混合现实)是VR向AR技术过渡的产物,将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合成一个无缝衔接的虚实融合世界,其中的物理实体和数字对象满足真实的三维投影关系。3月23日发布的研报指出,AI与MR软硬结合,后续AIGC相关APP在MR产品中将施展拳脚,并有可能是最容易落地的盈利场景。虚拟、随意又真实的AI+MR将推动两个行业协同发展,AI的终点就是MR。
AR/MR市场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表示,2021年至2025年,全球扩展AR/MR设备出货量预计将从1100万台增加到1.05亿台,然后在2030年达到10亿台。
最近苹果MR概念崛起,立马小作文、网格书满屏。其实,看了发现:都是假的。而且假的不能再假了。网上还有很多人,拿已经淘汰的pancake方案,正在使用的2P pancake方案,和现在苹果MR运用的3P pancake技术方案混为一谈。瞎炒!最后肯定是一哄而散。为什么说太假呢?首先,现在苹果MR还没有量产,采用谁家的产品,都是未知的。只能从苹果MR爆出的技术上推断,或者是公司营收、送样上侧面推断。又叫:半透半反,多片式偏振折叠光波导技术。晶圆刻划光的传输和折射线槽,宽度2.5纳米。美迪凯官宣技术,可以低于1纳米。Ra<1纳米。全球只有四个公司具备。索尼、尼康、力积电、美迪凯。这项技术,就是纳米压印光刻技术生产芯片的基础。未来要应用于美迪凯钱塘半导体项目。苹果MR之所以采用这项技术,是因为:可以实现:减薄、减重、防眩晕。而且美迪凯董秘回复:已经产生营业收入,有给苹果、meta送样。
其它什么独供、组装。呵呵,都太假了!可能性几乎为零。当然,未来国内企业也会采用3P pancake技术,生产国产MR,或许在配件、组装方面,会选用本国的企业。苹果MR具体的配置厂家,更相信苹果爆料大神:马克.格尔曼的爆料,准确性相当高。
美迪凯(688079)最强AR/MR公司,独供苹果MR3D结构光模组。公司AR/MR光学零部件精密加工服务主要为高折射玻璃晶圆精密加工服务。公司对高折射率,高透过晶圆进行精密研磨抛光加工,实现高平坦度及高表面光滑度,以实现终端产品广视角,图像鲜明,高精度图像传输的性能要求。产品用于AR/MR智能眼镜等领域。公司攻克了大尺寸,高折射率晶圆精密研抛的技术瓶颈,成功开发出大尺寸玻璃晶圆的研抛加工技术。公司对玻璃晶圆最大加工尺寸可达30英寸(直径760毫米)。该等产品运用在AR/MR设备中,可以大大拓宽AR/MR装置视场角,增大图像导光时的全反射角度,捕捉更大的影像区域,帮助实现沉浸感极高的AR/MR应用方案,让人获得更加身临其境的体验。
美迪凯的3D结构光模组用光学联结件的客户为AMS公司,该产品应用于3D脸部识别的组件中,公司目前是苹果产业链中该部件的独家供应商。
为了加强VR产业链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公司与北京灵犀微光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杭州灵犀美迪凯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灵犀美迪凯”),主要从事 AR/VR/MR 光波导片、模组、整机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这里有必要科普下灵犀微光这个公司:北京灵犀微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底,是一家为消费级AR提供核心显示解决方案的公司(号称国内最强AR公司)。灵犀微光专注于AR底层技术光学显示,主攻核心器件光学引擎,是全球范围内为数不多的几家光波导技术拥有者。灵犀微光已为多家知名品牌厂商提供核心技术,基于灵犀的光学显示方案,AR设备厂商能够开发出如普通眼镜一般的AR眼镜。灵犀微光已实现体全息材料自主研发、生产,掌握聚合物分散液晶配置配方,完成了首批材料的合成;在体全息光栅波导制备方面实现红蓝单片,和红绿单片波导片试制,完成了单片双色波导拍摄和单片三色波导样片的试制;光机方面完成单绿色体全息波导光机整体设计,进行了单绿色全息波导模组试制,完成全彩小口径光机(投影光机部分)光学设计。
另外,美迪凯的激光雷达产品已经出货,卡位无人驾驶赛道。
苹果MR相关概念股:
美迪凯清越科技联得装备江波龙荣旗科技芯瑞达和林微纳隆扬电子等,市场目前龙头是清越科技,苹果MR(华为)核心技术、核心供应商是美迪凯!
作者:乔美美哒
链接:网页链接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2023-05-17 09:24

所以很多标的不能当业绩预期来炒……只有从0到1的一些小票才算增量。

好的 我只是从别的地方看到这个  我也认为阿科力很稀缺  是很大的增量  K线形态走趋势  边拉边洗  今天位置不错

2023-05-17 11:58

美迪送样的并不是MR部件的样品[摊手][摊手][摊手]

2023-05-17 09:51

感谢,漏看了

2023-05-17 09:39

文中有写

三利p大概是什么地位?

一代出货量太少了吧,二代2025年才出,现在炒作有用吗?

2023-05-17 09:18

第一篇的评论里写了,一代出货量大概50-100万台。量不大,所以只有从0到1的小票受益。对传统业务的大票几乎没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