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危机,与破局之路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0回复:1喜欢:61

四次危机,与破局之路

第一,第一次危机,大跃进之后,三年自然灾害,加上苏联撤资,工业化转型失败。

内部分歧,走资,还走社。

经济严重通缩,大量过剩劳动力。

破局方案,转移大量劳动力到农村,历史浩浩荡荡的知青下乡的时代。

第二,第二次危机,1976-1979。文,格结束之后,经济快速释放活力,四年时间,完成十年的经济建设目标。

也就是历史第二次大跃进,到1979年再次出现产能严重过剩。

破局方案,无法再像上一个时代,大笔一挥,上山下乡,因为农村土地所有制改革,包产到户,没有大公社承接过剩劳动力。

因此,中国历史伟大的改革开放,最终选择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之路,而这一步,整整完了十年。经历了十年,动荡期。

工业化转型,从农村人口转向工业人口,一次系统性增长的大周期。

第三,第三次危机,1996-1998,再一次出现国内产能过剩,银行债务见顶,贷款坏账积压。

大量国企,民企,兼并重组。

出现了,工业化之后第一次产能过剩。

破局之路,国企下岗,自主择业。

加入wto,开启全球化输出产能。

城市化建设,推动工业化进程。

第四,第四次危机。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全球化之后,出现的第一次产能过剩。

破局,对外与美互换条件,我们购买美债,支持美元金融环流重启,美深度开放全球市场。

第五,当下是第五次危机。

2023年,国内三线见顶,人口红利见顶,中美,走向,分裂。

大部分人,完全没有意识到,我们生活在,历史洪流中,一次历史性转折点。

过去五次危机,无一例额外,都是产能过剩,需求严重不足,致使通缩螺旋。

而危机之前,都是,大跃进式的发展,造成,后面的产能过剩。

每一次破局,都是找到了更大的市场,或者承载了过剩产能。

第一次,是农村承载了过剩劳动力。

第二次,是工业化转型。

第三次,是wto

第四次,房地产基建以及深度全球化输出产能。

而第五次,也就是当下,依然是之前快速发展,产能严重过剩。无论是地产,新能源,消费品,都是产能过剩。

加上,人口消费力见顶,以及全球市场出现贸易保护。

如何破局,如何承载过剩劳动力?

历史上的四次危机,第一次,牺牲了几代人。

第二次,成就了几代人。

第三次,逼几代人下海,也是成功了。

第四次,转移到国外了一代人。

而第五次,到底是成就几代人,还是牺牲几代人。

只有历史车轮走过之后,回眸这段历史,才会有时代的评价。

但是,本文想要告诉投资者,我们生活在,历史性的第五次,危机中。

是一个宏观远远大于微观的时代。

没有宏观视角,看待这个世界,最终一定会失败,或早或晚。

全部讨论

06-18 00:05

开会挺管用的
多开会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