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基金“看见”,基民的需要被“看见”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看见”是中欧基金2022年策略会主题,2023年的“看见”得到了延续扩展。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每年都和投资者畅谈中欧这一年的投研体系打造,看见团队协作能力打造之路的成果,更希望让投资者看到,投资不仅要看见结果,更要看见完整的“生产过程”。

在业内,中欧基金的策略会已经具有相当号召力,现场和在线观看人数众多。在这场全是干货的策略会中,看看中欧基金如何一步步打造用“长期业绩说话”的话语体系。

窦玉明看见:公募基金的使命

金融行业是“一手担两边”,一边是实体企业,一边是广大投资者。窦玉明对公募基金最核心的定位是:公募基金首先要为大众理财,为万千大众共同富裕增加财产性收入做贡献;再将资源分配给有价值、有能力的实体企业。通过这两端,实现连接实体经济和投资者,并为实体企业赋能这一天然使命。

这也是中欧基金延续选用“看见”作为年度策略会主题的原因,窦玉明表示,中欧基金希望通过不同形式,让投资者不仅能看见投资结果,更看见完整的“生产过程”,提高对基金行业的认知,建立更稳定的预期。

稳定预期背后是细致的专业化分工,解决公募基金最本质的投资个人化问题。长期可持续回报的背后除了研究员、基金经理相互配合之外,还需要交易、风险控制、绩效评估等不同角色专业地实现各自的职能。

中欧基金一直在做这一核心变革,即从最早期强调顶尖人才集合关注个人能力,到越来越强调专业化团队协作,通过团队协作争取获得可持续的业绩。

今年,除主动权益投资策略积极转型以外,中欧基金在其他领域也做了很多耕耘,形成主动权益投资、基本面量化、多资产、固定收益投资以及全球化投资策略等五大策略。

一是主动权益投资策略,中欧基金将其定义为“主观基本面策略”,在具体实践中,中欧基金以“4P+1C”的投研建设,即“理念、流程、平台、人才队伍+文化”的支持,最终实现研究驱动、团队协作的转型。通过标准化的运作模式,实现中欧基金的研究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成为研究能力最强、协作最好的团队,取得长期最领先的业绩,这是主观基本面策略所希望达到的目标。

二是基本面量化策略,中欧基金的投研实力是量化团队构建基本面量化的支撑,提供宏观研究、中观行业研究、公司研究等深度投研资源,量化投资框架建立在基本面逻辑驱动+大数据赋能的基础之上。和基本面定性策略相比,基本面量化策略更强调研究的广度,同时具有非常强的纪律性,摒弃主观情绪的波动。

三是多资产策略,这类策略的价值在于提供资产配置解决方案,帮助投资者实现“一站式投资”。例如,中欧基金养老目标日期基金目前已形成2025、2035、2050的梯度布局,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投资者的养老投资诉求。

四是固定收益投资策略,自资管市场打破刚兑以来,中国债券市场开始加速演进,和全球的债券市场表现方式越来越相似。为此,中欧基金的投资流程按照全球标准化的方式对标、改造,引进了海外的人才,和国内投资专才结合,优化固定收益团队,建立一套以中观研究为核心的研究体系。 

五是全球化投资策略,中欧基金目前打造了股票全球化投资团队、债券全球化投资团队,在具体的投资中,采取境外和境内打通的方式,实现纵向管理。以股票研究为例,同一个分析师既覆盖在境内上市的公司,也覆盖在境外上市的同行业公司,支持中欧基金在境内、境外投资取得持续的业绩。

周蔚文看见:多考虑广大社会需求,更有利于提高长期投资回报

中欧基金投资总监周蔚文是行业和公司的“老人”,他用“看见社会需要 提升投资回报”这一角度,更为细致地阐述如何选择行业和公司。

周蔚文表示,长期投资思维视角下,股票市场要运行好,要将投资者的需要与企业的需要结合,把资金投给真正优秀的企业家,投给社会需要发展的方向,不断为社会创造价值。

周蔚文表示,短期视角下的投资往往从个人角度出发,更看重企业的短期盈利能力,只要企业的商业模式好,股价就能快速反应。忽略社会角度,也曾发生过一些原有盈利很好、竞争地位稳固行业又有潜力的公司,突然遭遇行业或者公司的基本面发生质变改变的案例,更加证明选择投资方向需要多考虑社会需要。

在他看来,投资选择个股或者行业,除了考虑投资回报外,还需要考虑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减少负面外部效应。在不确定的市场下,以长期视角来看,这种投资思路尤为重要。选择公司时不能只看盈利模式,更要看它是否规避了负面外部效应,是否促进了社会帕累托最优,才有可能长期可持续地创造价值。

他表示,明年的市场有投资机会。具体看两个方向,一是“锦上添花”行业,具有较大成长空间,如医疗养老、碳中和、战略型科技产业等;另一类是“雪中送炭”行业,它们行业规模相对稳定、利润呈周期性,如果在行业最困难的时候进行输血,就是雪中送炭,如地产产业链、餐饮、旅游、出行等受疫情影响行业。

我们看见:权益基金经理共话2023

在随后举行的权益基金经理圆桌对话中,展示的是中欧基金基金经理的成长进化之旅,精彩观点太多,为大家金句呈现:

王健:

展望2023年,黎明就在眼前,2022年面临的巨大不确定性都在减弱。

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国产替代进口标的,比较多分布在机械、化工、电子等行业;二是疫情受损行业,分布在与服务相关的餐饮旅游以及信息服务等行业。

代云锋:

以未来三年维度,当下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的投资性价比很高。

密切关注和跟踪中国未来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方向:引领全球的优势产业如新能源、消费电子、通信设备、互联网;国产替代潜在空间大的通用机械、半导体、科学仪器与服务、新材料;短中期需求确定性相对高的军工、信创、医疗服务等。

刘伟伟:

A股的估值水平已经降到历史低位区间,对明年比较乐观。

随着经济进入复苏阶段,企业盈利有望随之修复。很多顺周期行业有望进入基本面的右侧拐点,如大消费板块、传统周期板块以及金融地产等。对于一些高成长行业,明年有机会延续高增长态势,比如光伏储能、电动车、军工、半导体、信创等方向。

钱亚风云:

从国内情况看,一方面宏观经济在明年逐渐进入复苏阶段,众多行业面临困境反转机会;另一方面流动性较充足,主题性行情将不断演绎。

从方向上,看好港股表现,超跌叠加海外资金回流是主要推动力。国内市场看好跟随经济复苏困境反转的行业,包括消费、电子、地产链等;具备长期成长空间的行业,包括医药、新能源、自主可控等。

罗佳明:

港股市场,看好其特有的三个方向:第一,与上游资源品相关,过去资本开支不足而需求较为刚性,国内经济复苏正面催化;第二,与经济复苏直接相关,如地产物业家居消费等;第三,港股特色的科技成长股,如互联网、生物医药(包括CXO和创新药)。

A股市场,明年在泛制造业存在机会,包括通用,新能源,自动化等。

他们看见:投资者的真实需求

曲径:

中欧做的量化投资要不断更新、迭代,使之更适应当前的行业趋势和变化,在未来提供更好的投资预测。纳入更多的分行业建模,迭代到一个精度更高的行业模型,构建出资产管理行业的新壁垒。

在公募基金做量化,中高频肯定不是中欧去做的主战场。中欧基金量化的产品线以指数增强和参考指数的公募基金投资方式作为核心抓手。

李彤:

固收产品的定位造成了客户的困境,客户选的时候,即使想找一些定义清楚、投资范围很明确的产品,但实际上很难存在。在资产困境和基金困境下,未来策略必将细化,精准定位客户所承担的风险和未来的收益预期。

桑磊:

个人养老金的特点或让权益类资产更适合成为养老金长期投资的选择。从海外经验来看,个人养老金的生命力取决于权益长期的投资能力,做好养老投资最核心的是长期价值的发现与短期波动的控制。

华李成:

中欧低波策略将通过寻找更多收益来源,及时匹配更符合市场的策略,从长期的战略资产配置和中短期的战术资产配置着手,共同做好资产配置的输出,力争给投资者相对稳定的持有体验。

郑焰:

中欧的基金投顾已经从帮助客户解决买什么进阶到帮客户理解市场的逻辑、理解投资。未来中欧财富将探索投研框架的体系化并提高投顾服务的透明度,让用户对投顾的策略理念和方法论有更深入和直接的了解。(全文完)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材料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