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消费电池市场及技术趋势解读20240704

会议要点

1、消费电池市场趋势

· 2023年消费电池市场整体略有下降,但2024年预计将有约5%的增量,整体出货量可能接近12亿只。

· 中国大陆第一季度手机出货量接近7000万只,主要增量来自华为、荣耀、OPPO和小米等品牌,而苹果销量未达预期,但通过促销有所提升。

· 预计2024年平板和PC市场增量约为10%,主要受AI技术增长和产品更新换代的推动;手机市场增量约为5%。

2、技术趋势与创新

· 苹果将在2024年9月推出新一代不锈钢电池,解决发热问题并提升能量密度和寿命。该技术最早应用于Apple Watch,预计未来将扩展到iPhone、iPad和MacBook等产品。

· 不锈钢电池技术带来的挑战包括价值量和技术难度的提升,目前仅有一家厂商达到量产水平。未来将扩展到更多供应链厂商。

3、产品性能提升

· 苹果iPhone 16系列电池容量将提升约6.3%,部分型号容量提升更显著,如Pro Max型号将接近4600毫安时,但仍未达到安卓高端机型的5000毫安时水平。

· 不锈钢电池的主要优势在于导热性好、结构稳定、易于拆卸,符合欧洲电池可拆卸要求,且能提升电池容量和寿命。

4、生产与成本

· 不锈钢电池的生产成本增加,主要由于原材料和激光焊接设备的投入。单个电池成本从不到一块钱增加到超过十块钱人民币,整体成本增加约50%。

· 苹果iPhone 16系列的不锈钢电池由一家独供,未来可能会引入其他供应商,如LG等。

5、未来发展方向

· 苹果计划在2028年推出全新电池技术,可能包括全固态电池、金属锂负极等。当前正在进行硅碳负极、复合集流体等技术的研发。

· AI技术将带动手机和PC的硬件升级,预计带来10%左右的市场增量,推动折叠屏、多屏等新型产品的发展。

6、供应链与合作

· 不锈钢电池的主要供应商包括富士康、万向集团,未来可能与长安汽车科达利等合作。

· 苹果在储备全硅负极电池的开发,计划在2028年实现量产,当前正在进行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Q&A

Q:消费电池的容量和功率密度的提升对市场有何影响?

A:在消费电池的容量和功率密度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们认为整个消费电池市场将迎来量价齐升的局面。

Q:消费电池市场在去年和今年的表现如何?

A:去年消费电池市场主要经历了去库存的过程,总体出货量略有下降。今年则出现了回暖,预计整体消费电池市场将有约5%的增量,出货量可能会超过11亿只,接近12亿只。

Q:今年第一季度手机出货量表现如何?哪些品牌表现突出?

A: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的手机出货量接近7000万只,较去年有显著增量。华为表现突出,荣耀、OPPO、小米和vivo也有较好表现。三星变化不大,苹果销量未达预期,但通过促销有所提升。

Q:苹果计划推出的新一代手机电池有哪些技术特点?

A:苹果计划在今年九月推出新一代不锈钢电池,解决发热问题,实现可拆卸设计,提升散热功能、能量密度和寿命,并改进快充性能。苹果在2018年就已获得该技术专利,最初应用于Apple Watch。预计今年至少有一款iPhone 16会采用该电池,未来可能扩展到更多型号和其他产品系列如iPad和。

Q:今年平板和PC市场的增量预期如何?

A:今年平板和PC市场预计增量约为10%,主要受AI技术增长和产品更新换代的推动。手机市场增量预计约为5%,受去库存、技术升级和新机型推出的影响。

Q:其他消费类电子产品如穿戴设备和无人机的市场前景如何?

A:穿戴设备、小型无人机和电动工具等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基础较低,但潜力较大,预计增量可能达到10%。智能应用的广泛普及将推动这些产品的市场增长。

Q:高端消费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如何?

A:高端消费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需求旺盛,可能存在涨价趋势。韩国品牌如三星和LG因原材料大部分由中国供应,加上关税和运输成本的增加,价值链可能增长。

Q:未来消费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A:未来消费电池技术将朝着更高能量密度、更高电压平台和快充方向发展。新材料如复合集流体和半固态电池的研究也在加快。预计到今年底或明年初,相关技术将达到量产标准,提升利润率。

Q:钢壳电池的性能提升如何?

A:钢壳电池在容量和体积上都有提升。例如,iPhone 16基础版容量提升约6.3%,体积提升约5.8%。Pro系列容量也有所提升,Pro Max版本接近6%的提升,但仍未达到5000毫安时的水平。未来型号可能会突破5000毫安时,并朝着更薄的方向发展。

Q:电池外壳从铝塑膜变为不锈钢后,有哪些变化?

A:电池外壳从铝塑膜变为不锈钢后,首先在厚度和重量上有所增加,但导热性和结构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能够更好地抑制膨胀。此外,不锈钢外壳还满足了欧洲法案对可拆卸性的要求。对于寿命方面,如果电池循环次数达到500次时剩余容量能达到83%以上,或循环寿命达到1000次时剩余容量能达到80%以上,也可以满足要求。

Q:使用不锈钢外壳后,生产工艺上有哪些变化?

A:使用不锈钢外壳后,生产工艺上需要引入激光焊接技术和氦检设备。激光焊接分为注液前和注液后两个阶段,注液前还需进行周边焊和满焊。氦检设备用于检测焊接密封性。此外,原有的软包产线可以通过改造来适应不锈钢外壳的生产,主要改造点包括热风头替换为激光焊、引入氦检设备以及调整注液工序。

Q:二次注液工艺的好处是什么?

A:二次注液工艺可以在电池化成过程中消耗电解液后,再次进行注液,从而增加电解液的总量。这不仅改善了电池的循环寿命,还能在不增加体积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叠片层数来提升电池容量。

Q:如何通过材料提升电池性能?

A:提升电池性能可以通过改进负极和正极材料来实现。负极材料方面,从天然石墨到人造石墨,再到加入硅碳负极技术,虽然硅的能量密度高,但容易膨胀,目前硅的掺杂比例在5%到12%之间。正极材料方面,通过掺杂微量元素如锰、铝等,提高客容量、电压平台和倍率性,同时增强稳定性。具体来说,锰提高了结构稳定性,铝提升了电压平台。

Q:苹果下一代产品的快充技术能达到什么水平?

A:苹果下一代产品(如iPhone 16)的快充技术预计能达到40瓦的水平。虽然我们能够提供更高的充电倍率,但为了提升设备的稳定性和寿命,实际应用可能会有所缩减。

Q:从软包方案转变为钢壳方案后,成本增加了多少?

A:成本增加主要来自原材料和设备投入。原来的铝塑膜成本不到一块钱,而不锈钢成本增加到十块钱以上。激光焊接设备和拆检设备的投入也增加了成本。总体来看,成本增加约50%,从原来的七美金涨到接近十美金。

Q:今年苹果16的电池供应商情况如何?

A:目前我们是苹果16的独家供应商,国内其他厂商暂时无法达到要求。

Q:明年苹果217版本的电池供应情况如何?

A:苹果在供应链管理上不会长期依赖单一供应商,预计明年会引入其他供应商如LG等,但具体能否达到量产水平还需观察。

Q:单体电池制造的主要难点是什么?

A:主要难点不只是设备增加,还包括材料的提升。如果仅仅更换钢壳而不提升材料,电池容量反而会降低。因此,需要结合高镍、硅碳等材料的引入,以及CTP技术的导入,才能提升能量密度和寿命。

Q:217版本的钢壳电池应用情况如何?

A:217版本的钢壳电池应用比例较小,增量不到5%,且主要应用于高端机型。

Q:公司是什么时候开始配合ATL开发方形电池的?苹果有没有给出一些量上的指引?

A:我们早在一年半以前就开始研发方形电池,苹果在2018年推出了不锈钢的专利,并在Watch产品上应用超过两年。对于iPhone来说,我们的研发已经达到量产水平,目前订单量超过十条生产线,预计年底扩展到13条线,能够满足苹果一个型号的需求,甚至可能扩展到两个型号。

Q:钢壳电池在pad层面和软包会有哪些变化?钢壳电池的供应商是谁?

A:钢壳电池在pad层面会减少一些工序,如基业裁切、二次定位和电池边缘贴胶固定等,降低成本并简化定位。工装夹具和焊接工艺也会重新设计,整体加工过程变得更加简单,成本可能降低。对于苹果的结算方式,总价值量会上升,但增量比例约为30%左右,达到17美金左右。

Q:之前钢壳电池的成本是多少?

A:之前电芯的价格大约是7美金,加上保护板的成本,总价大约是12美金左右。电芯价格每年会有波动,从年初到年底可能会有12-15%的降价过程。

Q:公司在硅电池的研发方面有哪些进展?

A:我们在硅电池的研发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我们不仅在硅材料方面进行研究,还在复合集流体和全固态电池方面展开了研究。此外,我们还在研究金属锂负极。未来可能会先过渡到半固态电池,再过渡到纯固态电池。硅材料方面,我们会同时研究硅藻和硅碳两种方向。最终选择哪一种技术方案将取决于其性能和量产可行性。苹果计划在2028年推出全新电池技术,我们也在为此做准备。

Q:AI技术对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影响预计会在什么时候显现?

A:AI技术对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影响预计会在未来几年逐渐显现。微软已经在芯片和系统升级方面做出了一些规定,要求用户更换芯片以继续使用其系统,这将带动硬件的升级。苹果和其他科技公司也在积极推进AI功能的应用,预计这将带动10%到11%的市场增量。PC端可能会向折叠屏和多屏方向发展,手机端则会提升语音和显示功能,需要更好的芯片支持,这些都会推动硬件的升级换代。

Q:不锈钢壳子的主要供应商有哪些?未来是否会有新的合作伙伴?

A:目前,我们的不锈钢壳子主要供应商包括富士康和万向集团。未来,我们可能会与长安汽车和科达利等厂家合作。

#【图文】纪要&数据&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