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禄科技:TAC 膜国产替代

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0回复:4喜欢:5

天禄科技:小市值大空间的 TAC 膜国产替代

尽偏光片的国产化比例在逐年提升,但在TFT型显示技术中使用的偏光片所需的TAC膜,目前仍主要依赖于从日本和韩国的进口,目前,TAC 全部被国外公司垄断。国内对TAC膜的需求增速远远超过全球增速。

一、行业前景:

《2023-2029年中国TAC膜行业产业链全景研究及市场趋势预测报告》为共研产业研究院自主研究发布的行业报告,是TAC膜领域的年度专题报告。2022年国内偏光片用TAC光学膜市场需求约4.2亿平方米,国内进口产品仍占较高比例,受国内新建偏光片生产线的带动,预计到2025年国内光学TAC膜需求量将达到5.61亿平方米。因此TFT级光学TAC薄膜具有非常广泛的市场前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LCD生产国,因此国内市场对TAC膜的需求更为旺盛。2021年,中国TAC膜市场规模约为18.2亿美元,2023年国内TAC膜市场规模约26.5亿美元。

市场在增长,国外的产能却增加不多,导致整个TAC膜的价格一直很高。市场规模参考去年的国内数据是185亿,市场空间足够支撑公司的高速成长。安徽吉光一期计划6500万平方米,每平米价格20块,13亿营收。算25% 净利润,就是3.25亿的净利润,这还仅仅是一期产能。

二、京东方、北京国资加持,深度绑定偏光片龙头

为加快核心材料自主化程度,打破国外垄断,2023年3月,天禄科技设立安徽吉光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安徽吉光”),主要从事TAC膜的国产化研发和生产,安徽吉光引入了包括天津显智链投资中心(合伙人为京东方子公司京东方创新投资)、深圳市三利谱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利谱向安徽吉光投资5000万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5000万元)、北京电控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国资委控股的子公司)在内的多家行业相关企业和投资机构。这些合作伙伴的加入不仅为项目实现增资,还从产业链的上游到下游形成了强大的支持链,产品的验证已经能替代部分了,引入了京东方、三利谱作为战略投资。京东方、三利谱加持的原因,也一定是验证产品没问题。

天禄科技,公司将会与行业内的相关产业链企业、投资机构一起合作,合力打破国外对TAC膜的垄断,助力我国面板产业链的自主可控。

三、导光板主业回暖,产品价格预期上涨

4月24日晚,天禄科技发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5194.97万元,同比增长11.71%;实现归母净利润515.01万元,同比增长21.82%。

全部讨论

05-26 15:00

好像写的很大路

这样看多,难怪会跌,诱多的嫌疑